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基础设施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和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保证。此文界定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涵义和主要内容,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证分析,阐述城市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和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深入探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果回路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管理的动态调控模型。开展此项研究有利于帮助决策者分析、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各子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为城市规划、建设及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欧洲城市轻型轨道货运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欧洲城市开始采用货运轨道车辆承担特殊货物的运输。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这样的轻轨物流网络,成为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阿姆斯特丹城市货运公司2007年在4周的试运行中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利用城市轻轨网路的有轨车辆货运经营许可。这个新系统在市区外围靠近高速公路点设商品集散中心,商品从卡车卸下,按目的地分类装箱送上城市货运轻轨车辆,开往市内转运枢纽站,在转运枢纽站有专门的电动车将商品送到用户。这个项目初期投资只有1.5亿欧元,包括基础设施改造、集散中心和枢纽站的建设以及10列轻轨货运车辆。这种多式联运的物流系统可以24h作业,交货快,每天能够免去市内2500辆卡车的运输需要,废气排放能够减少16%。  相似文献   

3.
铁路城市配送中心是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发展方向,在阐述环行铁道铁路城市配送中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及功能需求,结合无人工装卸货场、现代化冷库、商品车物流基地、货运站场、保税区、体验式消费区等,提出环行铁道铁路城市配送中心的建设方案,通过构建"互联网+运输"新型物联网,应用该新型物联网研发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物流技术装备,实现环行铁道铁路城市配送中心全程物流的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最后分析建设环行铁道铁路城市配送中心的预期实施成果,为各地区铁路城市配送中心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物流系统是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大城市物流配送中存在交通拥堵和物流能耗高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基于此,研究基于两阶段的超大型城市物流网络选址与服务路径优化问题。从可持续城市物流体系视角出发,研究基于“外集内配”的超大型城市物流网络布局与小运转列车路径优化问题,构建总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两阶段物流配送网络布局与服务路径优化模型。针对该优化模型特征,设计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以北京市绿色物流配送网络布局与路径优化为例,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验证上述优化决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并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发现:1)基于“外集内配”的物流配送体系是解决超大型城市供应物资物流网络布局问题的有效方案;2)二级节点的运转能力对“外集内配”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有重要影响,当其转运能力比例达到70%左右时,总成本最低;3)小运转列车的开行频率对城市物流系统总成本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超大型城市绿色物流布局与服务路径优化决策提供相应理论依据,助力超大型城市高效可持续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城市物流服务体系评价指标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物流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合理评价城市物流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物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物流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分法确定权重系数,建立模糊评价模型,以确定城市物流的服务水平,并进行算倒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脆弱性概念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铁路物流企业开展外集内配项目的条件,提出了稳定物流服务产品、开发物流总包项目、拓展城市物资品类,提升货运设备设施能力、依托网络平台信息化支撑、增强配送能力等对策,推进铁路物流企业更深地参与城市生活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对脆弱性概念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城市物流系统脆弱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袁犁 《铁道勘察》2007,33(6):55-58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讯网络基础设施、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共享环境、安全保障措施、软件系统等一系列物理实体和逻辑实体的支撑来实现。概括地讲,数字城市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大致可以从“软”和“硬”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和建设。“软”是指信息共享服务相关的标准、政策、安全保障、软件功能等的研究和建设;“硬”是指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实现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基础数据、专业数据等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概述北京铁路局货运组织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支持、线路运输能力充足、基础设施完备等方面分析北京铁路局在铁路现代物流建设中的优势,以及在全程物流运输一体化条件、职工的现代物流意识、物流服务功能信息化平台、物流设施标准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物流服务机制、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集装化水平、加大物流业务培训力度等建议,为加快铁路现代物流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郑州市区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铁参与城市物流的可行性;结合郑州地铁现状及长远规划,基于线网覆盖区域和站点覆盖区域,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期最大化地利用地铁交通资源,提高郑州市区物流效率,为地铁运营企业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12.
从基础设施、运营模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曼谷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分析其基础设施设计、运营模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从基建设计、运营模式、票价策略、广告经营策略、安全管理等几个角度,提出对我国地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铁路物流基础设施是铁路物流发展的基础,也是铁路运输网络向现代物流网络过渡的保障。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应满足铁路物流组织和铁路物流信息发展的需要,与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相协调,与其他疏运方式基础设施网络相匹配。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应从系统的角度界定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及特征;以铁路货运场站和分界口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现状;探讨实现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内部自主整合和外部协作整合模式;逐步推进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合理规划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布局。  相似文献   

14.
西门子于5月29日-30日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Urban TecAsia),全面展示了与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的创新解决方案。在会上,西门子同参观者分享了在综合绿色交通、智能电网及中低压配电、楼宇和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领先技术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间主动融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城市基础设施民间主动融资的概念。讨论了民间资本进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可行性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间主动融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江苏省和无锡市的交通发展现状和规划,分析在无锡南站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所具有的铁路线路通过能力有保障、铁路现有信息网络基础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以及作为无锡铁路货流集散中心、位于无锡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等,并对无锡南站建设物流中心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提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物流设施的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铁路绿色环保优势,在阐述城市"外集内配"绿色铁路物流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3种城市"外集内配"绿色铁路物流模式,确定城市"外集内配"绿色铁路物流体系总体架构,并设计设施网络、运输组织、城市配送、绿色仓储、车辆装备、运营管理、信息平台7项子系统,提出城市"外集内配"绿色铁路物流体系建设路径。城市"外集内配"绿色铁路物流体系的设计为提升城市物资供应保障能力、降低城市物资综合物流成本、盘活城市内部铁路货场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发展要求,通过分析既有货场存在的布局不够合理、功能有待提高、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货场规划设计应合理确定功能与布局、货场建设适应物流化需求、合理配置基础设施与设备、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雄厚的技术实力、多领域的业务范围、跨系统的整合能力以及在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同方数字城市在于线铁路市场大展拳脚打下坚实基础。同城市轨道发展态势相同,中国高速铁路近年来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如今,国内“四纵四横”高铁网已初具规模,配套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急需建设覆盖全国的客运专线调度指挥中心。包括新建客运专线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新建客运专线北京调度所、上海调度所、广州调度所、武汉调度所等5个项目,简称“四所一中心”。同方数字城市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管理经验和实施能力。承揽了上述5个项目的智能化系统总包。2010年11只初,我们来到同方数字城市产业本部(以下简称“同方数字城市”),准备揭开这座智能城市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0.
物流产业是生产具有直接相互竞争性的服务的企业集合,物流产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市场环境中,在保证一定程度的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研究城市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可以探索促使城市物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基础因素和主要因素,用于指导城市物流产业规划的编制及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例,在《如皋市现代物流产业总体规划》中予以实践,对如皋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