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时代汽车》2010,(2):34-36
2009年,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的汽车产业一枝独秀成为了全球第一,并出现了一系列的海外并购案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吉利收购VOLVO一事。不久前,吉利掌门人李书福直面记者,畅谈了吉利收购VOLVO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啸霖 《时代汽车》2010,(2):28-30
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全球汽车市场全面下跌。美国三大汽车企业中,通用和克莱斯勒全新重组,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引发了新一轮企业破产重组浪潮。而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在历经30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从规模上看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强却依然是中国汽车产业显著的特征。由此可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就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于是乎,广汽战略整合长丰、腾中收购悍马、吉利收购沃尔沃等事件在跌宕起伏的2009年接连出现。  相似文献   

3.
近期长安汽车集团宣布收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汽车资产。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进程。这次收购产生了产能超过200万辆的中国第三大汽车企业集团,增强了第二大轻型商用车生产商的实力,并通过与福特、马自达和铃木的合资企业扩大了长安汽车集团的轿车产品范围。  相似文献   

4.
《轿车情报》2008,(6):22-22
首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蓝皮书2008》4月14日在北京正式出版。该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合作编写,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景气状况,深刻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部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权威性著作。  相似文献   

5.
正襄阳在争创"中国新能源之都"的路程中,不仅只重视整车企业的发展,还注重对全产业链的引入,这就包括了骆驼集团。骆驼集团,全国最大的蓄电池制造企业之一,完成了对原来襄阳宇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收购,成功地在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地布点。  相似文献   

6.
《时代汽车》2009,(11):24-31
建设篇2009年10月20日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节日,中国汽车人迎来了出辉煌的时刻——年产突破1000万辆,这一天必将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里程碑而被载入史册。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几代中国汽车人前仆后继奋斗了50余年,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这里,我们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几个历史瞬间;在这里,我们追忆历史,共同回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些难忘岁月;在这里,我们面向未来,迎接中国汽车产业新的腾飞起点。  相似文献   

7.
<正>8月2日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来说,也许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民营企业吉利通过交割资产,终于完成了对于世界顶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收购的所有法定程序。至此,中国汽车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尘埃落定,首家中国汽车跨国公司就此诞生。有着13年历史的吉利在等待数年之后,终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改变者,彻底成为了瑞典豪华品牌沃尔沃的新主人。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发展阶段,而创新研发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近日,2018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江西赣州召开。在新时代下,本次峰会立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剖析新能源汽车技术趋势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点,对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汽车产业在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在前两年政策退出以及宏观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201 1年汽车产业步入深度调整期,汽车市场一改多年30%左右的高速增长,进入微增长时期,尤其是自主品牌严重受挫。论文在总结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对微增长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汽车产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的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成为压倒一切的主流声音,未来若干年,这个声音都将主导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路线的选择。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逐渐壮大,全球汽车业格局势必因此改变,中国汽车产业能否在这场变局中崛起并最终成为一极,政府的政策取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常态下,汽车产业经济的发展走向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如要对目前中国的经济态势进行判断,可以归纳为"缓中求稳,稳中有好,好中有难",汽车产业经济与中国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发展走势亦是极为相似的。不久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一带一路",强调目前为中国重要发展的机遇期,而汽车产业在"一带一路"的深刻影响下,不仅能促进中国的产品与技术不断升级,产业链向中西部转移.也有利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国门,真正实现"走出去",从而达到走向国际的目标。由此,2015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经济峰会于陕西西安隆重召开,并以"‘一带一路'汽车产业新机遇"为年度主题,邀海内外业内专家同  相似文献   

12.
国外汽车产业利用外资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外资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与国外汽车产业合资合作的历史。因此,加强对外资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刻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有利于准确把握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晶 《上海汽车》2009,(11):1-2,7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在近期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仍逆势增长,显示“中国例外”效应,令世界惊叹。展望未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重心逐步转移,中国汽车产业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将扮演全新的、更加重要的角色。转型期的中国汽车产业将登上新一轮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4.
占强 《世界汽车》2006,(10):62-63
2006年9月15~17日,备受行业关注的第二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一大盛事,汇集了国家相关部委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及业内专家,共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大计。“2006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是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本届论坛贯彻“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永恒主题,并以“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及国际化战略”作为本年度…  相似文献   

15.
论汽车产业的二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汽车产业二次创新的必要性1.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1986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中首次提到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综观20年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我国汽车产业一直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初衷引进技术为的是在中国企业中得到扩散,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在引进国外技术后只是简单地模仿运用,不注意消化吸收,更没有进行积极地创新。技  相似文献   

16.
FOAM中国汽车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5个五年计划的奋斗,在两个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今天又有了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已经具备了由大迈向强的坚实基础,不存在泡沫。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去几年中,中国汽车产业每年的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14):12-12
就在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汽车的谈判进行到最后阶段时.近日,仰融通过其控股的香港公司全资收购了宁波凤凰汽车销售公司.而宁波凤凰正是罗孚汽车大中华区的销售总代理。仰融出走之前,引进罗孚就是实现其汽车产业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1中国汽车产业现状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60年的历史,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制造体系,具有世界第一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还缺乏核心的竞争力,汽车产品的使用与资源、能源、环境、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2年中国进口了2.84亿t石油,进口占到58%,2013年可能达到60%。所以在石油供应问题上,汽车产业将首当其冲。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汽车产能是否过剩、汽车产业集中度是否相对偏低、汽车产业是否具备了由"大"变"强"的基础、区域资源分割阻碍汽车产业发展的程度四个问题入手,对"十一五"末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行甄别。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内在要求、自主品牌建设对汽车产业发展要求和行业结构调整对汽车产业发展的要求。最后,从产业定位取向和产业职能取向两个方面提出"十二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优势 1.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后发展良好,2002年汽车总量迈上了300万辆的台阶,随后几年,产量逐年递增,2005年已超过570万辆。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汽车产业进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