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修改采用IEC 61373: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同时引用了IEC 61373:1999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中的加速度比例系数,即GB/T 21563—2018中有2种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量级,执行标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裁剪使用加速度比例系数。通过梳理动车组、机车、客车、货车及地铁车辆等相关标准中引用冲击和振动试验标准的情况,分析试验频率、加速度有效值等易引起争议的参数,为用户、制造商及试验机构编制冲击和振动试验大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焊接工艺评定是指导和制定焊接工艺的重要依据,不同的标准在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和检测类型上有所不同。对比分析ISO 15614-1:2004《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第1部分:钢电弧焊和气焊,镍及镍合金弧焊》和美国焊接协会标准AWS D1.1/D1.1M:2010《钢结构焊接规范》在焊接工艺评定项目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上的异同点,指出应用这2个标准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蓄电池由于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应用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机车车辆上。介绍机车车辆锂离子电池组的内部连接方式。结合机车车辆锂离子电池组特点,基于GB/T 21413.1—2008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等标准,提出其检测试验要求及具体检测方法,包括绝缘耐压试验、充放电试验、冲击和振动试验、电磁兼容试验,为锂离子蓄电池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修订自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在介绍铁路装备修造企业试验设备和人员现状的基础上,针对GB/T228.1―2010中采用应变速率控制方法的拉伸试验,指出企业执行该标准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对转向架用SMA490BW钢焊接试样,采用冲击电流为1.5A、冲击时间分别为5,10,15或20min的超声冲击、低温热处理、机械打磨(磨平焊缝余高、打磨焊趾)的处理方法,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和超声疲劳试验,对比分析应力集中、晶粒细化、残余应力等因素单独作用时对焊接接头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分析焊接接头超声冲击前后的裂纹萌生位置变化及失效模式。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或机械打磨后,焊接试样的疲劳寿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磨平焊缝余高对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寿命最为显著,较原始焊接试样其疲劳寿命可提高约86.4倍;改善应力集中、细化表层晶粒、引入残余压应力对延长焊接接头寿命的贡献比分别约为59%,28%和13%;焊态及冲击态试样的疲劳裂纹大多萌生于焊趾表面,部分冲击态试样的裂纹转而从表面的机械加工的缺陷处萌生,少数从材料内部缺陷处萌生并扩展至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铁路货车提速,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需使用改进的试验方法,以提高试验质量。对比GB/T 5599—1985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与GB/T5599—201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的异同点,从试验条件、评定指标和测试数据处理等方面,将动力学性能试验数据分别按照2个标准中的试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运行稳定性、运行品质、运行平稳性对比分析,并对货车动力学性能试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粗颗粒土的最大干密度与径径比(试样筒直径与颗粒最大粒径的比值)密切相关。通过不同径径比下粗颗粒土的标准干密度试验,探讨了粗颗粒土干密度随径径比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试验方法对径径比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大,当径径比4.7时,径径比对干密度影响较大,干密度随径径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当径径比4.7时,径径比对干密度基本没有影响,干密度随径径比的增大趋于稳定;为降低或避免径径比对试样干密度的影响,粗颗粒土标准干密度试验最大径径比不宜4.7;平行试验数据的变异系数也随径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径径比越大平行试验数据越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粗颗粒土标准干密度试验合理选取试样筒尺寸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TB/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及TB/T 2369—2010《铁道车辆冲击试验方法》不适合160km/h快捷货车抗冲击性能评价的现状,对比分析了现有机车缓冲器及新研制的快捷货车缓冲器的技术特点,并通过其典型工况的理论计算和冲击试验验证得出了关于160km/h快捷货车冲击试验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辆排障器安装于转向架前端,主要用于清除轨道障碍物,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安装位置及轨道不平顺带来的轨道激扰容易导致排障器的结构疲劳断裂。采用随机振动频域疲劳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找出结构疲劳薄弱位置。根据计算结果优化结构,优化后的计算结果满足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和IEC 61373: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GB/T 21563—201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修订的背景、修订基本原则和主要修订内容。修订内容主要包括:范围、试验顺序、被试设备的安装和取向、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条件、冲击试验条件等5个部分。重点阐述标准修订的核心内容——提出2种模拟长寿命振动试验严酷等级,以便制造商和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裁剪使用;同时将"采用实测振动环境数据制定试验剖面替代标准试验剖面""采用冲击响应谱替代经典冲击""采用多轴振动替代单轴振动"等新的冲击振动试验技术和思想引入标准之中,以顺应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轴重铁路货车的发展,机车车辆之间纵向的动力作用更为复杂,这就对车辆结构强度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重载铁路货车冲击试验及考核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论认为:在延续既有强度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两个方面的更改建议:(1)提高冲击试验最高试验速度至10 km/h;(2)按最高冲击速度及规定冲击载荷分别进行冲击强度校核,许用应力分别取第2工况许用应力及屈服极限。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俄铁路碎石道砟标准,对道砟物理性能指标及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中俄两国铁路线路条件、气候及道砟资源存在差异,故制定指标的侧重点不同;(2)中俄两国对集料冲击韧度试验的计算指标不同,俄罗斯标准对颗粒粉碎状况的反映不如我国试验精确、全面;(3)中俄两国道砟试验所用筛网尺寸、形状均有差异,我国试验仅采用方孔筛,俄罗斯试验兼用方孔筛和圆孔筛,这些差异会影响试验结果;(4)俄罗斯道砟试验所用样品与建设所用道砟针片状指数相同,我国标准将试样针片状指数控制在5%以内,以便对比母材差异;(5)我国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试验的循环次数与当前试验循环样本浸泡质量损失率无关,俄罗斯试验最终循环次数与当前试验循环的样本质量损失率相关;(6)俄罗斯标准对道砟电导率、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玄武岩集料冲击韧度试验后,经煮沸处理的样本质量损失率等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金属材料的试验与评定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了解材料的组织、合金成分、晶体结构、表面状况等金属本身的状态;另一类是用于了解材料的机械性能、电气和电子性能、磁性、化学性能及热性能等特性.对金属材料进行试验与评价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4.
介绍当前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雷电防护试验所依据的标准情况。从标准间关系、使用范围、试验方法、结果判定等几个方面,分析TB/T 3074—2017《铁路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和TB/T3498—2018 《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2个标准的差异,并结合当代雷电电磁脉冲技术水平,对选择合适的标准开展雷电防护试验,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对机车进行部级标准化审查时 ,发现有些车型的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文件对机车总重、轴重及温度的表示方法有些问题 ,现提出个人见解 (关于重量和质量 ,部内有文件规定 ,这里不讨论 ) ,与标准化同仁商榷。1 物理量表示原则GB/T 1.1— 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 2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 6.10条规定 :“应以不易混淆的方式标注尺寸和公差。”GB 1.1— 2 0 0 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第 6.6.10条规定 :“尺寸和公差应以无歧义的方式表示。”这说明 ,物理量的表示原则…  相似文献   

16.
鉴于跨欧大陆乃至世界铁路各国采用EN 12663《铁路应用铁道车辆车体结构要求》标准的广泛性,文章总结了EN 12663标准的发展演变历程,阐述了EN 12663在欧洲铁路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对比分析了EN 12663各标准在载荷工况、强度评定、冲击试验等方面的引用差异,提出了我国铁路采用EN 12663标准应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EN 16989:2018 《轨道交通铁路车辆防火成品座椅防火性能试验》标准实施背景。基于成品座椅燃烧试验设备、试验样件、试验过程及其考核指标等,对比分析EN 16989:2018,EN45545-2:2013+A1:2015《轨道交通机车车辆防火第2部分:材料和零件防火性能要求》和CJ/T 416—201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防火要求》 3个标准中的成品座椅燃烧试验方法及其差异,为轨道交通车辆座椅防火设计及其试验验证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1978版和1996版TB 1335《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制修订背景溯源基础上,对其在涵盖范围、载荷工况、试验方法、评定准则等方面的不适应性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与标准体系中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铁路车辆目前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修订标准应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国内外交通运输工具应急窗概况及列车应急窗相关标准现状。重点解读GB/T 32056—2015《高速动车组应急窗用玻璃逃生试验方法》中有关应急锤、试验人员、试验支架、试验程序等方面内容,以期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土工抗拉仪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设计改良出一套简易轴向拉伸试验仪。通过四角调节螺栓和夹具设计,消除摩擦阻力和端部应力集中,通过轴心线的控制避免试样偏心受拉。可以完成不同尺寸长方体试样的抗拉试验。由于目前试样尺寸没有统一标准,为了得到试样的规范尺寸并分析试样尺寸对抗拉特性的影响,利用设计的拉伸装置,对不同截面和长细比试样进行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有:ω=18.0%,ρd=1.30 g/cm3时,不同截面试样平均抗拉强度值在14.2~14.6 k Pa,平均极限位移值在8×10-2~9×10-2mm;ω=22.0%,ρd=1.45 g/cm3时,不同长细比试样平均抗拉强度值在14.4~14.9 k Pa,平均极限位移值与长细比的关系式可表示为b=9.706 7×(l/a)-6.97。分析表明:只要试样的物理状态(含水率ω和干密度ρd)相同,不论含水率ω是否小于或大于塑限值,抗拉强度值均不受截面和长细比的影响;含水率ω低于塑限值时,极限拉伸位移不随试样的截面变化;含水率高于塑限值时,极限拉伸位移与长细比呈递增的线性关系。计算每组试样抗拉强度值的极差和标准差并分析数据的离散性,结合制样难易程度和用土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截面边长2.5 cm,长细比3的试样尺寸较为合理,为今后开展土体抗拉强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