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此文分析了劳兰C系统定位误差的组成及相应的修正方法,比较了目前两种ASF修正算法的特点,提出把大地电导率数据叠加到ECDIS上,由计算机解算劳兰C导航台对到测量点地波传播的附加相位和平均相速,进而从理论上计算任意位置点的 ASF,建立ASF修正表。  相似文献   

2.
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是影响罗兰C导航/授时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ASF修正主要有理论预测法和实测法两种。针对罗兰C到达时间ASF实测修正的需要,本文给出了ASF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测量系统组成,详细介绍了测量系统的设置、软硬件设计。车载试验表明,该测量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能够满足ASF实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是影响罗兰C定位授时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当罗兰C信号穿越海岸线时,ASF会发生畸变,通过研究海岸线附近的ASF变化规律,对提高沿岸港口的罗兰C的定位授时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罗兰C-ASF实测修正的需要,文章介绍了时差ASF(ASFTD)和到达时间ASF(ASFTOA)实测系统的测量原理,利用该系统进行海上ASFTD和沿岸ASFTOA的实测,并对测量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得到ASF,分析海岸效应对ASF变化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罗兰-C导航系统的附加二次相位因子修正,以提高系统的导航精度。通过训练,找出舰船所在位置与ASF修正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利用该修正量对所测得的罗兰-C电波传播时差进行补偿,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为罗兰-C的ASF修正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对海上航行测得的一些实测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进而提出对罗兰C电波传播误差修正的方法。这次罗兰C海上定位实测试验包括了大部分中国北部、中部海区,还有部分日本海区,南朝鲜沿海。在以高精度定位仪GPS接收机测试数据为基准的条件下,获得了大量观察数据,并求取修正量。为了提高罗兰C系统在中国沿海的定位精度,减小多路经罗兰C信号的传播误差,我们用罗兰C750接收机对多路径的罗兰C时差进行定点和航行观测,观测点的基准位置由MX—1105/GPS卫导仪提供,多路径传播误差修正量则由罗兰C时差的观测与GPS基准位置的理论时差计算值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米林顿算法是国际上比较常用的预测罗兰C信号场强和附加二次相位因子(ASF)的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程;然后在海上实验的基础上对该算法的理论预测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分析该算法在我国近海部分区域罗兰C信号预测中的性能,并指出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罗兰C信号传播过程中的海岸效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采用米林顿方法模拟计算了罗兰C信号在穿越海岸线传播中的强度以及传播时延,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当罗兰C信号穿越海岸线时,其信号在场强和船舶时延上都有较大变化。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发现米林顿方法在预测罗兰C信号穿越海岸线的强度方面十分成功,而对时延的预测精度却与测量点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解的多信号分类算法估计罗兰C接收机天波延迟的信号处理新技术。它为接收机基准点的实时设置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常规接收机为了防止天波干扰,将基准点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上,导致基准点处信噪比受包络限制而较低,从而大大增加了对准基准点的时间。利用这项技术,我们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分离出了地波和天波的到达时刻。这就使得接收机能根据天波延迟变化实时选择基准点最佳位置,并能利用地波到达时刻进行周期选择。由于此法有助于增加基准点处的信噪比,减少对准基准点的时间,因而能极大地提高现有罗兰C接收机的性能。还显示了新方法较IFFF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高频地波雷达传播特性及其探测距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性能,采用综合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地波传播中的绕射衰减和风浪损耗影响,以及地波传播中的环境噪声和海浪杂波特征分析,给出了高频地波雷达探测距离的公式,并探讨了几种提高高频地波雷达探测距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设计并实现罗兰C全向磁天线的基础上,通过对罗兰C信号传播场分量进行分析,认为水下采用磁天线接收水平磁场信号是UUV的最佳选择,在此基础上,结合场强预测的布雷默曲线和水中信号衰减规律,仿真计算了罗兰C信号在不同距离和深度上的磁场场强以及水下磁天线所能感应的电压值。利用所设计的磁天线,开展了水下接收罗兰C磁信号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表层水域(深度小于5 m时),UUV利用罗兰C进行定位导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分段式造波机是实验室模拟真实海浪以及研究波浪特性的重要设备。单元造波板的相对宽度和波浪周期是影响分段式造波机生成波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数值模型研究分段式造波机生成斜向波浪的理论特性,分析了波浪周期与相对造波板宽度对波浪传播的影响,总结分段式造波机的有效区域范围的变化规律,可为实际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宁波  杨建民  赵文华  李欣 《船舶力学》2017,21(12):1449-1459
文章对一个理论畸形波序列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将数值结果与理论值做了对比.采用速度入口方法以实现波浪模拟.在造波边界处不考虑高阶波浪成分,只输入线性波浪速度.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分辨率的网格进行数值模拟,以找到足够有效捕捉自由面的网格模型.考虑到快速傅里叶变换不能反映畸形波的时频特征,因而引入小波变换研究畸形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最后比较了北海实测畸形波和文中理论畸形波小波变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介绍超短波在非平坦地面上通信区域的计算机场强预报.阐述了地形数据库建立、通信线路地形剖面图绘制、传播类型判别、传播损耗计算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机处理方法.软件还可根据用户要求绘制服务区信号场强等级分布图.  相似文献   

14.
任少飞  宋莹  崔杰 《船舶》2011,22(5):36-40,45
研究了潜艇阻抗失配基座对平面弯曲波传递的阻抑特性。基于波动理论,根据不均质结构中波型转换、阻抗特性,推导并给出了弯曲波在潜艇基座结构的透声系数及隔声量公式。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阻抗失配原理,对某典型基座结构进行隔振设计。数值结果表明阻抗失配基座加剧了振动波在基座中的波形转换、散射和反射。  相似文献   

15.
南汇东滩促淤工程南区设计波浪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杰 《水道港口》2012,33(3):208-211
针对南汇东滩促淤工程所处的位置,选用基于波能平衡方程和波作用守恒方程的近岸风浪谱模型建立波浪传播计算数值模型,对非线性效应影响条件下的波浪要素进行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浪在远距离的传播过程中,受到沿程的风的影响,组成波之间能量交换转移和耗散等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在南汇东滩海域采用近岸风浪谱数值模型对波浪的传播变形计算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鱼雷跟踪目标深度起伏机理分析及全弹道数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鱼雷跟踪目标时的深度起伏现象,从水声传播原理和鱼雷跟踪目标时深度平面的控制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等效声线的建模方法,通过设置工况条件,对鱼雷进行了全弹道数学仿真,得到了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波浪在珊瑚礁坪上传播的水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弢  高峰 《水道港口》2013,34(1):13-18
为研究波浪在珊瑚礁上的传播规律,分析波浪传至礁缘后破碎及传播情况,为设计波要素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模拟了常年平均波浪和重现期50 a两种波浪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波浪沿传播方向在礁坪边缘附近破碎后继续向坪内传播,并达到波面稳定状态,礁坪上的波浪传播特性表现为礁缘处波浪易破碎和礁坪上波浪衰减较快;波浪破碎表现为行进波破碎,且小于波浪在一般缓坡地形上的破碎指标,破碎波高水深比(Hb/d)约为0.5附近,重现期50 a大浪时礁缘处最大可达0.76。  相似文献   

18.
作业水深对半潜平台气隙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水池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粘滞曳力和辐射阻尼进行了修正。考虑平台所受的风、浪、流载荷以及全尺寸锚泊系统对平台运动的影响,基于锚泊和ATA定位方式,选取四种典型计算工况,对平台在不同作业水深下气隙和波浪砰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在同等工况下,工作水深对两种定位方式下平台运动响应能量谱、关注点气隙响应能量谱影响敏感。关注点处负气隙以及波浪砰击次数随着工作水深的增加而加剧。ATA定位平台较之于锚泊定位平台的随动性更好,可有效减小平台与水质点相对运动。工作水深引起ATA定位下平台关注点的砰击次数、气隙变化以及改善幅值优于锚泊定位。在平台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工作水深对平台气隙和波浪砰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缺陷反射信号的衰减、多缺陷反射信号的叠加以及缺陷形态是低应变曲线分析中影响缺陷特征识别的关键因素。考虑波动在缺陷界面入射前和反射后传播衰减系数的差异以及缺陷反射的叠加干扰,通过完整桩段理论反射波曲线部分拟合受测桩实测反射波曲线及叠加修正获得波动衰减系数,提出基于实测曲线拟合的完整性系数计算改进方法。同时,基于成层土中渐变缺陷桩瞬态响应模拟技术,提出结合完整性系数进一步分析缺陷特征的方法。最后,结合实测反射波曲线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