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泥石流危险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泥石流灾害的自身特点,选取合理评价因子及构造非线性隶属函数确定各因子隶属度,用层次分析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定方法评定泥石流危险度。并以云南地区五条泥石流沟危险度为评价实例。结果表明该评定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各泥石流沟危险性状况,可为泥石流的预防和工程加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到重庆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从而把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提出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属性测度计算方法,并利用熵权系数法确定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系数法的属性识别计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松散堆积物,导致震后触发泥石流的极端降雨量比震前显著降低。在龙门山地区震后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震后触发泥石流灾害的区域降雨阈值及其地域差异性,震后触发泥石流的72小时雨量分布特征为:映秀汶川一带为75~100mm,茂县北川一带以100~160mm为主,上述区域外围及平武青川一带为160~200mm;在龙门山前的雁门茶坝、龙门山后山的禹里平武之间为200mm以上。综合考虑地震地质、地形地貌和降雨等因素,建立了地震扰动区泥石流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完成了龙门山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然后采用年最大72小时降雨量为主要触发因素,开展了震后5年的泥石流危险性预测评价及区域预警研究,提出泥石流的区域危险性是动态变化的,高危险区主要随降雨量和松散堆积物空间分布而变化,为震后泥石流灾害气象预警和防范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决策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信息增益的应用和公式的构造获取属性重要程度评价值,结合决策树的C5.0算法得到建筑企业的信用评价模型。经过对该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库区松散土体滑坡灾害危险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滑坡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即运用灰色聚类理论和关联度法遴选8个危险性因子,并用层次分析方法量化其权重系数以及用专家系统评分法给每一危险因子分级赋值,以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实验小学滑坡为例,用等面积网格法,通过GIS系统空间多因子叠加获取其危险性指数并绘制其危险性等值线图,据危险性指数进行其危险性分区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库区松散土体滑坡灾害危险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滑坡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即运用灰色聚类理论和关联度法遴选8个危险性因子,并用层次分析方法量化其权重系数以及用专家系统评分法给每一危险因子分级赋值.以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实验小学滑坡为例,用等面积网格法,通过GIS系统空间多因子叠加获取其危险性指数并绘制其危险性等值线图,据危险性指数进行其危险性分区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应用粗糙集理论选址方法,利用粗糙集理论建立模型,考虑到高峰时段停车数量、步行距离、土地价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选取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建立决策表,采用差别矩阵属性约简算法进行约简,并对约简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归纳得到决策规则.以某城市一地区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得出了该地区修建立体停车库选址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导致震区地表岩体产生了强烈的扰动和破坏,许多震前非泥石流沟转化为大规模高频泥石流沟。鉴于震区近年来频发的泥石流灾情,以汶川主要公路沿线(都汶公路和省道303)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依据震后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活动特征,遴选出影响泥石流发生的关键因子,运用灾害熵理论模型,考虑因子相互之间的影响,计算各个因子的权重,对研究区泥石流进行敏感性区划。分析结果表明:较高敏感性的泥石流沟谷多达47条,占总数的78.3%,且集中分布在中央断裂的上盘,特别是以映秀为暴雨中心的峡谷地带。分析结果可作为震区泥石流防治,灾区重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本文作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公路泥石流学中对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防治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路泥石流研究综述(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本文作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公路泥石流学中对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防治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泥石流危险度是由泥石流危险因子综合判定的,然而危险因子有主次之分,要从众多泥石流危险因子中筛选出作用最大的主要危险因子是很困难的,利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SIGA(Self-adaptive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获得了与云南省最相关的7项泥石流危险因子,建立了基于SIGA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10组泥石流沟数据进行预测,得到了较高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菲律宾2.17泥石流灾难探讨三峡库区的泥石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7日爆发的菲律宾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是物源、地形地貌、降雨及地震等多因子耦合异变的必然结果,降雨、地震→散体滑坡→泥石流是该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大量的村庄、居民生活在泥石流致灾区内而未进行有效的预警预报是泥石流灾难形成的根本原因.本文从泥石流物源、沟谷形态外貌、气象条件、地震等方面把三峡库区与菲律宾2.17泥石流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三峡库区内的物源类型更多、储量更大、水理性能更差,潜在泥石流沟更多,气象条件更差,人类活动更强,致灾危险性更严重,换言之,三峡库区具备了发生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的条件.探讨了三峡库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7日爆发的菲律宾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是物源、地形地貌、降雨及地震等多因子耦合异变的必然结果,降雨、地震→散体滑坡→泥石流是该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大量的村庄、居民生活在泥石流致灾区内而未进行有效的预警预报是泥石流灾难形成的根本原因.本文从泥石流物源、沟谷形态外貌、气象条件、地震等方面把三峡库区与菲律宾2.17泥石流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三峡库区内的物源类型更多、储量更大、水理性能更差,潜在泥石流沟更多,气象条件更差,人类活动更强,致灾危险性更严重,换言之,三峡库区具备了发生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的条件.探讨了三峡库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变换和特性关系下粗糙集的决策树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不完备信息系统中挖掘分类知识,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变换和特性关系下粗糙集的决策树构造算法(DTCCRSCR).其核心思想是,利用云变换离散化连续型数据,选择特性关系下加权平均粗糙度最小的属性作为当前的分裂节点.实验表明,由DTCCRSCR构造的决策树不仅结构简单,分类准确率较高,而且分类规则也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从粗糙集理论出发,提出可分辨关系和对象差异矩阵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出基于评价指数的属性约简算法.算法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利用属性的评价指数作为启发式信息,求得属性集合的约简.在多个UCI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文中提出的属性约简算法是有效、可行的,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8):131-133
利用粗糙集理论对5个影响隧道总造价的初始因子进行属性约减,筛选出影响隧道总造价的核因子集,然后基于所筛选的核因子集建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最后通过该模型对高海拔地区隧道总造价进行预测。通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测试样本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即证明本文所构建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隧道总造价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评价指数的属性约简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粗糙集理论出发,提出可分辨关系和对象差异矩阵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出基于评价指数的属性约简算法.算法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利用属性的评价指数作为启发式信息,求得属性集合的约简.在多个UC I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文中提出的属性约简算法是有效、可行的,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笔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学科体系、形成条件、泥石流体模型及泥石流运动及冲击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强调建立公路泥石流学的必要性,为有效防治公路泥石流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有效预测崩塌灾害致灾区域及其危险性,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施崩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借鉴。遴选斜坡坡形、坡度、坡高、下垫面岩土性质、落石质量、落石形状和落石的岩性条件等7个因子作为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量化,采用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同、异、反联系测度提出了落石停积在各承灾区的可能性评价模型,并根据落石停积位置的预期概率将崩塌致灾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极低危险等5个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现场落石试验,验证了危岩崩塌区域危险性广义集对-层次耦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集对-层次耦合法在崩塌区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预测崩塌灾害致灾区域及其危险性,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施崩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借鉴。遴选斜坡坡形、坡度、坡高、下垫面岩土性质、落石质量、落石形状和落石的岩性条件等7个因子作为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量化,采用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同、异、反联系测度提出了落石停积在各承灾区的可能性评价模型,并根据落石停积位置的预期概率将崩塌致灾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极低危险等5个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现场落石试验,验证了危岩崩塌区域危险性广义集对-层次耦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