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敏 《船舶工程》2021,43(4):前插7-前插12
01 我国深远海养殖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海水养殖仍以近海筏式、底播、池塘和吊笼养殖为主,合计产量1510万吨,占总产量的73%,存在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品质不高、生产方式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亟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1].我国远离大陆的深远海水域拥有发展水产养殖优良的条件,是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海洋经济的新空间,也是推进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向深海大洋拓展空间,发展深远海养殖是突破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约束性挑战,实现新时期中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3].构建深远海养殖生产方式,必须符合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眼于高效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环境友好和质量安全.适养品种选择、养殖系统构建、海域规划设计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4].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养殖舱壁水下智能清洗问题,制定水下清洁机器人本体结构与控制系统方案,分析其机器人力学特性,计算满足稳定行走不倾覆与打滑的最小磁吸力要求,阐述基于机器视觉的清洁度图像识别的具体实现方法。制作水下清洁机器人样机,并在养殖工船中试船上开展机器人清洗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机器人平均清洗效率为413 m2/h,清洗效果良好,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志雨  童波  邵武豪 《船舶》2022,(6):20-29
养殖工船是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核心装备之一,而采用循环水技术的大型养殖工船是目前国内养殖工船发展的一条主要技术路线。该型船以循环水养殖系统为核心,采用工厂化养殖技术,提升养殖装备的适用范围和工业化水平。针对该船型特点,文中结合某型养殖水体达8万m3的养殖工船船型开发,提出以循环水养殖系统为核心开展总体布置、系统设计、结构设计和总体性能分析等工作的船型总体设计思路,并针对循环水养殖系统、取水系统及养殖综合管控系统等设计重点进行探讨,可指导该类船型后续设计。  相似文献   

4.
正海上可移动养殖工船作为全新的养殖载体,能够实现自由游弋养殖,适应南北接力养殖的需要,将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与工业化养殖相融合,实现海洋养殖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开发或改造适宜的海上可移动养殖工船,以全面适应我国养殖生产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中国船级社针对海上可移动养殖工船推出适用指南,本文对CCS海上可移动养殖工船相关规范指南应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潘滢 《船舶工程》2021,43(4):前插13-前插19
海水养殖是人类主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左右[1].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主要是陆基和近浅海养殖,已利用的近岸海区水深均在20 m以内[2].作为我国海水养殖主要方式的近岸养殖,面临养殖密度大、水域环境污染、环境承载能力饱和、养殖安全性差等问题,面对生态环境、水土资源和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的压力,海水养殖从近岸到深远海,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趋势成为必然,深远海养殖将会成为水产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崔铭超  王庆伟  张彬 《船舶工程》2020,42(10):56-60
发展以大型游弋式养殖工船可为深蓝渔业提供新的养殖手段。本文基于STAR-CCM数值计算软件研究了纵摇运动下养殖液舱内流场特性和壁面压力,建立了养殖液舱内适渔性的评估方法。典型海况中船舶纵摇运动对养殖液舱中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养殖液舱纵摇频率一定时,液舱内流速及壁面压力随纵摇幅值增大而增大;当养殖液舱纵摇与养殖水体发生共振时,液舱内流速及壁面压力急剧增大,对养殖对象安全及结构强度均有较大不利影响。对于海上养殖工船的养殖安全运行,选择风浪流条件合适的渔场,结合船体耐波性研究,优化船体型线,调节养殖舱水体固有频率,避开共振运动,是养殖工船适渔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10万吨级深远海养殖平台总体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远海海域具有水质优良、远离陆源性污染与病害等特点,适合开展深远海养殖。本文围绕深远海养殖的技术需求,开展深远海养殖平台总布置研究、关键参数选取、航速选择、稳性校核和新能源利用等总体技术研究,形成集规模化养殖、繁育、加工及渔船补给、物流等功能的10万吨级深远海养殖平台总体技术方案。文中还介绍了深蓝渔业航母船队的构建理念,梳理了深远海养殖平台的功能区划,论证了该项目的各项关键指标,其结果满足设计及相应规则的要求。该项目紧扣海洋强国战略,以绿色高效的工业化养殖新模式实现深远海养殖装备跨越式发展,对我国深远海养殖平台建设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并将对去船舶工业过剩产能、提升深远海养殖装备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养殖工船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型养殖模式受到船舶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对养殖工船的改装、建造尚缺少相关的技术经济论证系统。本文选取论证参数,建立技术经济论证模型,并基于VB编程技术,开发可用于养殖工船技术经济评价程序,实现养殖工船方案的优选,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铭超  鲍旭腾  王庆伟 《船舶工程》2021,43(4):前插20-前插27
发展深远海养殖及配套大型设施装备是提高养殖发展质量的新途径.基于中国水产行业的产业发展,对中国渔业的未来在深远海进行了说明.结合国内外深远海养殖平台发展现状,提出了"养什么""在哪样"以及"怎么养"的中国深远海养殖设施发展思路.结合养殖工艺,协同发展,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构建"海-陆"相联动的养殖生产新体系.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为深远海设施渔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积聚更多势能.  相似文献   

10.
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现状及标准化工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远海养殖是拓展"蓝色粮仓"生产空间、改善近浅海生态环境、优化水产品供给结构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本文围绕深远海养殖装备,介绍国内外大型网箱和养殖工船技术现状,分析国内外深远海养殖装备标准规范现状及不足,提出深远海养殖装备标准化工作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发一型采用“泵进流出”开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平台,通过海水泵将外界环境海水抽进养殖舱内,在养殖舱底部设置开孔将舱内养殖尾水自然排出,养殖舱始终与外界海水保持联通,内外液面持平且需要考虑自由液面对稳性的不利影响。针对在平台的完整稳性和破损稳性计算校核中实际反映开式养殖水舱与外界海水联通且考虑大面积自由液面的特点,结合现行规范的具体要求和浮体稳性原理进行分析,应用NAPA软件进行不同模式组合的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完整稳性和确定性破损稳性中推荐采用考虑养殖舱浮力的计算模型,概率性破损稳性中推荐采用扣除养殖舱浮力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
陈峻  高专 《世界海运》2004,27(2):20-21
港口通航水域的乱养殖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分析港口水域乱养殖的成因,介绍“海洋功能区划”的概念,提出治理乱养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走向深远海,发展绿色养殖生产方式,确保养殖水产品高品质已成必然趋势,深远海养殖工船是深远海工业化养殖的重要载体。通过回顾养殖工船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从功能区划、集约化养殖工艺提升、船载舱养生境构建、能源利用及智能化控制等方面,介绍作业特点及关键技术进展。以大黄鱼为代表适养对象对比不同模式下的技术特点。随着单位水体产能的提高,养殖工船的经济性越来越好,提出了鲑鳟鱼工船养殖经济性更优的预期。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养殖工船技术路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验证,需要继续交叉融合社会各行业先进技术,不断迭代优化,早日达成经济性的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14.
大连港是珍贵海产品养殖的最佳海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所有可利用的滩涂和水域被各种各样的养殖排筏所覆盖,这些养殖筏被固定在海底的钢丝缆或者尼龙绳纵横交错地分  相似文献   

15.
实现海水养殖水质在线监测是实现智慧型海水养殖的前提,本文对相关技术架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常用的传感器进行了介绍。为构建海水养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养殖工船养殖作业顺序的合理性和效率,以及实现鱼类及工船安全保护的目的,对养殖工船综合智能管控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建立统一基础数据库和高精度三维GIS模型,打通经营管理层和底层生产数据,实现对接目标,提供智能化分析,辅助生产决策,以构建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设备的智能管控匹配度以及养殖工船全局管理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水产品是人类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之一,土地资源稀缺问题导致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我国在水产品领域仍存在较大缺口,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蛋白持续增长的需求,加速扩大水产品养殖规模迫在眉睫。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陆基和近浅海。长期以来的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发展使得近岸海域环境恶化,养殖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深远海养殖工船电力推进系统,根据养殖工船生产模式的特点,融合养殖系统电力负荷,开展交流电力推进系统设计。通过设计电力推进系统、电站功率管理系统和电力推进监测报警系统,实现该型养殖工船动力系统和供电系统与养殖系统动力载荷的优化匹配;构建具有适渔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具有较高推进系统和供电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的养殖工船电力推进系统和谐波抑制方案。对养殖工船各工况下的电网谐波进行分析,验证该电力推进系统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游弋式养殖工船在不同养殖海域转场养殖以及紧急规避恶劣海况过程中,其快速性优劣对养殖安全及人员安全有重要影响,以某游弋式养殖工船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总体设计要求确定初步型线方案,基于初始船型采用RANS方法开展阻力性能数值模拟,并通过模型试验对比验证数值方法的精度。分析增设海水箱后的全附体模型各阻力成分变化及整体流场分布,结果表明,作为典型低速肥大型船舶,当前速度范围内游弋式养殖工船摩擦阻力占比较大,随着航速增加剩余阻力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全附体模型各海水箱分布有漩涡,后壁动压出现局部上升,均会导致粘压阻力增大。游弋式养殖工船艏艉舭部存在舭涡,桨盘面处伴流分数偏低但均匀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船舶工程》2018,(2):78-78
2月13日,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凭借丰富、专业的海洋装备EPC能力,与挪威Nordlask签署了《挪威Nordlaks Havfarm 1#深水养殖工船建造合同》。Nordlaks Havfarm 1#深水养殖工船是由Nordlaks和NSK Ship Design共同开发设计的养殖工船,符合全球最严苛的NORSOK(挪威石油标准化组织)标准,入级DNV-GL(挪威船级社),能在挪威恶劣海况下运营。Nordlaks Havfarm 1#深水养殖工船的基本参数:长385 m,宽59 m,高65 m,包含6座深水网箱,养殖水体高达44万立方水体,挪威标准25公斤/立方水体,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三文鱼。该船通过外转塔单点系泊的方式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