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许许多多的车辆事故都是因人的麻痹大意、盲目急躁、身心疲惫、心理失衡等因素引起。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因素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对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驾驶员在这种状态下行车,不仅会头脑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而且会…  相似文献   

2.
视觉是影响驾驶员驾驶行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视觉反应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至关重要。良好的道路环境条件可以有效诱导视线,改善驾驶员视觉心理,提高行车安全性。该文讨论了安全视距、视觉惯性及诱导、视觉适应性、视觉干扰、视觉刺激等几种视觉影响情况,从视觉角度分析道路环境,提出相应的道路安全设计对策,深入理解交通安全的实际状况,达到真正贯彻安全设计理念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在交通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道路交通中的汽车运行情况;然后从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出发,分别从反应特性、心理特性、疲劳特性及饮酒特性四个方面分析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原因,着重阐述了各特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道路交通环境的逐步改善,一些驾驶员在特定环境和特定场合下,驾驶员过分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或者在麻痹大意的心理状况下酒后驾驶、超速、超车等现象普遍存,从而放松了注意行车安全的神经。日前,有关人士针对酒后驾驶、超速、超车以及会车等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况对部分驾驶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驾驶员存在违法心理。因此,对于驾驶员来说,了解在某些特定环境以及特定场合下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对于减少违法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降雨是平时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天气。雨天环境的特殊性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子。对于雨天环境下驾驶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驾驶员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通过对雨天条件下驾驶行为进行研究,明确降雨对于驾驶员的实际操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对降雨天气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具体分析,即驾驶员视野、轮胎抓地能力和道路功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驾车防错觉     
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降低高速公路单调路段的交通事故率,对国内外单调路段交通事故机理和安全对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分别从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景观条件以及驾驶时间,行驶速度等方面分析了外界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因素,对交通事故机理进行了总结。对不同研究手段、实验方法进行了归类。对标志标线设置、彩色路面、路侧参照物设置和景观绿化设计等措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研究建议以外界主要因素对驾驶员心理生理变化影响模式及驾驶员速度顿觉产生机理为理论基础,建立驾驶员心理生理失调应急模型,分析交通事故机理和提出安全对策,达到提高行驶安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其中的主要因素.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驾驶心理的主要过程和关键特征对交通安全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方式.驾驶心理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驾驶心理通过影响驾驶员的行为,间接地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其中知觉、注意、态度、驾驶疲劳等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了解驾驶人行为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找到改善交通安全的方法,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驾驶人态度是1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同时,由于环境的逐渐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在出行时选择公交或者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因此,公交车驾驶的安全问题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相关数据表明,驾驶员的违规驾驶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应从驾驶员的角度出发,分析公交车驾驶员安全与驾驶视觉特性的关系,有效保障公交车行驶的安全性。公交车驾驶员是驾驶行为的参与者,行驶过程中结合视觉信息操作驾驶行为。本文简要概述了驾驶员的视觉基本特性与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及驾驶经验对视觉特性的影响等方面,基于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红  白翰  刘廷新  韩竹  邵娟 《时代汽车》2016,(4):50-51,5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城市道路复杂的交通流特性,交通冲突现象普遍存在。冲突作为准事故,对于人们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交通冲突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话题。驾驶员作为城市道路系统最核心的因素,其驾驶行为决定车辆运行的安全性。类似于物理场,驾驶员周围存在一个心理场,在其范围内驾驶员根据外部因素影响做出驾驶决策来确保行车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在分析模型变量驾驶员特性、客体影响强度及驾驶员安全需求距离的基础上,利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实验室提出的刺激-灵敏度框架构建了交通冲突环境下驾驶员心理场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交通事故与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在经过实践、研究后证实,每个汽车驾驶员都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能力,但在驾车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而发生交通事故。这些因素主要有心理、生理、环境、季节和昼夜节律等等。心理因素。如果汽车驾驶员处于苦恼、忧虑、愤怒或激动的心境,其情绪必然急躁,动  相似文献   

12.
自由换道行为会对交通流稳定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换道过程中驾驶员的行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车辆运行轨迹的分析,对驾驶员在自由换道过程中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为自由换道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驾驶倾向性是研究微观交通仿真的一个重要生理-心理特征参数,主要受到人、车、路、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汽车驾驶员自身状况、驾驶车辆状况、行驶道路及环境状况、交通干扰、气象情况以及所承载的任务缓急等影响因素。如何准确地确定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动态驾驶倾向性是研究驾驶员行为的难点。文章基于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决策行为逐层递阶量化,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驾驶倾向性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可用于驾驶员驾驶倾向性的识别。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行车过程中80%以上的交通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道路视觉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很大.文中从驾驶员的视觉角度出发,论述了行车中驾驶员视觉环境的主要内容、范围和特征,说明了道路视觉环境对驾驶员心理、行为及安全行车的影响;提出在道路设计与改造中应充分考虑驾驶员视觉特征与道路视觉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合理设计道路、交通设施和道路景观等交通环境要素,为驾驶员提供一种宜人的道路环境,以利于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15.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部队驾驶员技术好的通常担任常用车驾驶,大多数经按编定位,确定为战备车驾驶员。这部分驾驶员由于驾龄不长、技术欠过硬、遇事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对于顺利完成任务尤其重要。而提高心理承受  相似文献   

16.
在隧道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主要受隧道光环境影响。传统的隧道照明设计只注重驾驶员能否辨清前方障碍物,未考虑到隧道光环境设计不合理而引起驾驶员产生不良生理、心理,是隧道交通事故的诱因之一。因此,从分析驾驶员的心理、生理反应角度出发研究隧道光环境,对减轻驾驶员心理负担,减少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公路隧道的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适度紧张情绪。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从而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怯场心理。驾驶员因某种原因造成情绪紧张,会使原来形成的熟练动作不能正常地发挥。如新训单放、考核、驾驶比武和事故后重新开车等时,容易怯场。图利心理。少数驾驶员由于私心较重,常利用工作之便贪图私利。在现实中,因图私利而导致车祸的并不鲜见。因此,驾驶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地做雷锋式的驾驶员。急躁心理。由于受任务、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驾驶员心情急躁,主要表现为开快车。常言道:“十次肇事九次快”。这就要求驾驶员遇事冷静,做到事情急心不急,时间紧不超速行驶。忌医心理。驾驶员明知自己在驾驶技术和作风方面不…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15,(7)
<正>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不够和跟车的距离过近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常见的有:同样距离,白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