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莹  杜志刚  许富强  梅家林  焦志刚 《公路》2023,(12):206-214
为明确城市水下特长隧道驾驶负荷与驾驶特性,在武汉市公铁水下特长隧道开展了自然驾驶实车试验,选取侧壁规避程度、速度限速差和扫视角度动态变化量等3个指标,对驾驶模式进行分类,并基于熵权法计算驾驶负荷综合评价值,研究驾驶人在城市水下特长隧道驶入段与驶离段的驾驶特性与负荷。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驾驶人会处于本车道内向右侧方偏移的道路行驶,但随着行驶距离的增加,规避行为逐渐减弱;驶离段速度限速差较低,扫视角度动态变化量较小,行驶速度规范程度高,且速度变化与侧壁规避程度相关性强;驶入段处驾驶人的主要驾驶负荷集中于对隧道内行驶环境变化的观测与判断,而出隧道时,对于速度的控制成为了驾驶人主要的负荷来源;胆小型、保守型、激进型三类驾驶人的驾驶负荷综合评价值在驶入段分别为7.21、9.91、16.22,在驶离段分别为6.61、9.47、17.25。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水下特长隧道的安全改善提供理论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交管热点     
《摩托车》2013,(2):6
1.武汉:2013年1月1日起,外埠及新城区摩托车禁止驶入三环2012年12月23日,武汉市交管部门发布了进一步加强本市摩托车通行管理的通告。自2013年1月1日起,三环线(含)以内区域全天禁止外埠及本市新城区摩托车通行;三环线(含)以内区域所有立交桥、高架路、过江桥梁及隧道、地下通道全天禁止摩托车通行。通告中所称摩托车包括两轮普通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两轮轻便摩托车和正三轮轻便摩托车。  相似文献   

3.
交管热点     
《摩托车》2012,(4):8
武汉桥梁、隧道2012年全面禁摩据武汉市交管局的最新通告,自2012年1月5日起,长江二桥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通行,而此前,长江二桥是允许通行摩托车的。此外,武汉市长江大桥、江汉桥都已全天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通行,而三环线全线、长江隧道以及即将通车的二七长江大桥也明确禁止摩托车、非机动车通行,这也意味着武汉市的桥梁和隧道开始了全面禁摩。  相似文献   

4.
城市高架道路的运行效率受出入口匝道制约明显,研究其通行能力对城市交通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回归分析、多元γ分布及可接受间隙理论,综合考虑车辆驶入匝道进入高架道路及驶离匝道后汇入地面道路的运行过程,对高架道路出入口匝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改进计算。文中提出的方法只需要较少的交通流参数,即可得到对应状态下的出入口匝道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依托张涿高速工程改扩建项目,为了更好的保护本路段山区拒马河1、2、3号高架桥的运营安全,在大桥前端收费站的驶离匝道口前,对行驶于该路段的货运车辆进行动态称重监测及区域控制,并通过信息显示屏提示诱导该车在前方收费站下道;对违法未驶离高速强行通过的超限车,在上桥两端再次进行检测,并与第一次数据比对,确系强行通过违法超限车辆,则通知管理部门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达到山区高速超限车辆区域监测控制目的,更好的保护桥梁及隧道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慧城市、新基建等新兴概念在我国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目前,我国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段所使用的车辆限高装置存在着拦截方式被动、设施结构刚性强、超高预防困难等问题.基于交通安全理论,提出集事前预警、事中缓冲、事后补救为一体的预警自修复式联动救援限高系统,以降低限高架碰撞事故发生概率,减少事故损失,提高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7.
义建飞 《商用汽车》2022,(11):84-86
<正>伴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城市及城市群立体交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立交、高架、隧道、地下及立体停车场越来越多,房车、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消防车等中大型车辆也越来越多。经常可以看到,城市道路和居民区设有一些限高装置,加上城市建设和绿化带来的临时限高,这些限高装置为相关设施起到很好保护作用,但由限高装置导致的交通事故也很常见,部分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事故往往是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无法预估自车高度及限高杆高度,撞上限高装置,这类事故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信息     
《摩托车》2012,(1):13-18
汕头市禁限摩图总第30期制作_马尔蒂尼为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汕头经济特区摩托车管理规定》的规定,汕头市有关部门决定禁止摩托车驶入城市中心区域,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选取浙江省多条公路隧道,开展实车试验,研究单向及双向通行隧道中间段驾驶人的视觉特性。通过驾驶人兴趣区域视点分布比率、驾驶视觉搜索区域面积及重心坐标等指标,对比分析单向通行和双向通行隧道中间段驾驶人视点分布差异,从而定量分析单向及双向通行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通行隧道中间段驾驶人视野横向搜索范围较小,纵向视觉搜索稳定性较低;单向通行隧道驾驶人视点左右切换的需求较多,双向通行隧道驾驶人注视位置更多地在视觉远景和近景间切换。根据通行条件对驾驶人视觉特征的影响,从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城市隧道长度对驾驶人视觉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城市快速路隧道行车实验.采用Tobii Pro Glasses 2可穿戴式眼动仪采集驾驶人行车过程中的瞳孔直径、扫视时间以及注视点分布数据,运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分析城市隧道长度对驾驶人瞳孔直径及扫视时间的影响规律,从安全注视区域的角度分析驾驶人注视点分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隧道长度小于1 km的短隧道对视觉特性影响较小,驾驶人瞳孔直径最大值较小,扫视百分比相对较低;长度介于1~2 km的城市隧道对视觉特性影响显著,在此区间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瞳孔直径最大值显著增大,扫视百分比迅速增加;隧道长度超过2 km以后,瞳孔直径最大值不再继续增加;城市隧道长度越大,驾驶人注视点分布越离散,行车风险越大.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隧道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交通组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路侧停车带来的进出停车位排队延误、低速巡游降低通行效率、过量停车加剧交通负荷等问题,研究了路侧停车对路段动态交通流的影响分析方法。基于视频识别算法,提取路侧停车车辆在驶入车位过程中的运行轨迹和速度波动数据,解析路侧停车过程中的驶入行为特性,并按照行为差异将停车车辆停车全过程细分为进入路段、寻找车位、找到车位、驶入车位、静止停放、驶离车位、汇入路段和错失车位8类状态;分别依据停车车辆和通行车辆的实际驾驶行为,从跟驰特征、速度矫正、换道规则和位置更新等方面对路侧停车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了改进;在选择目标车位时综合考虑了步行至目的地时间和驶入车位耗时2个要素。与常规通行车辆相比,深入分析了停车车辆提前换道和停车完后汇入路段行为对后车的影响。基于实际交通流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标定,经验证,模型拟合度为77.6%;仿真分析了在差异化的停车需求强度下,巡游速度对道路通行能力和延误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定的巡游速度和停车需求强度下,道路延误时间随道路交通量先增加后减少;在低停车需求强度下,巡游速度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微弱,在高停车需求强度下,当巡游速度从30 km/h降低至20 km/h,外侧车道饱和流量降低500 veh/h,最高延误时间增加105 s。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362-362
<正>上海长江隧桥通行已有2年半,这个投资超过百亿的特大型设施,由8.95 km的全球最大隧道和16.5 km的世界最大公轨合建斜拉桥组成,集多项"世界第一"技术于一身。但从日常养护角度看,诸多"世界第一"却聚变成了一个大麻烦———针对普通隧道、桥梁的养护经验和检测流程,长江  相似文献   

13.
隧道立交由于通行环境的特殊性,具有特殊的交通特性和交通事故特征,设置合理的交通工程设施可以提高隧道立交运行的安全性。该文针对隧道立交的交通特性和安全特性,提出了隧道立交交通管控措施及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最后,以大连市南部滨海大道东端隧道立交为例,提出隧道立交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宋建  陈百玲  范鹤 《隧道建设》2006,26(3):9-10,16
当城市交通需要穿越江河海湾时,通常是在桥梁与水下隧道方案之间做出选择。从工程的造价、耐久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等角度,通过对水下隧道与桥梁渡越方案的分析、对比和论证,得出采用水下隧道方案穿越江河海湾相对桥梁具有较大综合优势的结论。水下隧道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运营期间不影响水路航运;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保证交通全天候正常通行;占地少,拆迁量小;能保护原有水域自然风光;可有效安排各种市政管道穿越水域;具有很强的抵御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全迅  那通兴  许强  李宏哲 《隧道建设》2022,42(Z1):544-552
为提升公路水下隧道服务品质,保障隧道通行安全,针对检查评定体系亟待建立、土建结构风险点多、机电设施故障率高、预防性养护与养护决策难以实施等问题,开展水下隧道提质升级实践意义重大。依托已建成通车的苏州阳澄西湖隧道,基于特隧特养、安全风险防控和信息化管养理念,系统性提出了设施本体性能改善、管养信息化水平提升及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提质升级解决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土建结构病害处治、机电设施改造升级和交安设施性能完善设计与实施; 2)建立了隧道管养信息化系统; 3)研究制定了隧道检查评定体系和运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方案实施后,苏州阳澄西湖隧道的设施技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信息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业界对于大件车通行安全评估高效性、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该文提出以实时监测系统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桥梁大件车通行安全评估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在大件车通行前对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进行评估,确定考虑桥梁技术状况等级的抗力折减系数;建立实桥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可靠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际荷载验算法对通行桥梁进行安全评估;并在大件车通行过程中对桥梁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为A类;实桥有限元模型能对桥梁承载力进行可靠的安全评估;大件车通行期间,桥梁处于弹性状态,大件车通行未对桥梁结构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7.
车辆碰撞限高门架后容易发生重大事故。参考车辆碰撞限高门架的事故特点以及驾驶员的心理特点分析,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溃式限高门架,该门架具有门式结构,不但解决了门架损坏后伤害其他用路者安全的隐患,还能有效阻止车辆碰撞前方桥梁,降低桥梁受损几率。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下沉公路隧道施工期间将极大增加该区域交通压力,科学合理的施工期交通疏解方案设计尤为重要。为大幅度降低下沉隧道施工对城市繁华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以深圳市滨海大道下沉公路隧道改造工程为依托,采取在施工期新建疏解道路的方法,提供了四阶段交通疏解方案和应急交通疏解措施。不仅保障了施工期既有道路的正常通行,且下沉隧道施工安全顺利,可为类似工程交通疏解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桥梁隧道作为城市生命线系统中的咽喉,其技术状况和安全运营状态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实现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经历一个由大规模工程新建到大量既有结构的保养维护保障运营的转变过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使得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成为一种可能。研究了一套运用了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GIS信息技术的一套系统。该系统可以在线浏览桥梁的BIM模型以及在BIM模型上实时获取桥梁裂缝等参数,并能对桥梁进行在线技术状况评定。  相似文献   

20.
《上海公路》2013,(3):I0005-I0006
为推进落实国务院今年7月31日常务会议有关“做好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确保通行安全”精神,学会于8月26日举办科技沙龙,主题是“上海桥梁后建设时代的思考”。出席这次科技沙龙有上海城建设计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周良教授级高工。同济大学教授、公路学会桥梁与隧道专业委员会主任陈艾荣及王达磊,上海市路政局道路技术中心副主任陈小琪教授级高工,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桥检总工程师、公路学会理事赵荣欣教授级高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