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沥青路面分层永久变形测试方法和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产生于各个路面结构层,尤其是各沥青层。本文开发出高精度的分层车辙仪,由上沉降板、下沉降板以及两板之间的位移传感器等构件组成。分别修筑了普通沥青和RA改性沥青试验路,利用分层车辙仪测试了各沥青层的永久变形,并给出了测试方法和测试步骤。结果表明,分层车辙仪用于测试各沥青层的永久变形比较可行,RA改性沥青路段的永久变形比普通沥青路段的永久变形小,改性沥青可以明显地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影响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各种因素,分析了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形成机理,并对控制沥青路面产生永久变形的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我国今后合理制定沥青路面控制永久变形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北省重冻区张承(张家口—承德)高速公路主线沥青路面,借助ABAQUS分析软件构建考虑沥青面层粘弹性的二维模型,同时考虑当地特殊环境温度场对路面应力的影响,分析不同荷载作用轴次、速度及超载工况下重冻区沥青路面结构的永久变形。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通车前期,车辙的产生及深度增加主要与荷载作用频次成正相关;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大,车辙深度减小;车辆轴重对重冻区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影响较明显,随着载重的增加,车辙加深。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BRT沥青路面结构在温度场和公交车移动荷载联合作用下的永久变形特性,依托兰州BRT沥青路面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模型,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用户子程序,引入夏季BRT道路实际温度场,研究了夏季BRT重复荷载作用下温度场与车速对路面结构永久变形的影响,并解释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夏季BRT沥青路面结构易发生失稳性车辙;相较于BRT车辆作用的频次,温度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影响更大;上、中、下面层的凹陷和隆起变形均随车辆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且不同行车速度下,中面层的变形值大于上面层和下面层,为延缓BRT沥青路面结构永久变形的产生和发展,应在合理提高公交车车速的同时,重点关注中面层的抗变形能力,并加强面层之间的黏结力。  相似文献   

5.
车辙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它不仅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会引起路面其他破坏形式的产生和加剧。文章在分析车辙分类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现有永久变形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预估车辙量,有效指导沥青路面结构材料设计,在充分调研山西省3条典型沥青路面车辙数据的基础上,对由同济大学提出的经验分析法车辙预估模型进行验证,并对该预估模型涉及的车辙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预估模型得到的面层各亚层车辙预估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但预估得到的沥青路面车辙总变形与实测值较为接近,祁临高速公路偏差15.8%,离军高速公路偏差仅为9.0%;车辙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路面温度对于车辙变形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沥青面层永久变形计算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1978年柔性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路面结构破坏标准为基础,利用弹性层状体系计算程序计算了典型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的土基顶面压应变和路表理论弯沉值,并利用弯沉值修正公式对理论弯沉值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了路表实际弯沉值与土基顶面压应变之间的回归公式,结合1978年柔性路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弯沉值控制模型,初步建立了控制土基永久变形的土基顶面压应变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既有粘性路基土的室内动三轴试验数据为依托,将不同排水条件下的应变与循环应力比和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方程纳入湿软低路堤永久变形预估模型中.该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分为行车荷载作用下湿软路基永久应变引起的变形与残余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变形两部分,将两部分计算结果进行线性叠加,得出最终总永久变形量.该预估模型对依托工程的预估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对比表明:其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中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问题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在路面设计指标的选用上较原规范有较大调整。结合实例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中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设计验算指标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规范附录条文说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路面永久变形预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损坏现象之一,车辙是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竖向永久变形的积累。在总结回顾车辙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现有永久变形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和简要评价,并重点讨论了SHRP预测模型,为我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路运输的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大型化、重载及超载现象比较严重,致使公路路面结构面临严峻考验。现有高速公路的有效服务时间普遍未能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常常在通车2.3年就出现大面积的车辙、开裂、泛油、坑槽等早期破损现象。相比之下,国外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越来越长,出现了永久性路面或者长寿命路面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在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方面获得了极大成功。通过对一些国外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对永久性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对目前常用的测定沥青路面变形情况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超声多普勒原理对沥青路面变形进行检测。通过对超声多普勒原理、路面变形的分类研究及测试信号谱分析的详细讨论和研究,给出了一种连续、快速检测沥青路面变形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先介绍了路面设计的方法及其发展,还介绍了“典型结构—经验结构”法及其框架,然后对柔性路面在车辆重复轴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其次介绍了采用的材料(包括AC,粒状材料和软土路基)特性,并对反应模型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的结构行为方程为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先前的研究仅较好地考虑了荷载、环境和结构等因素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而对材料因素的影响考虑得较为粗略。鉴于材料影响的复杂性,论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通过改性沥青和普通沥青结构行为方程和现场疲劳方程的建立给出改性沥青影响系数与改性-普通沥青寿命比值的关系,从而利用此关系以及通过试验获得的改性沥青和普通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方程即可确定结构行为方程中的材料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16.
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寿命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4自由度的1/2车辆振动模型,以路面不平整度为激励,运用系统动力学和车辆振动理论分析了不平整路面上的行车动荷载;采用修正Shell永久变形理论,考虑荷载和环境的综合作用,计算了动荷载作用下路面产生的永久变形和平整度的衰变规律;并结合某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检测结果,参照质量规范得出路面的剩余使用寿命,建立了动荷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剩余寿命计算与预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法不但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剩余使用寿命,还能为准确评价道面使用品质和制定费用-效益最佳路面养护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分析仪APA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沥青混凝土路面分析仪APA,是一种以沥青混合料轮辙深度为主要评测指标的试验室加速加载测试装置,近年来其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评价中,并且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对APA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而后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其进一步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叠加问题是永久变形研究中的难点。首先对现有的用于沥青路面中的叠加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适合于永久变形叠加问题;而后对AASHTO 2002柔性路面设计指南中的永久变形叠加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采用两种APA试验方法对AASHTO叠加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AASHTO方法并不能准确预估永久变形;应力历史对永久变形叠加结果有很大影响,而以应变硬化原理为基础的AASHTO叠加方法不能体现应力历史的影响。因此,AASHTO 2002的叠加方法还存在着一些局限,需要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9.
冯怀平  蒋闯 《路基工程》2012,(4):170-173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与路基土永久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降低路面病害角度出发,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对路基性能的要求。并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对水泥路面路基永久变形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NCHRP-37A模型,建立了相应的预估方法,以确定粉质粘土路基永久变形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