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在概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条件和方式,并从人力资本的属性入手,分析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方式,再对我国如何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日趋激烈的竞争、不断变化的劳动力人口以及劳动形态向知识基础性的转化都要求企业比以往更加不断重视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改进和提高。同时企业也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能够超越低成本的行政管理服务,进而提供帮助企业利用人力资本创造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技能。面对这些挑战,许多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开始积极寻求改进,以便能更有效地提供业务发展所需的战略性洞察。本文就当前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企业理论的发展由“股东至上”走向“共同治理”,人力资源会计也从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发展到对人力资源产权会计的研究,目前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吸纳了企业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把人力资本纳入了企业的权益资本,开始构建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新形势下的新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会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应对策,为企业在实际中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峥嵘 《上海汽车》2023,(10):24-28+37
当前,汽车行业面临严峻考验。从外部来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更多的挑战,同时技术不断革新带来竞争加剧,用户也要求企业更加快速地响应。从内部来看,人力资源从传统的人事职能转型为人力资本管理,并需要更加关注构建技能型组织,聚焦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研究某整车制造企业(以下简称为“S公司”)基于三支柱理论,紧紧围绕企业战略与业务需求,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构建了以用户、未来、效率和价值等4个导向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杨莹 《中国电动车》2006,(11):178-179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在我国存在发展缓慢、劳动者的权益未能明确界定以及至今未形成完善的科学体系等问题。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和部们合理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在中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企业应顺应外部的体制改革之势,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管理,完善用人机制,降低企业因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保障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7.
传统财务报告既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把为取得、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极大背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严重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科技人才为例,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科技实力的构成中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分析认为,人力资源配置对物力资源配置后,它是掣肘我国汽车工业进一步寺强科技实力的忧患。分析还认为,“九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式,必须由“生产型”向“自主开发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如何构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制订与企业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是当前人力资源工作的一大课题。文章提出了如何构建与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模型以及如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推进企业内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HRD/HRM)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已成为当前中国广大企业面临的关键课题。本文通过回顾与梳理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人才状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健 《隧道建设》2008,28(4):511-513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对人力的管理水平。结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探索多层次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人才状况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庞赟  马海波 《隧道建设》2007,27(5):104-107
 通过对国家铁路建设规模急剧扩张时建筑行业在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之间种种尖锐矛盾的列举,分析了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及履约等方面的困境和困惑及其成因,从市场应对、盘活和稳定企业人力资源到培育内外部人力资源四个方面由近及远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事事故主要是由人为失误引发的,人为失误又受个人因素、环境因素、船舶因素以及组织因素的影响。一般统计方法只能够初步识别引发海洋事故的人为失误行为,想要进一步建立人为失误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利用了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技术建立模型,对人为失误与导致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国内外100份海事事故调查报告作为对象,研究出人为失误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海事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促进物质财富创造能力的持续提升和物质财富的合理分配,首先以人类无差别生命周期为基础,诠释物质财富持续创造能力养成的机理,并利用人力资本模型和生产函数分析交通资源配置对物质财富持续创造能力提升的关键作用。然后,采用世代交替模型(OLG)刻画人的生命周期的2个阶段,考虑物质财富代际之间的传递,对物质财富创造能力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增长过程及其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描述。同时利用统计分布函数和基尼系数(Gini)的一般计算公式,理论分析了社会财富分布形态与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以及交通资源配置与社会财富分布形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收集中国1998~2017年可获得的27个省份的交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社会收入差异以及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等关键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理论部分的推论。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资源应当向具有资源禀赋但交通资源配置水平低的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倾斜配置;研究成果对于在新时期通过交通资源配置的手段,促进社会的物质财富持续创造和合理分配,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姣 《路基工程》2010,(3):15-17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人因差错概率预测技术THERP与人的认知可靠性HCR模型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模型。在基坑工程事故判断阶段,用HCR对该阶段可能的人因差错失效概率进行分析,然后用THERP及相关数据对在进行具体干预操作行为中可能的人为差错进行计算,最后应用到基坑工程实例中进行人为差错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的可靠性是影响桥梁结构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阐述了人因可靠性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桥梁施工期间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HCR改进法,该方法简单、可行,弥补了国内外在该项领域研究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以交通安全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的自行车交通的调查,结合我国的人多、车多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典型事例,分析了我国自行车交通存在的问题,从快捷、方便、安全等方面对自行车交通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探讨,提出了适合中国的自行车交通的人性化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实验、仿真与统计研究进展,基于人体损伤与碰撞速度之间的关系特点,对人车碰撞事故的车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人体损伤的特点,构建了人体损伤特征参数及其描述模型,将损伤分为脏器损伤和骨折两部分进行描述及评分。利用统计、再现等方法探寻头部的MAIS值、HIC值与车辆碰撞速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构建了MAIS-HIC-v综合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车速分析模型,开发了人车碰撞事故车速分析模块,可根据事故现场信息特点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结合人体损伤信息进行车速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郑新定  王红卫  周健 《隧道建设》2013,33(9):720-725
人为因素是导致隧道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已有的人为失误分析模型在量化计算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S Reason分析和控制模型,以减少盾构隧道施工期的风险事故。结合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该模型相对于现有的S Reason模型提出以下2点改进: 1)以人为失误的控制难度权值为度量,找出风险事故的最优控制路径; 2)通过控制最优控制路径中的人为失误截断风险的事故链,同时利用反馈路径实时反馈控制效果。利用该模型对管片密封材料损伤破坏进行了分析,在该风险的最优控制路径上找出了不同层次人员的人为失误,并对人为失误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与常规方法的比较,表明所建模型既重视了组织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又兼顾了风险控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交通行业GPS应用系统普遍缺乏统一规范,数据和功能难以交换共享,存在"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问题,从整合现有资源和未来资源为出发点,设计GPS综合服务平台和GPS资源中心相分离的GPS信息资源整合方案,研究了数据格式转换、中间件技术、信息传输方式、应用接口连接等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整合系统的运营模式和价值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