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资金紧张、融资模式单一等问题日益显现。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政府在高速铁路融资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学习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现状,应在政府主导下,创新融资模式、发展多种融资渠道等方面扩大高速铁路融资规模,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相对其他高速铁路发达国家,我国高铁维护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归纳我国高速铁路固定设备的维护体制模式,分析现存4种维护模式的优缺点。从加强工务、电务和供电等方面协调配合的角度,对我国高铁设备维护的创新模式进行前瞻研究。高速铁路设备维护的专业化、一体化和市场化将成为我国高铁维护业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魏永幸 《高速铁路技术》2020,(2):F0002-F0002
十年前,公元2010,《高速铁路技术》期刊在成都诞生!主办单位:中铁二院,主管单位:中国中铁。《高速铁路技术》期刊的诞生,时值中国高铁发展起步,正如发刊词所说:《高速铁路技术》期刊是:为高铁而生,为时代催生,更是应运而生!十年,弹指一挥间。但这十年,我们有幸见证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有幸见证了中国中铁、中铁二院的辉煌与传奇,更是有幸经历了《高速铁路技术》期刊从破土而出,到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世界高速铁路新建2万多公里,美国、俄罗斯也正在积极填补高铁发展的空白,发展高速铁路已然成为大势所趋,成为一个国家呈现给世界的一张有份量的名片。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争相刷新着高铁运行时速和运营里程的新记录,并力争实现高铁技术和设备的国有化、自主化。在高铁发展的队伍中,美国显然落后了一大截。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路进入高速、重载大发展时期,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重载货车等先进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速铁路、无缝线路里程快速增长。要建好、管好高速铁路,就必须掌握高速铁路的特点和规律,牢固树立高速安全理念,管理好约40万个高铁焊头的内部质量,保证中国高铁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国外在发展高速铁路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拓展融资渠道,转换融资模式,呈现出新的融资趋势。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面临着艰巨的融资任务,借鉴国外基本经验,需要结合客运专线未来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扩大权益性融资的多元化融资模式,从行业管理、国家政策等方面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我国高速铁路服务管理和服务创新的5大因素,并据此设计了我国高铁的服务创新模式,进而从标准服务、增值服务和品牌服务3个方面制定了高铁服务创新与发展的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铁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我国高速铁路服务管理和服务创新的5大因素,并据此设计了我国高铁的服务创新模式,进而从标准服务、增值服务和品牌服务3个方面制定了高铁服务创新与发展的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速铁路改变了中国交通格局,影响深远。受中国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影响,中西部地区高速铁路经营中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分析中西部高速铁路运营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当前管理模式的弊端,提出了通过国家出资和企业自身改革等方式对高铁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及解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规范、科学、准确、迅速的应急救援过程,基于多智能体救援技术对运营高速铁路重大事故灾后救援开展灾难重现式的救援研究。将多智能体救援理论和技术引入运营高速铁路重大事故灾后救援领域,基于多智能体救援仿真平台,构建用于高铁运营过程重大事故救援的灾难空间仿真模型;剖析高铁应急救援过程中同类智能体间和异类智能体间协作救援模式;以假设的高铁车站突发灾难和高铁线路发生的重大事故为例进行灾后救援案例分析,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进一步论证高铁救援仿真的高效性和科学性。研究表明:运营高速铁路多智能体救援仿真可以重现救援进度及预测灾难发展方向,为现实灾难发生后救援任务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运营高速铁路多智能体救援仿真可以实时展现灾难蔓延情况、救援过程等细节,为今后智能高铁救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前言     
《铁道勘察》2020,(1):I0001-I0001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高速铁路已成为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截止2019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13. 9万km以上,其中高铁3. 5万km,占世界所有高铁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高铁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在祖国广袤大地上不断延伸,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正构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版图,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给百姓美好生活带来了新的福祉,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树立了新标杆,为党和国家赢得了新荣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铁路部门坚持以工程质量为首要目标,开展工程质量管理研究和实践,紧紧依靠管理和技术创新,强化高铁工程质量控制。结合国情、路情和时代要求,积极探索适应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质量体系和过程控制等管理要素,构建确保高铁质量可控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针对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构建并不断完善涵盖工务工程、动车组、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管理、安全风险防控、系统集成等7个方面的我国高速铁路产品的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标准、运营维修技术标准,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提供基础性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设计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把京沪高铁打造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样板工程,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殷切希望,也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高标准要求,更是京沪高铁公司加快发展的自我内在需要。管好用好京沪高铁,确保京沪高铁持续安全稳定高效运营,关乎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关乎铁路市场化改革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形象。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京沪高铁公司董事长吴强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京沪高铁公司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赋予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我国是冻土大国,冻胀和融沉会给寒区的工程构筑物带来重大灾害影响。哈大高铁地处季节性冻土区,冻胀问题对路基的影响更大。另外,哈大高铁所处的严寒地区风雪大,如何克服接触网防(融)冰、道岔融雪(冰)、动车组融冰除雪等问题都亟待研究解决。研究结论:通过修建哈大高铁:(1)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寒地区铁路勘察设计成果的深化和创新;(2)填补了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技术空白,完善了我国高速铁路修建的理论体系;(3)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哈大高铁,从根本上解决了寒区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相关技术难题,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我国高铁建设树立了典范,更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是继日本、法国后第三个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其高速铁路投融资模式与政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详细分析意大利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投融资规模、投融资管理机构、融资方案及资金来源等,认为国家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应承担主要融资责任,通过立法授予高速铁路投融资管理机构相应职责是保障高速铁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铁快递物流的发展前景,结合高速铁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实际,提出了发展高铁快递物流的操作建设。  相似文献   

17.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1):116-118
2012年12月25日,《凤凰网访谈》刊出凤凰网记者周东旭采访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社长、主编孙章教授时的谈话。现将访谈中有关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内容予以摘登。高速铁路核心技术相当部分仍掌握在国外,需要自主化记者:中国高速铁路(以下简为"高铁")能完全吸收消化引进的高铁技术吗?孙章:中国高铁技术可以跨越式发展。发展中国家有后发优势,只要经济实力允许,可以引进最新一代的技术,少走弯路,节省赶超时间。但引进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必须要自主化。高铁技术是软硬件的集成技术。硬件可以买图纸,外国人给你的;软件是不给你的。  相似文献   

18.
《铁道技术监督》2014,(9):34-34
<正>国家铁路局近日在北京组织召开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专家委员会会议,审查新修订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涵盖高铁工程建设各专业领域的技术规范要求,是高铁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业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发展,高铁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在不断探索和总结高铁建设运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原铁道部2009年发布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之后,我国第一条在湿陷性黄土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铁路资讯     
中国高速铁路突破10000km占世界45% 据人民网报道,9月26日,随着我国第一条连接海峡西岸和中部内陆腹地的快速铁路——向莆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0000km,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9356km。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一条长大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开通运营以来,在维修模式、修程修制、维修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大量使用既有科技产品辅助管理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积极探讨改进思路,确保了高铁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