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巴朗山高海拔公路隧道"低气压、低氧含量"的特点,严寒影响着隧道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制约着隧道建设的工期。为获得高海拔公路隧道较好的施工供氧方案,结合巴朗山公路隧道,对个体供氧方案进行了比选,选取了25~30岁的青年男子分别携带2L、3L、4L的氧气瓶情况下的人体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3项生理指标以及Borg呼吸困难的观察指标,结合各单一供氧设备的使用时间、更换的间隔时间等,确定了隧道施工个体式供氧的推荐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有高海拔长大隧道施工通风的工程实践多采用压入式与巷道式相结合的通风模式,且仅靠施工经验及施工任务来确定压入式通风段的长度,关于压入式与巷道式之间的长度界限划分的理论研究还较少见。目前关于压入式通风距离的研究主要是特定条件下的极限通风距离分析,存在未考虑施工工序导致无法直接计算出压入式极限通风长度的不足。基于流量守恒原理,结合低海拔地区隧道施工压入式通风经验得到高海拔地区隧道压入式通风的合理长度修正公式,依托在建米拉山公路隧道工程运用理论公式制定通风方案并在现场对开挖爆破30 min后隧道内粉尘浓度和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高海拔隧道施工供氧关键技术,开展高海拔隧道供氧浓度及劳动功率对劳动强度的影响研究.通过在西藏拉萨达孜区的圭嘎拉隧道进行现场实测,以平均能量代谢率作为衡量劳动强度指标,采用肺通气量仪搜集6名测试人员在不同劳动强度(50、75 W和100 W劳动功率)和供氧浓度(20.9%、25.0%和29.0%)下的肺通量数据,并转化为劳动强度指标,运用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mi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back-propagation, MEC-BP)对劳动强度指标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MEC-BP神经网络拟合数据的拟合优度略高于GA-BP和BP神经网络的拟合优度;50 W低劳动功率下,施工人员平均能量代谢率对氧浓度的变化较小,最大约0.1 kJ/(min·m2);在100 W较高劳动功率下,25%供氧浓度可作为4 200 m高原供氧浓度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高瓦斯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龙泉山油气型高瓦斯特长隧道施工期需风量、通风阻力进行核算,指导风机设备选型。通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对比分析,合理选择不同施工阶段的通风方式;通过FLUNT软件数值对压入式和巷道式风流流速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压入式通风能满足本隧道通风需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研究隧道施工掌子面内空气中有害物质分布状况与工序的关系,分析各有害物质的成分及漂浮颗粒物的漂浮状态,得出柴油车尾气颗粒物(碳烟)和粉尘是隧道内最主要的接触污染物的结论.通过施工通风将这类污染物置换出隧道的做法是不经济的,建议重新修订施工通风需风量的计算原则,将漂浮物洞内进行降尘处理,从而改善洞内施工环境,延长独头掘进长度.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海拔、高寒区铁路隧道施工的特点,介绍了冻土隧道施工通风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隧道施工通风新的控制系统,采用两级模糊控制器,分别控制风量和风温两个被控参数,并对其控制软件和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7.
昆仑山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原,严寒条件下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施工,在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俣理支护结构形式以及人员健康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采用适用高原严寒条件下的施工方案,综合利用,保护冻土围岩的隧道施工方法和独特的通风,供暖,供氧和供水等辅助施工作业措施,保证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对松散围岩隧道施工中常遇到围岩失稳和掌子面塌方冒顶等技术难题,结合嘉华大桥北桥头接线工程所处水文地质条件和隧道暗挖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对掌子面塌方进行了成功监控,并对浅埋隧道的塌方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隧道开挖施工中塌方事故的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某隧道施工经过河沟浅埋段,施工掌子面均出现软弱围岩,基本为河砂加体积不等的孤石,涌水量大,施工难度较大。主要以超前管棚、全断面超前水平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和自钻式锚杆加固措施及主洞配电、通风和排水设施为保障,确保施工安全、稳步推进,顺利完成河沟浅埋段施工。  相似文献   

10.
以卧龙沟1号隧道施工通风工程为依托,采用CFD软件,进行不同风筒出口距离和不同风筒布置方式的流场数值模拟,从射流风速流场、风速变化曲线、涡流区风速等方面分析了流场特征。研究表明:在R=720m左右的螺旋隧道中,风管出风口置于隧道轴线螺旋外侧时通风效果最好,且出风口距掌子面距离不宜大于40m。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客运专线隧道工程实践,以斜井—进口段隧道变形为分析对象,详细介绍了该区段隧道施工方案和监测布置。根据该区域内隧道变形分布特点,研究了不同监测断面拱顶下沉和收敛位移随斜井和进口端掌子面进展的变化特点。根据现场监测反映的进口和斜井贯通面附近变形速率和变形值极大的情况,提出了必须要加强该范围内隧道变形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隧道施工进一步向机械化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采用可移动仰拱栈桥解决隧道施工中掌子面、仰拱、二次衬砌施工之间相互干扰的办法,提高了隧道施工工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因此,该方法在隧道施工中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隧道安全施工需要超前地质预报的保证。在南山隧道施工中采用物探与勘探结合的方法,根据地勘资料及隧道掌子面围岩采取不同的超前预报仪器及方法,从而准确预报隧围岩断层破碎带、富水区、暗河等不良地质情况,并对工作流程进行介绍,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大隧道施工中爆破生成的CO对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中,采用压入式通风,测试在长大隧道中的通风效果,利用Fluent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导坑、台阶长度与风筒位置的隧道通风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特性与CO气体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导坑和台阶的存在,会影响射流发展;导坑和台阶工作面前...  相似文献   

15.
胡麻岭隧道第三系粉细砂岩段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麻岭隧道3#、4#斜井和隧道正洞区段穿越第三系弱胶结粉细砂岩,由于地层岩性软,地下水丰富,施工中涌水、流砂、掌子面泥化现象明显,施工难度极大。介绍了施工中所采用的降水、围岩加固、加强支护等措施和方法,有效保证了工期和施工质量。施工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九龙山隧道K69+130掌子面溶洞发育情况,对隧道溶洞施工中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技术及措施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隧道溶洞整治处理方案及溶洞处理控制要点,并通过后期跟踪监测,验证了本方案掌子面溶洞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提高了隧道掌子面溶洞施工的速度和质量,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损失,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到林芝段LLZQ-12标米林隧道实体工程,详细介绍了米林铁路隧道水平旋喷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意大利进口ST-20摇臂旋喷钻机施工隧道周边及掌子面水平旋喷桩,并通过试桩确定了施工参数,有效的控制了该铁路隧道超前加固水平旋喷桩施工安全和质量,为解决隧道开挖穿越砂层段采取水平旋喷加固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申百囤 《北方交通》2012,(10):93-96
结合云桂铁路石林隧道巷道式通风的应用,介绍巷道式通风工法的原理、特点、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软弱围岩隧道大断面开挖方法是利用中管棚、GFRP纤维锚杆等措施对隧道掌子面进行超前加固,使得掌子面达到稳定状态,然后按照大断面或全断面工法进行隧道开挖;辅助使用三臂凿岩台车进行钻孔爆破,提高作业效率,采用DCP防腐锚杆代替传统的组合中空锚杆,以更加充分的发挥锚杆的锚固作用。施工验证该施工方法可行及适用。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绕城公路天恒山隧道为国内第1座严寒地区浅埋大跨软塑粘土地层隧道,具有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大、粘结力差和易塌方等特点。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洞口保温门、压入式通风与地表竖向通风孔联合通风等措施,保证了洞内施工温度,达到节能和环保的效果;二次衬砌表面设置保温防火层,预防了冻害的发生。为在寒冷地区隧道的修建中采取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