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围绕由于承载力不足导致的桥台沉降问题展开研究,从施工角度探索处理方法,并给出详细的施工方案。通过改进施工,桥台沉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围绕由于承载力不足导致的桥台沉降问题展开研究,从施工角度探索处理方法,并给出详细的施工方案。通过改进施工,桥台沉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以京津城际延伸线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为背景,针对沿海地区地质特点和环境条件,对引发建筑物沉降的原因、沉降趋势预测及沉降阶段进行了探讨,对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建筑物科采用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地面预注浆与洞内措施相结合的保护方案,其成功经验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地下铁道由区间隧道扩挖三联拱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下铁道某地下区间设计有一段大断面三联拱隧道,由于受开挖工作面的限制,采取从区间隧道扩挖的施工方案。拟定了双侧壁导坑法结合CRD工法施工的方案;采用FLAC模拟该断面施工顺序,确定每步开挖工序产生的沉降值,制定了施工控制标准;介绍了该断面初期支护参数、由区间标准断面转换到三连拱隧道的工法及工程效果。建立的分步控制沉降的施工控制模式,有利于控制每一步序沉降值;三联拱隧道段沉降、变形稳定,满足施工控制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江六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工期紧张,必须在桥头路段沉降未稳定即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按常规方案施工桥台与桥头路段易产生差异沉降,为此文章进行了工后沉降预测,并基于路基纵向沉降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双曲线和马鞍型曲线沉降模型。通过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提出采用反马鞍型曲线预抛高方式,并在工程中予以实践和验证。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及基本分类,并提出了相关的控制路基沉降的各种措施,力求在项目的各阶段都采取相关的措施和方案尽量减少路基沉降,以确保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深厚压缩层地基条件下路基沉降控制是施工中的难点问题.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并对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和研究表明,在沉降控制设计中引入支挡结构,不仅能够提高路基沉降控制水平,还能够降低工程成本,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收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值得在类似工程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地铁暗挖隧道紧邻既有建筑物施工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区间隧道邻近既有建筑物,为保证既有结构的安全,对洞内注浆加固和隔离桩两种施工方案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不同施工方案引起的既有结构沉降量比较,进而选择合理施工方案,以指导具体施工.实际施工监测成果表明,所选择的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桩基托换施工及监控量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广州地铁一号线桩基托换施工的方案和顺序,详细叙述了施工全过程监测的目的、项目、测点布置、控制标准和监测频率,对沉降位移监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隧道的特点,模拟了三种不同施工方案的隧道开挖过程,得到了不同方案下的围岩应力、中隔墙应力、拱腰、拱顶及地表沉降,并从安全储备、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三方案的对比分析,从而优化本隧道的施工方案,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下通道开挖不可避免会对城市道路路面造成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通道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路面结构较大的附加应力.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地下通道开挖的不均匀沉降量、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自身结构参数对路面结构水平附加应力的影响,得出水平附加应力随各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控制沉降量从而减小对沥青路面不良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不中断交通的高速公路下大型框架结构顶进施工方案,内容包括长大管棚打设、箱涵顶进施工技术和要求。相应的数值建模和分析表明:由于开挖、顶进使三个典型断面上方路面沉降最大发生在箱涵顶进入口附近,其次是出口附近,最小为箱涵顶进的中间位置,因此在箱涵进、出口10m范围内更应做好管棚护顶和箱涵基础的加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新建铁路客运专线为解决沉降难题,多采取“以桥代路”的设计理念。客运专线在向全国各地区推进的同时,桥址位于岩溶区的现象也变得日趋常见。由于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高,因此对线路沉降量的要求也变得更高,而位于岩溶区的桥梁基础沉降如何在设计阶段进行准确的计算,在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控制也变得尤为重要。以某铁路客运专线上位于岩溶区的某桥梁桩基础为例,分别采用规范和基于规范的计算软件对桩基础的沉降进行分析计算,分析设计采用基底加固措施的效果,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进行施工方案合理优化,采取更有效、更严格的控制桥梁基础沉降的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路线路经过软土路基时会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其在设计和施工中的沉降分析和计算结果精度不足以满足无工后沉降的要求,需要对沉降进行实时观测和分析。以软土地基上某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沉降观测为例,介绍公路线路中路基沉降观测的流程、元器件的埋设方法,总结了沉降观测过程中各类元器件的适用性,及真实、准确、及时和连续采集沉降观测数据的方法,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沉降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养护标准,建立路面沉降模型.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坡度控制在0.47%以内,不会影响路面功能性和行车舒适性,并以此指标作为高速公路的不均匀沉降控制标准.取路面激励波长60m,根据模型计算的不均匀沉降的限值为14.1cm.  相似文献   

16.
以地处沿海软土地区公路某标段路基的n个代表性断面在路堤堆载期和预压期监测获得沉降观测数据为基础,用对数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地基表层沉降预测方程并应用其预测各断面不同时期地基沉降,通过汇总该标段各断面资料综合分析地基的变形程度和路堤的稳定性,提出了在工后沉降超标段消减工后沉降措施和过渡路面结构替代永久性路面结构的施工改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公路高路堤填筑期的变形包括竖向沉降变形和侧向位移.建立了基于等体积法的路堤侧向位移沉降模型,推导出的计算公式能准确简便的计算出沉降组成中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量.采用该公式对兰许高速公路试验段长达1a的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20%;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也并非瞬时能完成,而是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在沉降预测中,应充分考虑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对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规范中的容许工后沉降存在的一些不完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公路运行实际情况提出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遵循基本原则及其设计思路,分析讨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沉降计算方法,提出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某一级公路桥头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中。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进行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能较好地过渡公路差异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路横断面勘测设计过程中土石方比例,挡土墙埋置深度难以确定等问题,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公路地基结构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分析确定路线各个断面土石方的比例以及根据所测地基结构选择合适埋置深度的挡土墙结构,为完善公路设计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叶辉 《交通标准化》2006,(6):186-189
在简要分析成都市公路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各地实施代建制管理的各种模式。提出成都市公路建设管理实施代建制管理的方案,对成都市的公路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