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沪通铁路某路堑边坡工程为依托,对非饱和路堑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瞬态渗流场与应力场流固耦合进行分析,探讨路堑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响应,重点研究了降雨强度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监测点边坡竖直位移随降雨强度变化趋势相似,当降雨达到一定强度时,降雨强度对边坡竖直位移影响较小;随着降雨强度增加,边坡水平位移从缓慢变化过渡到加速变化,且边坡中部水平位移相对坡脚水平位移具有滞后性;②边坡水平位移随降雨时间增加呈现三个阶段:初始稳定阶段、缓慢变化阶段、正比关系变化阶段,应重视降雨时间效应引起的边坡失稳破坏;③降雨强度从0增加到18 mm/h时,边坡安全系数由1.795降低到1.305,降低约27%,降雨强度从15 mm/h增加到18 mm/h,边坡安全系数降低约16%,降雨强度越大对边坡整体安全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
运用Geo-studio软件建立炭质页岩路堑边坡模型,对降雨历时内边坡中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较大,雨水会快速入渗岩体,使孔隙水压力增加较快,但大部分雨水会沿边坡流走;降雨时间长,雨水会逐渐沿岩体裂隙向下入渗,对较深处岩体孔隙水压力产生较大影响。降雨在短时间内,边坡表面会形成暂态饱和区,随降雨时间的延长,大量雨水将入渗到坡体内,使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在坡脚处较大范围形成一个饱和区域,并向坡顶方向延伸。降雨结束后,暂态饱和区慢慢消失,岩体含水率也逐渐降低,但降雨持续时间长,岩体含水率消散的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3.
基于当地实际降雨资料及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设计3种不同的降雨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对算例边坡降雨入渗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降雨影响区域内的孔隙水压力由降雨前的负孔隙水压力逐渐向正孔隙水压力变化,变化速率受降雨强度控制,边坡表层入渗速率在边坡台阶处有突变;不同降雨强度对边坡在同一竖向截面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受降雨入渗影响后孔隙水呈现出随着高程的降低,孔隙水压力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依托某路堑边坡工程,采用有限元变形分析方法分析现状边坡变形破坏特征,提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措施,并分析了加固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边坡主要破坏模式是由坡脚开挖、降雨入渗导致潜在滑体强度下降,从而引发表层滑动,原设计边坡的3个工况均不满足工程稳定性要求;边坡采用减缓坡比及坡面系统锚杆加固措施,并在边界外设置截排水沟后,减...  相似文献   

5.
降雨渗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利用数值仿真方法,模拟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再考虑渗流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应用条分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并采用网格法搜索最危险滑移面。对不同降雨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和最危险滑移面进行了分析对比,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法,得出了考虑降雨入渗渗流力作用下的路基稳定性计算公式。把一定降雨强度和降雨持时下的路基稳定性转化为对应入渗深度内的渗流力作用下的路基稳定性。通过渗流力把入渗深度引入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安全系数对入渗深度求导,分析了入渗深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原因。通过算例,讨论降雨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某重力式路堑挡土墙事故的分析与教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一起重力式路堑挡土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了挡土墙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降雨条件下路基边坡渗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依据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降雨条件下路基边坡渗流场以及含水率分布、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当雨强大于土体饱和渗透系数时,入渗深度随时间逐步向下推移,并且推移深度较大;当雨强小于土体入渗能力时,入渗速度较慢,入渗深度小于饱和入渗。裂隙的存在对降雨入渗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分布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降雨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路基渗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由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预估渗透系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非饱和土入渗过程与饱和-非饱和土渗流计算原理,针对彭湖高速公路K26+150路基建立二维降雨渗流模型.设置中雨、大雨、暴雨3个降雨量,4种降雨历时进行计算,推出随着降雨强度、持续时间变化,含水率、基质吸力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法,得出考虑降雨入渗渗流力作用下的路基稳定性计算公式。把一定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下的路基稳定性转化为对应入渗深度内的渗流力作用下的路基稳定性。通过渗流力把入渗深度引入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安全系数对入渗深度求导,分析入渗深度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原因。最后通过具体算例,讨论降雨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非饱和土路基降雨渗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路基内部水运动原理,分析了降雨对路基的浸润作用,探讨了IEM和FDEM降雨模型雨水入渗路基机理,推导出降雨作用下雨水入渗路基深度公式;研究了降雨作用下非饱和土路基的饱和-非饱和流,基于一般渗流方程的基础上,初步推出了降雨作用下非饱和土路基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公式。结果表明,降雨主要通过雨水对路面裂缝、路堑边坡渗流作用及毛细作用来浸润路基;路基渗流深度受降雨强度、降雨时间、土的吸水率等因素影响;最后,根据提出的公式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对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决地下水对路基的侵害,是高地下水路段道路结构设计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东莞市常平振兴路工程,介绍了采用隔离、疏导和截流相结合的办法,设置截水盲沟、透水层、隔水层和封层进行路基排水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3.
把土质库岸路基内地下水的渗流状态简化为4种渗流模型,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建立各渗流模型路基内任意点的孔隙水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碱渣在道路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经过原碱渣山,在地表以下有7 m的碱渣,由于碱渣含水量高、遇水强度显著降低,考虑到将其全部挖出造价过高,该文针对该种路基处理进行研究,对碱渣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承载力测定,同时利用不同的辅料(水泥、石灰、粉煤灰)及土与碱渣进行掺配,利用碱渣作为路基处理填料,确定该种道路路基处理措施,并采用现场模拟试验进行沉降分析,以此确定中央大道经过碱渣山路基处理措施,并为碱渣在道路路基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预防黄土路基湿陷病害的发生,以银古高速公路辅路K13 140~200为试验路段,通过对黄土路基的颗粒组成和矿物成分分析,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路基的湿陷性破坏与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黄土中粉粒及可溶盐含量高,是造成黄土路基产生湿陷性破坏的重要因素;黄土路基的湿陷变形和边坡坍塌主要是由粘聚力的剧变引起,而内摩擦角没有显著变化;在一定压力下,黄土路基的压缩和湿陷变形总量趋于定值,与浸水和加荷的先后关系不大;压缩变形较小,浸水后的湿陷变形就大,反之亦然。研究成果将为黄土路基的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毛细作用对非饱和土路基土含水量的影响,分析了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现象机理,探讨了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在土颗粒等粒径假设下导出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土颗粒大小排列关系及毛细水半径效应;利用多孔介质理论建立路基土毛细作用多孔介质模型,探讨了多孔介质模型下的非饱和土渗透率关系;基于毛细水流质量守恒和路基毛细作用模型及土-水特征曲线,求得路基毛细水达到最大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和单位体积路基土毛细作用下含水量的变化关系。路基含水量与地下水位(GWL)具体试验观测数据对比表明:毛细作用对路基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公路路基的水毁实际上就是指公路沿线的相关工程设施因为受到水的作用而遭受到一定程度损坏的现象。实际上,对于公路路基来说,水是天敌,也就是说水对于路基的摧毁作用是最为致命的。但是水毁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在一些山区,水毁基本上每年都会造成大量道路的损坏甚至是摧毁,轻者则是影响到正常的交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桥梁冲毁或者是交通的完全中断。总之,其后果,以及其导致的损失都是非常之严重的。正是因为这样,该文对公路水毁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予以论述,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文系统介绍了注浆法的发展、注浆加固机理、注浆材料、注浆工艺和主要设计参数及工程实例,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主干路云南保山沙丙路为例,通过介绍沙丙路的现实状况,分析沿线建设条件、两侧用地性质和道路功能、工程规模和整体经济效益,提出了分离式路基设计方案,并对分离式路基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效果和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可为其他建设条件相似的道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路面的强度、稳定性乃至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该文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路基水稳性的因素,并总结了路基的防水、排水措施,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及土路基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