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浪飞溅结冰是在北极环境下运行时遇到的主要挑战之一。DNV GL发布了一项业界合作项目,旨在为钻井设备、生产平台和船舶开发一个连接功能性防冻要求和真实物理环境的仿真模型。海事和石油天然气的业界专家应邀加入了新的联合工业项目"RigSpray"。"我们旨在保证防冰减灾措施的设计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都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航运业信心指数达到了自2008年5月以来的新高点,这个消息似乎让业界看到了市场迎接春天的希望。然而,航运"春天"真的如期来临了吗?  相似文献   

3.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1,(9):30-32,114-115
近年来,世界邮轮市场重心开始出现"东移"迹象,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成为许多国际邮轮公司关注的焦点。7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1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业界精英们表达了他们对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看法,让我们深刻感悟到了中国邮轮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强劲动力。期间,ASCHCO邮轮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迈克尔·德雷顿和首席执行官史蒂芬·迈克尔·佩恩(以下简称ASCHCO)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4.
罗斌 《航海》2014,(5):37-37
7月21日下午,连云港-仁川航班"紫玉兰"轮驾驶室内,大肚子船长杨震海成了快乐的"孩子王"。这是2014年上海市青少年航海夏令营的一个特写镜头。 7月20-27日,上海市航海学会组织以业界会员子弟为主的90余名营员前往连云港乘坐"紫玉兰"轮赴韩国,观摩中韩港口设施,体验航海生活,考察韩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提升青少年朋友的航海和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5.
徐华 《中国船检》2014,(10):26-29
9月2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的公告,共有50家国内企业进入该名单。这份被业界誉为"白名单"的企业名录,一经推出,就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众说纷纭,在获得业界认可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担心和质疑。那么,参与这项工作的重要成员,正值换届时期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白名单"又有怎么样的理解和诠释?为此,本刊就业界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采访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新任会长郭大成同志。  相似文献   

6.
"广州应尽快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因为这不仅能提高广州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关系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能否保持领先的大问题."3月31日举行的"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的广州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研讨会上,航运企业的专家学者、业界资深人士高声疾呼说.  相似文献   

7.
对于LNG动力船,业界需要有放眼世界的战略和行动。当下,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我国内河船舶"油改气"进程再提速。业内人士预计,按照目前试点船舶所要求的7年以下船龄计算,船舶"油改气"市场规模或高达300~600亿元,加上新建船舶市场,市场总价值有望达到上千亿元,LNG动力船有望成为继LNG动力车之后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产业链。那么,如何使这一产业获得科学、快速和可持续发展,让业界能够共享这一"盛宴",值得业界深思。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集装箱运输市场兼并整合风潮汹涌澎湃,很多公司都面临被并购、被边缘化或破产的威胁。前不久,业界又传出太平船务(简称PIL)将是集运市场整合潮的下一个目标。那么,这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其果真会成为下一个被收购和整合目标吗?  相似文献   

9.
一月份在美国举行的一个干散货航运市场论坛上,许多美国的大型散货船公司在一起公开讨论中国造船工业对市场的影响。论坛认为,现在即使最保守的分析师都认为目前的订单在2500艘,大约113万载重吨。而中国仍然有许多船厂在筹建中。未来一两年准确的数据出来以后,“毫无疑问会是一场灾难”。文章认为,中国造船能力的过快增长给市场带来恐慌已是业界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月份在美国举行的一个干散货航运市场论坛上,许多美国的大型散货船公司在一起公开讨论中国造船工业对市场的影响。论坛认为,现在即使最保守的分析师都认为目前的订单在2500艘,大约113万载重吨。而中国仍然有许多船厂在筹建中。未来一两年准确的数据出来以后,“毫无疑问会是一场灾难”。文章认为,中国造船能力的过快增长给市场带来恐慌已是业界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