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技术依托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倒口窑心滩守护工程,在深入分析倒口窑心滩与藕池口心滩水文情势、植被生长特点的基础上,选择狗牙根、芦苇等本土化植物作为固滩植被,将固滩植被种植在经过基质改良的土壤内,并在土壤上方铺设用草绳编织成的网状固土设施,促进植被成规模生长,既可巩固护滩工程效果和促进滩地的淤积壮大,又可实现工程和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实现了植被有效覆盖,营造出种类丰富的湿生植物群落,防止了水土流失。在保护滩面免受冲刷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航道整治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坡面灌木建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面生态修复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坡面建植出稳定的植物群落,而坡面植物群落稳定性很大程度又取决于灌木的生长情况,因此灌木的建植方法将决定坡面生态修复工作的成败。文章对我国北方坡面灌木建植方法进行分类梳理,并结合工程经验分析各种坡面灌木建植方法的优缺点,力求为坡面生态修复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工程参照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路域生态修复技术是降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地质环境与植物生长条件差异,导致现有的技术体系无法满足该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本文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环境特点出发,结合工程经验,建立了适应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态修复技术筛选体系与物种配置方案,形成了完整的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对该地区路域生态修复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炭质岩边坡绿化目前国内外研究不多,还局限在传统的移植客土播撒草种的边坡绿化方式上,而且实践证明传统的绿化方法不适用于炭质岩边坡,植被生长期长,绿植稀疏,护坡效果不佳,后期维护工程量大。文章认为通过添加植被混凝土改良基质,播种黄花槐等耐酸性植物的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可以实现工程建设中炭质岩坡面防护和绿化两大功能的有机结合。植被混凝土层具有一定护坡强度和抗冲刷能力,在不龟裂、不流失的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使植被四季常青,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5.
本项调查对福建省永安至武平拟建高速公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内植被现状,对该范围内植被现状开展了调查工作。统计了每个样方内的植物种类、数量、密度、盖度、频度、重要值等,并根据有关公式或方法,计算其重要值、生长量、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为调查范围内进行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京新高速公路TJSTFH-1段公路建设过程中工程创面三种处理方式(A:表土资源再利用进行生态恢复;B:深层土资源再利用进行生态恢复;C:裸露坡面无防护)植被与土壤的动态监测,探索了工程创面在不同处理措施下土壤质量状况、微生物活性状况与植被状况动态变化。认为工程建设过程中表层土壤是工程建设后期进行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重要自然资源,其在N、P、K、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活性等土壤肥力指标上优于人工开挖的深层土壤,并且从时间尺度上,其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状明显优于深层人工开挖土层土壤,因此在工程开发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有效的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锶盐废渣修建的农村公路周围土壤、水体环境的监测分析,以及对路侧植被现状的调查,分析评价锶盐废渣对所修建的农村公路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平西高速公路绿化为例,从实践中分析植被恢复中遇到的问题,在本地区进行绿化,其覆盖率比较低,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原理,结合生产实践,考虑到本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盐碱比较重,通过筛选抗逆性强的植物,特别是耐盐碱能力强的植物材料,采用土表覆盖和改进植被恢复工艺,提高植被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工程是线性建设项目,对原地形地貌存在巨大扰动,破坏了原路域的生态环境,于是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就日显重要。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对国内外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的综述,系统阐述各国对该技术研究发展的过程和技术特点,最后对3种当今常用公路工程坡面及场地植被的恢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三联生态防护是一种由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环保绿化相结合的公路边坡坡面设计施工技术,主要组成包括物理防护、抗蚀防护和植被生态修复防护三重措施。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比分析新型三联生态防护和传统防护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三联防护的技术内容及其优势,阐述其推广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在道路工程中,油页岩废渣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整体性能.文章通过车辙试验、劈裂试验以及浸水马歇尔试验,对油页岩废渣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基质沥青性能与改性沥青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油页岩废渣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处于基质沥青性能和SBS改性沥青性能之间,可以作为油页岩废渣的一种再利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传统固沙技术和自我开发的沙袋沙障、土工方格沙障及沙埂沙障对对路域工程扰动区所产生的沙害进行了治理,同时结合植物措施恢复植被;结果表明:砾石沙障中植被恢复明显有所好转,沙障内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5%提高到了25%,物种丰富度增加了4倍。在两年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低立式沙柳沙障的植被恢复效果最为明显,其生长的植被以较高级的生物种组成,生态稳定性较强,低立式菱形沙柳沙障、土工方格沙障次之,沙埂沙障以及化学固化剂的效果较差,化学固化剂沙地的植被盖度仅为8%,植被组成单一、多样性不高、盖度低。在沙障内随机栽种的樟子松的成活率达到90%,保存率达到了85%,樟子松长势良好,在固化剂沙障中樟子松的生长较差。1.0m×1.0m沙袋沙障中人工植被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也达到了80%和70%,优于1.5m×1.5m和2.0m×2.0m沙袋沙障。通过两年的生长扰动区内沙害已基本消除,植被恢复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保证了道路的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13.
青藏公路茶卡至诺木洪段路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青藏公路建设对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借助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青藏公路茶卡至诺木洪段公路两侧300m范围内的土壤类型、植被情况、野生动物分布、土地利用情况和土壤侵蚀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公路沿线区域河流数量很少,水热条件差,植被自我恢复能力较弱,植被覆盖度中等,荒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为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降雨条件下炭质泥岩-土分层路堤渗流特性,文章以西南某高速公路路堤填筑工程为例,采用数值计算软件对降雨条件下炭质泥岩-土分层路堤的渗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期间,靠近坡面的土体内部易形成暂态饱和区,而在边坡内部未形成暂态饱和区;边坡内部粉质黏土基质吸力下降幅度比炭质泥岩下降幅度大,且距离坡面越远,基质吸力下降的时间越晚;降雨期间坡面土体孔隙水压力上升幅度较大,而边坡内部土体孔隙水压力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了解半干旱区路域边坡生态恢复初期土壤一植被系统演替特征,文章以山西太原绕城高速边坡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为对象,结合对该示范工程边坡土壤一植被所开展的连续6年的野外定点生态监测实践,运用室外监测和室内数据分析,研究了土壤肥力、植被群落等特征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半干旱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依托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以及地形地貌,从草种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和探讨道路边坡喷播植草防护技术在道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边坡绿化防护已经成为公路边坡防护的主流,绿化就像公路的绿衣,不仅能美化道路环境,还能对裸露的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只有做好基础的边坡防护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绿化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宁杭高速公路边坡客土喷播绿化防护技术施工的应用,总结出公路建设中岩石边坡开挖创面的植被恢复技术能起到稳定边坡、恢复坡面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景观的作用.为今后生物防护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达州至万州高速公路沙坝湾隧道靠近洞口偏压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红层地层不同节理倾角下隧道围岩力学响应、变形特性。研究表明:红层地层中节理倾角对围岩应力和变形有较大的影响;当节理倾角与偏压坡面垂直时,隧道周边围岩水平方向应力与变形最大;当节理倾角与偏压坡面平行时,隧道周边围岩竖直方向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贵阳市南环线边坡绿化护坡为例,从植物选择、施工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介绍乔、灌、草植被砼护坡绿化关键技术。通过采用该技术可解决贵阳南环线高等级公路岩石边坡防护与植被恢复的技术难题,快速绿化岩石边坡,形成"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结构"的近自然生态景观,从而达到对高速公路岩石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和坡面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广西全桂路、桂阳路边坡植被景观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AHP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步骤,以坡度、坡长、坡高、植被盖度、土壤或母质状况以及水土流失状况构成的评价因子和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全桂路段边坡植被景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关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