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采用Kalman滤波器对船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的陀螺随机常值漂移进行标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模型不准确,包括噪声统计特性不准确,导致估计值精度下降甚至发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自适应Kalman滤波的虚拟噪声补偿技术对陀螺随机常值漂移进行标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机械陀螺随机漂移误差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机械陀螺的随机漂移进行辨识与建模研究可对随机漂移进行一定的补偿,从而提高陀螺的精度。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某型微机械陀螺随机漂移的ARMA模型,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船用陀螺漂移误差模型辨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船用陀螺漂移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捷联陀螺漂移数据进行了处理,以提高陀螺静态漂移误差系数的估计精度,并把得到的陀螺漂移误差模型实时补偿到捷联系统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潜艇隐蔽性,满足高精度导航要求,设计了一种针对潜用平台惯导的陀螺漂移估计新方法。简要分析了陀螺漂移对惯导系统误差的影响;基于舒拉振荡周期,利用间断获得的外测信息建立惯导系统短时速度、位置误差模型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采用Kalman滤波对陀螺漂移作了事后估计。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速度、位置误差模型可信度高。尽管该方法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但可较为准确地估计出北向陀螺常值漂移以及水平误差失调角,有效抑制后续经度误差发散现象,提高了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5.
在对船用陀螺漂移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捷联陀螺漂移数据进行了处理,以提高陀螺静态漂移误差系数的估计精度,并把得到的陀螺漂移误差模型实时补偿到捷联系统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一代的光学陀螺仪,光纤陀螺的性能决定着惯性参考系统的精度,为了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详细分析了陀螺随机漂移的统计特性,对实际采集的捷联陀螺漂移信号进行了分析、建模,同时采用kalman滤波,对陀螺随机漂移进行了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用ARMA模型描述陀螺随机漂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逐次启动时船用捷联挠性陀螺静态确定性漂移误差重复性差的特点,结合神经网络的强自学习性,自适应能力及非线性变换性,通过采用函数型神经网络对捷联陀螺静态漂移误差系数进行了非线估计,解决了捷联陀螺逐次启动时静态漂移误差系数的在线动态标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8):149-152
针对传统激光陀螺解调方法中存在较大运算量和时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插值FIR滤波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在理论分析滤波器时延和运算量的基础上,阐述插值FIR滤波器的原理和优势;针对某型号激光陀螺,利用Matlab设计了插值FIR滤波器参数,并通过Quartus II中Mega Core IP核实现插值FIR滤波器定制;对于生成的模型在Simulink中利用DSP Builder对该滤波器进行仿真,完成静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插值FIR滤波,高频分量峰值能从250降低到0.15左右,噪声功率谱衰减达60 d B;在保证信号线性相位的基础上,将运算量降低33%,减小了对硬件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尽可能估计出捷联惯导系统中惯性仪表的误差,建立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方程和量测方程,运用传递对准技术,构建了速度匹配方式下的Kalman滤波器模型,研究了线加速和拐弯机动下对惯性仪表误差估计的影响,并对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线加速情况下可以提高陀螺漂移误差的估计精度,拐弯情况下可以提高加速度计偏置误差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介绍陀螺随机漂移数据处理与模型建立过程,基于时序建模理论并结合实测的液浮陀螺随机漂移数据,利用Matlab自带函数,建立液浮陀螺随机漂移的平稳时间序列模型,避免了繁琐的编程,减少了建模的计算量,有效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此现象建立微型线振动陀螺仪结构不对称造成的静电力耦合误差模型以及梳齿变形模型,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同时根据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使用ANSY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由于结构不对称造成的电场分布图、静电力分布图和变形图,这些分析研究对提高微型线振动陀螺仪的精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MIMU/GPS/磁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GPS信号调理、MEMS陀螺仪降噪以及磁传感器误差补偿研究。用双线性趋势外推法与MIMU陀螺仪信息对GPS信号进行处理,用AR(3)误差模型对MEMS陀螺仪去噪建模,用旋转标定方法对磁传感器进行误差补偿。通过对自行研制的MIMU/GPS/磁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与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的室外跑车比对试验,验证了上述信号处理及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陀螺壳体旋转法监控技术有助于提高平台罗经系统精度、减少陀螺漂移与加速度计误差。本文首先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背景;详细阐述了系统结构特性、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编排与稳定回路,以及实现方法;本文深入研究了旋转平台转速的选取方法并分析了系统误差;最后计算了典型情况下旋转壳体的转速。结果表明:采用陀螺壳体旋转法监控技术可以有效地调制陀螺漂移、从理论上可提高陀螺仪精度二至三个数量级,从而使平台罗经系统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勇  杨庆堂 《船电技术》2011,31(5):45-49
本文介绍了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检测系统设计过程.通过对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平衡性分析,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姿态检测系统.为了确定机器人运动姿态,设计了以硅微陀螺仪和加速计为传感器的姿态感知系统,并针对其传感器的误差模型,提出了利用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对电动车车体姿态进行最...  相似文献   

15.
张涛  徐晓苏 《舰船电子工程》2006,26(1):125-126,164
讨论了基于方位捷联平台的陀螺寻北方案,与传统的捷联式平台不同,方位捷联平台仿真了当地的水平坐标系,并且平台的方位就是载体的方位。通过双位置方法准确计算出载体的方位角,并且抵消了陀螺的常值漂移对寻北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平台角误差和转位误差对寻北解算精度的影响。实践证明:此种方法成本低,操作方便,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小舰船直航向运动情况下风、流、摇摆等对电罗经航向造成的随机误差影响,提高舰船直航向运动时电罗经指向精度,采用高阶AR模型对其随机误差进行建模,确定模型阶数,获得了较为准确的误差模型.同时,基于建立的模型,对电罗经航向随机误差进行预测,利用前期预测值结合自抗扰控制技术对随机扰动进行抑制.通过与H∞ Kalman滤波器进行对比表明,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与高阶AR模型结合的方法较为有效地抑制了电罗经航向随机误差过程,为减小电罗经直航向误差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导体的Meissner效应实现转子悬浮的超导陀螺转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偏离球腔中心,准确测得转子的偏移并使转子稳定在球腔中心,成为实现陀螺转子超导支承的关键。文章首次提出了基于差动电容传感器与变压器电桥的超导陀螺转子的偏移测量方案并给出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该方案能同时测量出转子偏移的大小和转子偏移的方向。然后着重分析了影响陀螺转子偏移测量精度的因素并给出了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实例的仿真结果,指出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分布电容、陀螺转子的零电位、模型误差等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不利影响的方法和模型适应范围,从而使输出电压与转子偏移量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支持向量机在对海量训练样本进行训练时,训练速度慢而导致难以应用的问题,通过分析训练样本数目与训练时间之间的关系,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小样本学习的良好特性,提出了基于样本分组的支持向量机快速训练算法.将海量样本分成小样本进行训练,然后对训练得到的多个支持向量机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决策函数.此方法在标准数据以及陀螺仪参数漂移数据上进行了仿真应用,方针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大幅提高训练速度,同时保证了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