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受力合理、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的劲性骨架拱桥主拱圈混凝土浇筑工作面设置方法, 以南盘江特大桥为对象, 分析了从两拱脚对称浇筑第1环混凝土在劲性拱骨架上产生的瞬时应力变化过程, 做出了劲性骨架主要控制截面的应力过程线, 提出了在全拱纵向对称设置4个工作面的主拱圈混凝土浇筑方法, 并将工作面分别设置在拱脚截面和控制性应力过程线峰值处, 使半跨内2个工作面上混凝土在劲性骨架中产生的应力增量异号, 以抵消部分应力; 通过分段拟合绝对控制应力过程线上升段和下降段的连续函数, 合理调整了混凝土的浇筑长度和顺序, 降低了劲性骨架的瞬时应力和变形; 讨论了四工作面浇筑法的施工操作性和经济性, 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南盘江特大桥主拱圈第1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劲性骨架的应力和变形。研究结果表明: 拱脚管内混凝土应力过程线为控制性应力过程线且为单波曲线; 提出的先跨内、后拱脚, 并按拟合函数计算的长度进行南盘江特大桥混凝土浇筑的四工作面法是合理的, 该桥劲性骨架最大瞬时拉、压应力分别降至0.4和23.5 MPa, 被较好地控制在材料强度范围内, 拱顶无上挠, 最大瞬时下挠和环末下挠分别为192、82 mm, 拱轴线不发生反复变形; 四工作面浇筑法所需设备和人员较少, 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经济性, 适合于劲性骨架拱桥主拱圈混凝土浇筑, 可为同类桥梁采用。   相似文献   

2.
劲性骨架拱桥混凝土外包阶段结构稳定性的准确把握是保障桥梁施工安全的关键.为了研究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混凝土外包过程稳定性,以某主跨为600 m的劲性骨架拱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凝土外包施工过程中的劲性骨架拱的非线性屈曲行为,探究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对主拱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可能发生局部失稳的构件,从稳定性机理出发确定构件失稳原因并提出稳定性加强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外包混凝土的浇筑,主拱双重非线性表现地越来越明显,且结构的整体失稳之前部分构件可能已经出现了局部失稳;劲性骨架拱桥稳定性分析必须同时计入材料、几何非线性,否则会高估其稳定极限承载力,但只进行双重非线性分析可能不容易找到结构潜在的局部失稳的薄弱构造,为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主拱结构加载过程中的失稳机理,有必要仅分析材料非线性条件下结构受力行为的演化过程;主拱混凝土外包过程中靠近拱脚位置的横撑腹杆可能发生局部失稳的现象,增强横撑腹杆侧向支承能有效加强横撑腹杆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钢管内填外包混凝土,钢管表面不外露,将钢管混凝土作为施工的主要劲性骨架的这类桥梁一般被称为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桥梁。详细介绍某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中劲性骨架的预制与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可为今后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钢管内填外包混凝土,钢管表面不外露,将钢管混凝土作为施工的主要劲性骨架的这类桥梁一般被称为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桥梁.详细介绍某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中劲性骨架的预制与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可为今后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为主跨445 m的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桥面拟铺设无砟轨道,设计时速350 km/h,因此,对桥梁的受力和变形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验证实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对全桥进行了1∶7.5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对模型的加载方法、控制截面和测点的布置进行了探讨,并将模型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全面了解该桥在施工过程中及成桥状态下的受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劲性骨架施工过程中,钢管最大应力250 MPa,位于1/2截面上弦杆处;主拱圈C60外包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17 MPa,位于1/2截面边箱底板处;主拱圈最大位移为68 mm,出现在1/2截面附近;应力和位移均满足与原桥的应力等效和几何相似关系,模型试验结果均满足原桥施工过程中应力和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跨劲性骨架拱桥外包混凝土浇注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在建昭化嘉陵江大跨劲性骨架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 2010建立拱箱的梁-板组合有限元模型,对该桥的外包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计算,探讨不同的浇注方案对劲性骨架拱桥的受力及挠度的影响,并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为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劲性骨架整体吊装施工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对航道影响小、易于质量控制、安全风险小和施工投入少等优点。介绍了某跨运河系杆拱桥劲性骨架施工的总体设计、结构分析要点以及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合龙段浇筑过程中结构整体升温对劲性骨架的不利影响,以一座主跨为380 m的双塔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着重分析中跨合龙后再解除塔梁临时固结与合龙前先解除塔梁临时固结实现主梁纵向飘浮两种方案对桥梁施工阶段与成桥阶段的内力影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先飘浮再合龙的优化施工方案。分析表明:优化方案在满足劲性骨架受力要求的情况下对结构永存内力与线形影响很小。该方案对悬臂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在建广安官盛渠江特大桥为例,基于拱顶挠度影响系数,采用穷举算法,以外包混凝土第2环(变截面)浇筑过程中拱顶的竖向变形总和最小为目标,对第2环的浇筑路径进行了优化,得到浇筑路径优化方案。对该桥第2环(变截面)的工作面长度按照长度相等的原则和外包混凝土重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了划分,分别得到工作面长度相等方案和工作面重量相等方案。将3个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浇筑路径优化方案在拱顶挠度,拱肋线形,上、下弦杆应力,外包混凝土应力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相比于传统有支架施工工法,劲性骨架法具有工期节约、对被交线影响小、结构超载潜力大等优势。依托某基于劲性骨架法设计的80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阐述了该桥的劲性骨架构造细节,分析了其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力学行为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为世界最大跨度的客货共线铁路上承式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主跨416m,拱圈距离江面高260m,拱圈外包混凝土达2.4万m3,采用传统的支架模板结构形式无法满足安装要求。以劲性骨架为受力依托,研发缆索吊二级提升平台吊装模板,利用吊杆将模板体系悬吊于空中。本模板系统结构受力明确、重量轻、安装安全简便,在南盘江大桥成功应用,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由于设计时梁体的底板结构过薄,安装应力设计不足导致主梁在15~17号块接缝在施工后续节段时主梁底板和腹板压渍。结合悬臂施工的斜拉桥施工事故处理的工程实例,通过加固方案比选,确定采用在底板与直腹板和底板与斜腹板的隅角处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的劲性骨架小纵梁加固方案,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的加固措施成功解决加固结构与原有结构的结合难题,不损伤原有结构、改善原有结构的受力状态是加固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强劲骨架在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海高速四川昭化嘉陵江大桥、叙古高速磨刀溪大桥、广安官盛渠江大桥为例,介绍了强劲骨架在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中的应用情况。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桥梁整体模型和拱圈浇筑施工阶段模型,对拱圈承载能力以及拱圈成拱阶段各构件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劲骨架提供了20%以上的承载能力,并能极大简化拱圈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14.
结合长春市四环路跨伊通河大桥工程主桥V构的施工实际,介绍飞燕式钢管砼拱桥不对称V构的结构构造型式,V构施工中采用设置刚度大的型钢支架、V构内设劲性骨架和体外预应力索、分段浇筑等措施。经过实践,该施工方案是成功的,变形与应力均得到控制,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实测施工期混凝土结构,来把握各楼层所承担的荷载随上部结构施工不断进行而改变情况。对实测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发现顶层混凝土浇筑和底层楼板支撑拆除时,临时受力体系内楼层应力变化很大,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显著;临时受力体系中楼层最大应力值随着施工周期和拆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小,对结构安全起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某跨河特大桥连续刚构混凝土箱梁悬臂浇筑第24、第25节段为依托,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养护方式、不同环境温度、不同环境风速下混凝土主拉应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复合养护方式的混凝土箱梁主拉应力明显减小;外界环境温度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温差越小,混凝土温度梯度越小、主拉应力越小,混凝土的开裂较少;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变化明显,箱梁主拉应力增大明显,混凝土开裂面积明显增加。通过模拟实验与工程验证,对于连续刚构箱梁混凝土浇筑,建议采用复合式养护方式,同时采取降低前后节段浇筑的时间间隔、薄膜覆盖减少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增加防风围挡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京杭运河1号桥PC连续梁合龙段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合龙段施工中采用的劲性骨架连接、平衡配重、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张拉等施工工艺,对类似桥梁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三峡库区某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为对象,介绍大跨径拱桥施工阶段设计内容以及各施工阶段控制截面应力、挠度及稳定验算结果,进而为大桥合理划分施工阶段,保证结构安全提供技术依据,为同类桥梁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福建省内某140m跨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对钢管骨架制作和脱架方案进行了设计,并计算了转体施工的索力、重心、启动力矩,作为转体施工控制的依据。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桥梁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要求,且与实测结果相吻合,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这可为以后同类型拱桥的施工和监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结合福州魁岐大桥工程实例,开展合拢劲性骨架施工技术研究,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合拢口劲性骨架的设置、温差、不均与荷载、体系转换对结构的应力及合拢口标高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采用的劲性骨架在刚度和强度上均满足要求,施工工艺上是安全可靠的,可借鉴同类桥梁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