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软土地区无碴轨道线路桥梁桩基础沉降规律和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某在建时速350 km客运专线桥梁区段的实测沉降资料,分析根据持力层不同划分的三种桩基端:承桩、端承摩擦桩、摩擦桩的沉降特性.在施工桥梁主体时,三种桩在施工荷栽下均会发生主沉降.承桩总沉降量很小,在主体完工后能迅速沉降稳定;摩擦桩总沉降量较大,沉降趋于稳定速率慢;端承摩擦桩的沉降特点介于上述两种桩之间.在沉降数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但软土地区路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问题一直影响工程建设进程和质量。地基沉降计算在理论上还不完善,常常遇到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由于实际条件限制,人们对地基沉降的量测只着重于地面沉降,对地基中土层的实际压缩性状并不很清楚。某工程采用长、短排水板堆载预压试验,在土层中埋设浅层沉降板和分层沉降仪进行较长时间的现场观测,得出了长、短排水板堆载预压下地基中土层压缩沉降的一些实际性状和规律,认为计算地基最终沉降的分层总和法需要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沉降速率法,建立沉降速率与工后沉降之间的关系式,并根据路面材料力学性能,确定其容许的最大不均匀沉降量,将其作为允许工后沉降来推算沉降速率,并依托G205宿迁段改建工程,用沉降速率法分析了位移较大的3个断面,得出其沉降速率应控制在1.2~2.3 mm/月.  相似文献   

4.
商广明 《交通标准化》2014,(16):146-148
通过对某隧道洞口处地表沉降的连续观测分析,得出初期支护后的隧道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规律;通过对布测观测点的沉降速率、累计沉降观测分析,总结出地质较差隧道浅埋段的沉降特点,为同类地质条件的隧道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长江输油码头的储油罐工程实例,对储油罐基础的沉降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施工中防止基础沉降的对策并提出采用堆土夯实法,有效地防止了油罐基础的沉降。  相似文献   

6.
盾构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过大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对盾构施工造成的地表沉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可采用Peck理论公式预测盾构施工地表沉降,总结了控制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的措施。并把盾构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措施用于某一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路基沉降的定性分析,阐述引起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并以某条地处平原微丘的高速公路为例,通过全过程管控,来分析减少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基沉降引起长期桥头跳车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沉降中的沉降量及其相关因素,提出了几种处治桥头沉降的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9.
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构造物,能够有效的承载向下传递的力,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了公路的总体寿命和服务水平。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控制不严或地质状况不良,路基常发生沉降现象,正是基于此展开对检测检测及控制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黄高速公路路基地质的特殊性,研究了适合路基沉降的监测方法。对各种典型断面进行监测,分析了这些特殊地基条件路基的变形规律,从而为控制路基的填筑,进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沉降变形的影响,也为黄河流域的其它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锦赤铁路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工程实例,分析了传统法观测路基沉降的弊端以及单点沉降计在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中的应用,结合现场试验进行了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认为高填方路基沉降最基本原因是路堤自身重力,为今后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技术参考。实践证明,单点沉降计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观测法所存在的精度不高、操作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路基的横、纵断面不均匀沉降变形是路基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测试仪在路基横断面竖向沉降测试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伺服加速度式测斜仪的原理,工程实例测试表明:影响剖面沉降测试仪测试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仪器本身和人为的因素;剖面沉降测试的关键因素是正反向测试的测点位置相同;随着测试距离的增大,所产生的初始高程误差增加,对沉降测值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3.
丹庄高速公路软基工后沉降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后软基段的沉降观测与分析,对软基上的路堤、路面的沉降进行监控,预报路堤、路面的稳定性。对进一步掌握已完成的路堤、路面的沉降规律、稳定状况及对软基处理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沪宁高速公路常州段路基拼接施工实践,对路基拓宽及监测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石武客运专线河南段SWZQ-2标段路基填筑工程中减少路基沉降的控制措施,路基变形监测的目的、项目和方法。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和路堤的填筑质量,通过堆载预压以及所得到的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推算总沉降量、工后沉降值、后期沉降速率、最终沉降完成时间等,使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规范的要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公路工后沉降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沉降是由于土体的压缩变形、塑性变形以及固结沉降等引起的,针对不同的土质条件和施工条件,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现行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用于施工期沉降的计算不尽合理,而尝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计算施工期沉降,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8.
施工过程中路基的沉降是由于土体的压缩变形、塑性变形以及固结沉降等引起的,针对不同的土质条件和施工条件,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现行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用于施工期沉降的计算不尽合理,而尝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计算施工期沉降,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弹性理论,提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群桩基础的工后沉降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与秦沈客运专线跨305国道15号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工后沉降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软基工后长期沉降问题日益得到重视,预测工后长期沉降和判别工后长期沉降是否稳定对高速公路养护和拓宽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了路基工后长期沉降稳定的标准,即:路基某时间段的实测沉降小于次固结沉降计算值、且实测沉降速率小于次固结沉降速率的计算值,并应用实际工程中;并对盐靖高速公路和启杨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