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台湾《联合报》近日报道.台湾海洋大学已成功地模拟研发了超高速鱼雷的关键技术“超空化现象”。据该大学试验负责人柯永泽透露,在“超空泡现象”试验过程中,潜体速度在1O米水深时达115千米/小时,20米水深时速度更高达约160千米/小时,台军称这项关键技术使其在超高速鱼雷研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台军将继俄罗斯军队之后成为第二个掌握超高速鱼雷技术的军队。  相似文献   

2.
针对鱼雷型无人水下航行器航行过程中外界环境干扰复杂,航行体系统内部干扰严重的特殊问题,并同时考虑系统参数剧烈变化造成的系统不确定性,设计纵向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 PID控制器作为标称控制器控制标称受控对象。利用非线性状态观测器估计受控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外界环境干扰,并通过补偿控制律补偿,使整个闭环控制系统具有鲁棒性。将此方法应用于鱼雷型无人水下航行器鲁棒控制器的设计,可大大提高鱼雷型无人水下航行器航行过程中对干扰的抑制和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保证鱼雷型无人水下航行器在整个航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以保证航行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针对鱼雷型无人水下航行器航行过程中外界环境干扰复杂,航行体系统内部干扰严重的特殊问题,并同时考虑系统参数剧烈变化造成的系统不确定性,设计纵向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PID控制器作为标称控制器控制标称受控对象。利用非线性状态观测器估计受控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外界环境干扰,并通过补偿控制律补偿,使整个闭环控制系统具有鲁棒性。将此方法应用于鱼雷型无人水下航行器鲁棒控制器的设计,可大大提高鱼雷型无人水下航行器航行过程中对干扰的抑制和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保证鱼雷型无人水下航行器在整个航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以保证航行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4.
徐双华 《航海》2002,(2):35
“风雪”鱼雷由乌克兰液体力学研究所研制,长8.23米,重2697千克。壳体由尾部至头部逐渐变细,头部为战斗部,尾部中心为大孔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周围有8个小型启动火箭喷嘴,它们将“风雪”加速至超空泡速度,然后主发动机开始工作。在尾部还有一个制导线轴,当鱼雷在水中航行时释放出导线,用来控制鱼雷的运动及弹头的引爆。鱼雷的头部是极重要的空泡发生器,它呈圆形或椭圆形平板状,向前倾斜成一个“攻角”,以产生支持雷体前部的升力。离头部2/3处有4个弹出式滑杆,朝后形成一定的角度,紧贴气穴内壁,支持雷体后部在气穴内摆动。 “风雪”鱼雷之所以比常规鱼雷的速度快几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航程可达上千千米的远程鱼雷的出现,对鱼雷远程航渡过程中自主规避可能出现的障碍物提出新要求。本文以某型远程鱼雷为背景,基于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避碰声呐的远程鱼雷自主避障算法,提出规避障碍物的规划,并通过计算模拟避碰声呐探测信息,在仿真平台上对该算法进验证,结果表明运用该算法远程鱼雷能利用自身携带的前视避碰声呐探测到障碍物,并通过障碍规避算法控制鱼雷航行规避障碍物时,本文提出的障碍规避算法可以引导鱼雷规避障碍物,到达设定的目标点。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航程可达上千千米的远程鱼雷的出现,对鱼雷远程航渡过程中自主规避可能出现的障碍物提出新要求。本文以某型远程鱼雷为背景,基于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避碰声呐的远程鱼雷自主避障算法,提出规避障碍物的规划,并通过计算模拟避碰声呐探测信息,在仿真平台上对该算法进验证,结果表明运用该算法远程鱼雷能利用自身携带的前视避碰声呐探测到障碍物,并通过障碍规避算法控制鱼雷航行规避障碍物时,本文提出的障碍规避算法可以引导鱼雷规避障碍物,到达设定的目标点。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单站纯方位的水下高速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在快速估计出目标航向的基础上,利用目标先验速度信息解算出其他目标运动要素。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对观测平台机动要求低且具有一定精度,能满足反鱼雷鱼雷武器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游向新世纪的鱼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下自主航行、自动控制深度和方向、并自动探测和跟踪目标、以水中爆破毁伤目标的水中兵器。它不仅是对付潜艇最有效的武器,也是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海军的早期鱼雷都存在速度慢、航程近、命中率偏低和破坏威力不大等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国海军着眼21世纪的海上作战环境,大量运用尖端技术,发展新型鱼雷武器,重点是克服早期鱼雷存在的先天不足,推出了一系列面向21世纪的主战鱼雷。这些新型鱼雷都趋向智能化,强调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命中精度更高、破坏威力更大,同时增大鱼雷的攻击深度,并发展适合在浅水海域作战的鱼雷。  相似文献   

9.
李有观 《航海》2007,(4):42-43
俄罗斯一家造船厂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水泥壳体潜艇。该潜艇既能像普通舰船一样漂浮在水面。又能沉人海底参加水下海战。这种潜艇能以垂直发射的鱼雷攻击水面舰船。该潜艇的水泥壳体和噪音低下的推进系统将使其不易被声纳发现。这种潜艇两侧设置有翼,  相似文献   

10.
微型鱼雷     
赵庆钏 《航海》1997,(3):29-29
在八十年代中期。当各国都在削减军费,和正处冷战停止前夕.美、德、意、榔、瑞典等国。不约而同地.先后开发出一型称之为新式具有制导控制的水下航行体——微型鱼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军最早装备的鱼雷是鱼-1型热动力直航鱼雷。这种鱼雷是非制导的舰潜通用鱼雷,50年代与P-6鱼雷艇和潜艇等作战舰艇一同引进,原型为苏制53型瓦斯热动力鱼雷。这种鱼雷航程较短,航速与氧气鱼雷相同,但使用简便安全得多。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只有样品鱼雷而无完整蓝图。因再无引进蓝图的可能,于是通过拆解手头鱼雷进行逆向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鱼雷三自由度纵向姿态运动的分析,运用“固化系数法”,讨论得出入水鱼雷带空泡航行保持姿态运动稳定的条件。由此,提出入水鱼雷尾部稳定器设计原理理想,并初步论证了尾部稳定附件的功能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攻击型的水下鱼雷武器,酷似一种无人驾驶的潜艇,它能在水下自行推进、自动控制航行深度和方向,自动跟踪和追捕目标,直至最后击沉目标的一种水下武器。该武器具有速度快、航行深度大、隐蔽性好、命中率高、杀伤威力大等特征。并能在空中、水上和水下发射。 鱼雷武器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距今已逾130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64年起到1940年为无控制的直航鱼雷阶段;1943年到1970年为有控制的制导鱼雷阶段;进入到70年代末起为智能化鱼雷阶段。 现今,世界上拥有鱼雷研制、设计、生产能力的国  相似文献   

14.
鱼雷直航弹道是其水下航行弹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滚又是鱼雷航行弹道的一个普遍现象,而横滚对直航弹道的最大影响是航向偏差,这个问题一直是直航弹道研究的重点.文中指出鱼雷上爬(下潜)和地球自转引起的转子轴与鱼雷纵轴的夹角是横滚产生鱼雷航向偏差的根源,并对此展开了定性分析和实例解算,得出相应结论.结合装备及使用情况,提出并详细论证了相应的补偿方法.综合分析表明,通过鱼雷技术准备时提前进行补偿或在组织射击时进行提前角(转角)修正,可以较好地解决因横滚而产生的鱼雷航向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通过鱼雷发射管自航发射UUV,分析UUV自航出管的前提条件以及自航出管是否可行。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探究典型口径鱼雷发射管适合自航发射的UUV。对无人水下航行器内弹道建模,分析自航发射时不同的补水方式对自航发射UUV的影响,从理论上对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6.
大虾信箱     
湖南郴州读者叶明问:线导鱼雷速度很快,其导线怎样迅速展开?导线能达到多长? 答:世界上第一枚线导鱼雷是德国人在二次大战中研制的“云雀”鱼雷,1950年,美国在此基础上研仿的第一代MK37—1型电动自导线导鱼雷正式服役。1957年服役的MK39和1964年服役的MK45是美国第二代线导鱼雷,60年代末的NT37—2C型鱼雷为第三代,1975年研制成功的MK48 Modl型为第四代鱼雷。除美国的这些型号外,其他具有突出特色的线导鱼雷还有意大利的A-184型、瑞典的TP-61和TP-42型、英国的MK24“虎鱼”和“鲸鱼”型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1月20日,智利海军的“鲉鱼”级潜艇的首艇“奥希金斯”号在法国洛里昂附近海域通过了航行中发射2枚鱼雷的试验。发射的标准武器分别是“祖特”(SUT)鱼雷和“黑鲨”鱼雷。测试结果说明,“鲉鱼”级潜艇可布置并操控各种型号和不同年代的多种鱼雷。同年11月,该艇成功完成了下潜试验,其下潜深度达到了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300m。  相似文献   

18.
马文会 《航海》2002,(5):23-24
一、葬身大西洋 “天蝎”号核动力攻击潜艇于1959年加入美国海军现役。这艘“鲣鱼”级核潜艇是当年潜艇中的霸王:艇长约77米,宽约9.5米,排水量3500吨,水面航速20节,水下航速35节,配备有23枚“马克”型鱼雷。鱼雷射程可达8千米。火力强大的攻击潜艇的任务是进行反潜作战,目标针对前苏联海军舰队中的核潜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天蝎”号搭载有数位精通俄语的监听专家。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一个对鱼雷武器有丰富使用经验的国家,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面对坚不可摧的北洋舰队“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鱼雷几乎成了日本海军唯一有效的对抗武器,亚洲第一大巨舰“定远”号正是在鱼雷艇的偷袭下被迫搁浅。1903年2月8日夜,日本联合舰队对沙俄太平洋舰队旅顺锚地发起鱼雷夜袭,造成两艘俄战列舰重创,为日军取得旅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年5月27日夜到28日晨,那可怕的“鱼雷之夜”更是对日本海军后来的雷击战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的“特”型“吹雪”级驱逐舰的服役,使日本海军的雷击战术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日本海军对鱼雷的迷恋在搭载10座四联裳93式鱼雷的“北上”和“大井”号巡洋舰上达到了顶峰。但随着大型舰艇的重型鱼雷装备逐渐完善,为日本海军早期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鱼雷艇逐渐退回到被人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20.
科海拾贝     
《航海》2001,(5)
俄造出最大气垫军舰 今年5月,由俄罗斯圣彼得堡阿尔马兹造船公司研制的气垫军舰正式下水。 这种取名为“野牛”号的舰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气垫军舰,舰长57.4米,舰宽22.3米,航速60多节(每小时110千米),可在1.6米高风浪的大海中航行,可以搭载500名登陆兵或3辆中型坦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