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改性沥青黏度、黏韧性与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BS)和增黏树脂用量之间的规律,制备了高黏度改性沥青并应用于工程。结果表明,随着SBS用量增加,沥青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快速增长,黏韧性先增加后降低;增黏树脂能够提高SBS改性沥青动力黏度,降低运动黏度,提高黏韧性。高黏度改性沥青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同加载模式的沥青零剪切粘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合理的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指标, 通过对不同沥青的动载和静载试验, 分析了零剪切粘度(ZSV)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变异, 研究了该指标对于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评价了不同流变模型对高温性能拟合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动态频率扫描的图形外延可以直接得到基质沥青的ZSV值, 改性沥青在低剪切速率下无法进入粘性流动状态, 不能通过试验的图形外延直接得到零剪切粘度; 采用静态加载拟合得到的ZSV值均小于动态加载的ZSV值, 但通过Carreau模型对动载试验结果进行拟合与通过离散延迟谱对长时间静载蠕变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的ZSV值相关性最好, 可以共同作为沥青路用性能的高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聚合物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差、易离析、易老化等问题, 利用聚氨酯(PU) 对沥青进行化学改性; 制备了PU改性沥青,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试验研究了PU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采用Brookfield旋转黏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 试验、低温弯曲梁流变(BBR) 试验、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RTFOT) 和紫外老化试验等评价了PU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和70#基质沥青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圆盘锯齿式搅拌器可以很好地暴露沥青中的活性基团, 使PU达到较好的改性效果; PU改性沥青中主要存在2种反应, 一是异氰酸酯与多元醇之间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 二是异氰酸酯与沥青质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之间发生加成反应; PU改性沥青的高温布氏黏度高于同温度下的SBS改性沥青, 且64℃时的抗车辙因子是SBS改性沥青的6倍左右, 说明其高温性能非常优异; PU改性沥青RTFOT前后针入度比达到了85%, 软化点变化幅度为0.5℃, 说明其抗热氧老化性能非常优异; 在紫外老化试验中, PU改性沥青软化点和针入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4℃和0.1~0.3 mm, 说明其抗紫外老化性能非常优异。 相似文献
4.
陈中锋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Z1):1-2
对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对几种常用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并对SBS改性沥青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于改性沥青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降低改性剂的剪切细度能够有效提高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降低改性沥青的制作成本。以JKLG40型改性沥青成套设备的研发和使用实践论述剪切磨喂料速率对改性剂剪切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现阶段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来源,阐述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降噪原理,分析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降噪性能测试方法,并简要探讨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8.
聚乙烯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国产沥青的性能很差,对沥青进行改性成为提高国产沥青性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我们选择聚乙烯和废旧橡胶粉对国产胜利100^#沥青进行改性。本文首先根据高分子化学的有关理论分析聚乙烯橡胶改性沥青的机理,然后采用韧度试验、滑板切试验、低温延度和软化点、薄膜烘箱试验对制得的改性沥青进行了评价,证明改性沥青在抗冲击性能、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方面较原沥青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关于改性沥青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沥青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能与沥青组分、改性剂的结构有直接关系,通过对沥青成分调整可达到提高改性沥青性能,稳定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改性沥青稳定性,这样使改性沥青制取由原来的简单物理混合转变为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车辙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的剪切破坏是其主要原因。通过不同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剪切试验,分析侧压力、剪切速率、试验温度对剪切试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得出,随着侧压力和剪切速率的增大,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增大,剪应变减小,剪切模量增大;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抗剪强度降低,剪应变增大,剪切模量有所减小。结果表明,利用剪切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时,剪切速率和试验温度应作为主要因子予以控制,侧压力可以作为次要因子考虑。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路面的常见病害常表现为层间剪切滑移破坏.选取典型的水泥混凝土下面层、黏结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一整体,应用BISAR3.0程序,计算分析了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剪切角及其对温度、结构层厚度、材料模量、行车荷载等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C层厚度、黏结层模量、行车荷载对层间剪应力、剪切角影响显著,当黏结层厚度由... 相似文献
13.
沥青高温流变评价指标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应用旋转粘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与重复蠕变试验,测试了粘度、车辙因子与蠕变模型参数,利用伯格斯模型对高温蠕变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合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试验结果,分析了3种高温流变指标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车辙因子在评价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时并不适用,模型参数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相关性最大,达到0.9887,说明蠕变参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各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整波纹钢腹板的整体尺寸、波纹板厚度、波折角度、波纹高度和平板宽度等尺寸参数, 制作了16个试验模型, 进行了波纹钢腹板试件的剪切屈曲试验, 记录了不同试件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应力分布、屈曲荷载与屈曲形态, 对比分析了各个尺寸参数对试件剪切屈曲荷载与屈曲模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试件的屈曲形态, 不同尺寸的波纹钢腹板的屈曲破坏主要表现为3种模态; 随整体外形尺寸、波折角度、波纹板厚度的增大及波纹高度的减小, 波纹钢腹板的剪切屈曲荷载随之增大; 整体高宽比对剪切屈曲荷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评价,选用直接加热蒸发法获取SBR及SBS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探讨温度、胶乳含量及胶乳种类3个因素对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SBR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抗变形能力变弱;随着胶乳含量的增加,SBR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抗变形能力变强;SBS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优于SBR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减小,剪切模量也变小。抗剪强度与剪切模量有较好的相关性。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沥青混合料也具有较大的剪切模量,在车辆荷栽作用下不会产生较大的剪切疲劳变形。与剪切疲劳变形试验相比,抗剪强度试验相对简便和快速,在确定抗剪强度与剪切模量之间的关系后,就可以直接采用抗剪强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分形是研究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统计自相似特征的新的理论工具,在描述和评价一些具有层次连续性、不规则性或随机性等特征的现象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功能。不同级配曲线走向决定沥青混合料具有不同的抗剪性能。以AC-16Ⅰ混合料为例,在规范级配范围选取10种代表性走向,根据分形理论定量计算这10种级配的分形维数,通过三轴试验研究了集料不同分形维数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从抗剪强度的角度给出了丘陵区公路和平原区公路沥青混合料合理的分维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单轴贯入试验的机理及其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其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剪性能评价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重载高温等对混合料要求较高的地区,采用PR.S抗车辙剂相对于采用纤维而言,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