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西客专高速综合试验是历年铁路综合试验中规模最大、专业最全、历时最长、难度最大的一次试验,在试验内容、试验测试技术、试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大西客专高速综合试验分阶段先后进行了第一批次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第一批次中国标准动车组运用考核及地震预警系统试验、国产化及自主化列控系统试验、第二批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及自主化列控系统互联互通试验、中国标准动车组互联互通及综合巡检车试验等,为高速铁路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完善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提供了依据,为揭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实施的重大装备研发项目,其目的是通过自主创新,构建和完善中国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系列化、简统化动车组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同时,通过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开发能力,锤炼我国铁路装备科研团队,为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全面介绍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的背景、目标、实施方案、总体技术方案及进展情况,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顺利完成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的关键,针对未来我国高速动车组的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2020年,轨道交通行业在全自动驾驶、智能化建设、城轨互联互通、5G、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下线经过3年多努力,我国成功研制出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2020年12月23日在河北唐山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我国高铁货运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填补国内高速货运动车组技术和产品空白,建立高速货运动车组的技术标准体系,为货物运输提供经济、快速的运输新渠道。  相似文献   

4.
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和编制有利于指导我国高速磁浮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生产及运营中涉及的技术标准编制和实施工作,对高速磁浮交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根据标准应用阶段的不同,将该标准体系分为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和产品3个分体系;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将各分体系中标准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3个层次。结合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特点及标准体系编制规范,确定了标准体系表和标准编码的格式;建立了各分体系的结构框架,为标准体系表和各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铁路动车组和客车常用技术标准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在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简单论述了当前CRH系列高速动车组在技术标准方面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订和制定CRH系列动车组急需的常用技术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中国铁路"走出去",完善我国高速动车组车体试验技术和标准体系,从安全性、合理性角度,分析中国、欧洲、俄罗斯标准中有关高速动车组车体静强度的试验项点、试验载荷工况,以及主要运用情况。提出一套适用于中国、欧洲、俄罗斯标准的高速动车组车体静强度通用试验方案和验证准则。  相似文献   

7.
概述国际铁路联盟、欧洲、法国、英国、俄罗斯和我国高速动车组玻璃标准现状。重点对比分析高速动车组前窗玻璃和侧窗玻璃的抗飞弹冲击性、抗砾石冲击性、耐磨性、抗穿透性等力学性能要求和判定规则,提出建立可行的高速动车组玻璃国际标准体系的建议,以利于产品制造、工艺提升以及贸易全球化。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提供的消息,8月15日,G8041次列车驶出大连北站,沿着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开往沈阳站。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行。中国标准动车组采用的标准涵盖了动车组基础通用、车体、走行装置、司机室布置及设备、牵引电气、制动及供风、列车网络标准、运用维修等10多个方面。中国标准动车组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同时采用了一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中国标准动车组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CRH系列动车组技术标准的消化吸收与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国内外铁路动车组和客车技术标准现状,进而提出了CRH系列动车组标准转化的目标,阐述了标准消化吸收与转化的主要内容、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综合检测列车是一种综合检测高速铁路质量达标的高速列车。在时速350 km中国标准动车组基础上,研发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配套先进的高速综合检测试验设备,同时研发代表新技术发展趋势的高速动车组关键系统平台,开展高速动车组新技术工程化应用及试验,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安全综合检测技术水平和动车组技术水平。介绍了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研发的背景、总体目标、总体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国现行涉及涂料的铁道行业标准,分析动车组涂料相关因素,根据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应用特点,以及目前普速客车和高速动车组车体用涂料及工艺特性,提出制定动车组用涂料标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传统高速动车组基本是单层结构,随着高速铁路客流量持续增长,部分高速铁路线路存在运输能力紧张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繁忙高速铁路线路上运用双层动车组。以法国TGV、日本新干线双层动车组为例,介绍国外双层动车组运用情况和线路运营情况,然后通过与单层动车组对比,阐述双层动车组的优缺点,最后考虑限界、接触网现有技术标准,借鉴国外高速双层动车组的发展经验,从技术可行性和运用经济性2方面讨论双层动车组在我国高速铁路的适用性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空气压力波对列车的作用和对乘客的影响的基础上,介绍日本、欧洲和我国对高速动车组和客车气密性的要求,以及整车和部件气密性试验方法.总结在高速动车组和高原高寒客车上采取的密封措施.建议对高速动车组和客车的气密性作进一步试验研究,不断完善我国高速动车组和客车的气密性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土建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动车组、信息化等系统。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基础性研究为京沪高速铁铁路技术路线的确定、技术标准的完善规范、技术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京沪高速铁路的设计、优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为我国今后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司机室和车厢环境中电磁场强以及空气质量品质状况。方法现场测试高速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环境卫生学状况,并与既有线空调客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速动车组与既有线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空气内物理与化学卫生学指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高速动车组司机室和车厢环境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与既有旅客空调客车比较,动车组运行时车厢及司机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品质优于普通旅客列车。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速动车组运营过程中清漆脱落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试验验证提出了合理、可行的修复方案,展望了适合于高速动车组涂料体系的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监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列车运营速度的不断提升,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监控技术变得越发重要。从高速动车组的设计、运用和维修保障等方面出发介绍了高速动车组的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可靠性、冗余设计和诊断技术的车载安全技术,采用GPRS的动车组远程传输系统信息化技术、数据库诊断及专家系统的地面数据库技术,综合故障维修安全保障技术。以CRH3型动车组为例分别介绍了高速动车组的运行安全监控体系的构成,并提出了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监控体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制动试验是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必备的功能,介绍了制动试验的定位与使用工况,通过对国内既有高速动车组制动试验的研究,结合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平台的设计、开发和运用经验,阐述了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试验的技术方案。制动试验采用TBM-SBM-LBCU分级管理的控制方式,控制方式确保了试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整套试验控制逻辑清晰、工作高效,为我国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自检技术提供专业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6月30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中国中车研制的两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并于当天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正式展开试验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国铁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已有1 900余组(标准列),居世界首位,累计运行里程超过27.7亿km。为适应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打造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平台,实现高速动车组技术全  相似文献   

20.
以高速动车组焊接质量保障的总需求为核心,围绕焊接工艺设计、焊接生产准备、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控制、焊缝质量检验技术、弧焊装备及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评价技术体系智能化、精确化、信息化的建设要求,系统规划开展高速动车组自主创新中的虚拟焊接技术、高速动车组焊接数据库及专家系统、智能化焊接装备及工艺评价技术、焊接缺陷超声成像检测及评价技术、高速动车组焊缝射线检测智能化评定技术等关键子系统研制,形成了保障焊接质量的先进支撑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