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洋山港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区域合作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开港暨洋山保税港区的启用,标志着上海跨出了真正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步伐。上海和上海周边地区如何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总题目”,以洋山港开港为契机,科学整合区域港口资源,做好港口资源效益最大化这篇“时代佳作”,关系到在洋山港开港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宋德驰是上海海运学院资深教授,我国知名的港口专家.曾多次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和上海市优秀导师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宋教授曹任上海海运学院水运管理系主任,并兼任过中国港口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专家委员会专家、我国高等院校交通运输与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务,现任本刊顾问。宋教授退休以后,仍十分关心我国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是他在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时.联系国内外港口建设经验所作的思考的总结。文中的一些观点,如三种港口发展观;在港城关系上,既要重视港口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要关注城市环境对港口规模的承载能力;港口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大力开发和利用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的集疏运交通体系;港口经济理论研究人员不仅要研究港口的贡献率.还要关注“绿税”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等,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思想.对新世纪新阶段港口的发展思路有启示作用。为此.本刊特在秩庆专号上隆重推介.同时敬请业界人士就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现代化港口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畅抒已见,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对于亚太国际港口、航运发展的发展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港口发展的格局,遏制了中国港口集装箱到境外港口中转的势头,2006年,长三角港口的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已经达到近200万TEU。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港口功能建设与拓展为主,从各港自行发展为主转向港口群有序协调发展为主。最近,上海和宁波两大港口集团的携手合作,开启了“强强联手”、合作交流的新篇章,说明我国港口资源整合与和谐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种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此,我们高兴地将沪甬两港集团的合作交流情况作一报道,同时也将继续进一步关注他们合作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上海建设洋山深水港,带来了上海港和宁波港激烈的货源之争。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面对的更大竞争压力来自釜山等东北亚大型港口。面对这样的形势,上海港与宁波港应该打破“诸侯经济”,积极进行合作。当“错位发展”的合作形式遇到困难时,以资本为纽带的“港口联盟”可能是一种好的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5.
8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三角港口群的定位有了明确说法,即“加快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尽快建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指示精神,根据上海市关于“三港两路”的发展战略,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于去年5月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其作为市政府加强港口航运建设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上海地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事项。为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上海地区的港口、航运、航道、口岸管理等单位及有关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组成,并适当聘请部分外地专家参加,目前已聘请了15位德高望重的专家。  相似文献   

7.
回首2007,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中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达到40亿吨、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一亿标箱、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全球三连冠……“中国因素”造就了世界海运业的繁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件设施建设也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洋山深水港的建成,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和第二大集装港。  相似文献   

8.
侯剑 《中国港口》2005,(5):43-44
在上海洋山港区建成之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最大“硬件”瓶颈问题是没有能够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深水港。如今洋山港区一期工程即将建成并投入营运,使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对于一个参与具有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港口来说,仅有硬件设施是不够的,其相应的“软件”——港口的自由化、国际化,政府的政策支持,港口的管理效率等软环境建设也是关键。所以,当前的工作应着重于研究提供什么样的“软件”支持平台,以真正发挥洋山港的各项硬件功能。  相似文献   

9.
打破"诸侯经济"创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确定了洋山深水港的建设项目,由此带来了上海港和宁波港激烈的货源之争,而更大的竞争压力来自釜山等东北亚大型港口。面对这样的形势,上海、宁波两港应积极合作,一致对外,争取早日把上海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使宁波港得到迅速发展。当“错位发展”的合作形式遇到困难时,以资本为纽带的“港口联盟”可能会是一种好的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10.
赵琳 《集装箱化》2003,(11):22-23,41
1 上海发展港口物流的必要性 (1)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通常一个港口群的海区只能形成1-2个集装箱枢纽港,枢纽港发展中存在的“马太效应”使得区域性大港口之间的竞争愈  相似文献   

11.
肖钟熙 《水运管理》2009,31(10):6-8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港口整合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心。《意见》中有两处涉及港口整合问题。一处是在描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时提出:“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12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化》2009,20(11):28-28
2009港口科技国际会议于2009年10月28—30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副局长葛明明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行业优势,凝聚全局力量,全力以赴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演讲。  相似文献   

13.
《航海技术》2005,(5):35-35
交通部水运司官员表示,我国将加快沿海港口建设。将继续推动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沿海地区港口,合理配置集装箱、外贸进口原油、铁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加快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浙江、江苏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大连港为龙头、营口、丹东、锦州等港相配合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今后港站主枢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发展综合物流的需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形成物流中心。交通部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等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临港工业和商贸活动成为沿海港口的重要功能.港口物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许培星 《中国港口》2006,(3):5-6,10
第一部规范上海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上海港口条例》已正式实施,这在上海港港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重要意义。因为,作为国际性大港,有史以来还没有一部对港口全方位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法规,这对建设和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无疑是很大的阻碍。如果我们回顾“十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那么《上海市港口条例》的出台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适时,它将对“十一五”继续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开局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任祥 《中国水运》2005,(10):46-47
宁波港新的定位与腹地拓展问题 1.宁波港新的战略定位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建设规划》指出:“建设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主,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层次清楚、分工合理的集装箱运输体系”.这是对宁波港新的战略定位,它有别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6.
招聘启示     
创新是提升港口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上海市港口管理局按市委、市府的要求,坚持创新谋发展,坚持“两个转变、两个创新、两个提高、两个推进和一个确保”,即转交港口发展观念和港口行政管理理念,创新港口发展模式和港口行政管理模武,提高港口发展质量和港口行政管理效率,加快推进创新型港口建设步伐和区域港口一体化进程,确保2010年初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新机制;二是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港航领域专家咨询队伍;三是组织完成了一批科研项目,包括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港口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的软课题研究项目;四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是港航管理工作取得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自主创新成果,如率先制定了《上海港口章程》,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上海港口条例》等.  相似文献   

17.
从港口功能的拓展、上海港口物流的发展,得出港口物流的发展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运文献信息》2006,(1):15-16
地处环球主干航线交汇点和我国江海交汇点的上海,其地理位置被世界港航界喻为“罕见的优越”。曾经,因为没有深水港,上海长期陷于箱源充足却做不了全球航线网“母港”——枢纽港的尴尬。如今,随着洋山深水港开港在即,上海成为国际航运枢纽港的硬件“瓶颈”将被克服,上海将就此结束没有深水泊位的历史。那么洋山港和世界其他港口相比到底有那些特点?我们不妨来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的连云港港口竞争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国家“十一五”港口规划中,连云港港被划分在长三角的港口群中,作为上海港“一体两翼”战略重要的北翼,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而在地理位置上,连云港港和日照港、青岛港地缘接近,经济腹地大范围相互重叠,货种极为相  相似文献   

20.
日前,由上海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港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的验收。该项目的实施是上海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