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大功率电动转辙机摩擦电流与转换力的关系,提出了摩擦电流的选值原则.  相似文献   

2.
摩擦电流是电动转辙机转换道岔能力大小的量化指标。《维规》对各种型号电动转辙机摩擦电流的调整范围都有明确规定。所以,现场职工每月“技表”时,都要对线路上运用的电动转辙机摩擦电流做例行测定、调整,以便达到《维规》的技术要求。但在测试时,如果万用表的指针摆幅较大,检修者在短时间内难以确定摩擦电流的准确数据,就不能确定电动转辙机的工作状态,难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ZD6型电动转辙机鼓式摩擦系统不稳定进而影响摩擦电流大小的原因,并通过改变摩擦系统结构,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盘式摩擦联接器,提高了摩擦系统和摩擦电流的稳定性,为摩擦系统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对轨道电路受端电压,道岔动作摩擦电流,控制台按钮信号等进行全天候监测的微机系统及其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几种典型的踏面摩擦控制产品和轮缘润滑产品进行了介绍,对比分析了几种产品的特征并比较几种踏面摩擦控制装置的优缺点。提出摩擦控制技术的关键为:在合适的时机及时地调节指定部位的摩擦因数。同时预测了轮轨摩擦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行研制的高速大电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介绍了试验中摩擦副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的实时在线测量方法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ZD6转辙机接点反弹(自动退锁)故障,从电机特性、摩擦带材质、道岔密贴调整、摩擦电流调整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现场的道岔摩擦电流测试与调整存在流程繁琐且风险高、对检修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测定数值的主观性占比大3个弊端,为此需要基于各类智能算法及技术提升道岔的智能运维水平。[方法]分析了道岔摩擦电流测试曲线4个阶段的特征,提出建立道岔摩擦电流的智能分析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及工作原理,设定了该系统的摩擦电流标准值及阈值范围。该系统可基于密度聚类算法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自动获取道岔摩擦电流值。介绍了该系统的调试界面截图,以说明系统在获取道岔摩擦电流值如何为现场检修人员提供操作建议。[结果及结论]该智能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实现了节约检修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检修效率的既定目的。  相似文献   

9.
防止电流通过轴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通过轴承能增加摩擦,导致剥蚀。使用接地回流器及特殊的电阻器,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自制的动车组接地装置仿真试验台上对轴端接地装置的摩擦副进行载流摩擦磨损试验,采用石墨/铜复合材料和锡青铜配副,研究了石墨/铜复合材料的载流磨损行为。试验速度380 km/h、压力28 N、不同电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和速度为380 km/h、电流为470 A、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并对不同电流下碳刷摩擦磨损表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对不同电流条件下碳刷磨屑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得出电流从0增加到470 A,随着电流的增大,碳刷磨损量先减少后增加,在100 A左右时,磨损量最小;温度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升高;不同压力条件下,压力从18 N增加到34 N,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在24 N左右时,碳刷磨损量最小。材料的主要磨损型式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电弧烧蚀。  相似文献   

11.
利用改进的销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研究电极性对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测量摩擦系数、摩擦表面温升及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随电流和电极性变化的规律,采用EDIX和XRD等手段测量摩擦副磨损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摩擦副在不同电极性下的载流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摩擦副接触区温度升高,接触面软化,切向力降低,摩擦系数下降,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增大;受电靴接电源正极时摩擦副的氧化程度和磨损体积损失比接负极时严重;载流摩擦副之间的表面过渡层中的水在电场作用下分解成氢氧根离子和氧离子,氢氧根离子流向正极并析出氧气,高温阳极氧化的作用降低了接正极受电靴摩擦副材料表层的结合强度,加剧了材料的磨损,从而改变了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ZD6型转辙机主要组成部件减速器的使用现状,对ZD6型减速器摩擦联接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盘式摩擦联接器的解决方案.介绍了盘式摩擦联接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对其试验测试情况进行了说明;对盘式摩擦联接器中关键零件摩擦片的寿命进行了估算;阐述了摩擦电流量化管理的思路;探讨了盘式摩擦联接器在快速转辙机上...  相似文献   

13.
曹林 《铁道通信信号》1995,31(6):18-19,25
造成摩擦电流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内齿轮中心与夹板中心不一致,采用夹板轴孔扩孔镶套方案可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ZD型直流电动转辙机摩擦联接器的结构特点,分析现场日常维护中出现摩擦电流无法正确调整的问题原因,提出一些维护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直流馈线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牵引供电系统中所采用的几种直流馈线保护方法,详细分析了过渡保护,电流变化率di/dt保护和电流增量保护的基本保护原理,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电流增量△I和电流上升持续时间t的测量来区分故障情况和正常运行情况,并给出了典型牵引供电系统中各保护定值的设定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电气集中站场广泛使用的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其减速器结构紧凑,减速比大,摩擦联接器可双向独立调整,使用方便。其内齿轮为球墨铸铁材料,在齿轮传动及减震性和摩擦性能方面较好。但在侧线使用过程中,有部分转辙机因动作频次较低,使用环境潮热,内齿轮摩擦面外露处容易锈蚀,浮锈的堆积造成减速器摩擦带在与内齿轮摩擦时,摩擦阻力突变,导致摩擦电流突变的故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牵引电流对轨道电路的影响,提出了几项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东风4内燃机车牵引电动机电流分配不均匀系数能否达到技术条件规定指标,是国内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影响电机电流分配不均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并进行了整车追踪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钢轨不平衡牵引电流产生的原因及对信号设备的危害;简述GD-1型不平衡电流测试仪的设计思想和基本结构,并对研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仪器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载流条件下浸石蜡对碳滑板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在环-块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台上试验浸石蜡、未浸石蜡2种纯碳滑板与铜银合金接触线在载流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比碳滑板在不同载荷、滑动速度、电流情况下的表面形貌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浸石蜡对碳滑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与电弧烧蚀紧密相关。石蜡及其有机产物加剧电弧烧蚀,石蜡的不完全分解会削弱滑板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减小法向载荷、加快滑动速度、增大电流均能显著加剧浸石蜡碳滑板在试验中的电弧烧蚀。浸石蜡碳滑板的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是:随法向载荷、电流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随滑动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60km/h时摩擦系数最大;浸石蜡碳滑板的平均电弧能量、磨耗量随法向载荷的增大呈现减少的趋势,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加,平均电弧能量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磨耗量随滑动速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60km/h时磨耗量最大;在低速(40km/h)和高速(80km/h)时浸石蜡增强碳滑板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