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善湿式制动器制动效能以及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薄膜润滑模型的湿式制动器摩擦特性探究方法;通过对制动油膜分层研究,建立了有效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油膜吸附层、常规层中油液在制动界面上的速度分布情况以及油液中摩擦力的分布情况;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油液流速分布与油膜吸附层和常规层的厚度有关,且湿式制动器的制动摩擦力主要是通过不断剪切摩擦片之间的油膜而获得的,而摩擦片间吸附层区域越好,整个制动器的制动性能越好,安全性能也越优良。  相似文献   

2.
湿式制动器的制动噪声产生机理与其摩擦介质的黏滑振动特性有关。为了研究摩擦系数对制动噪声的影响,建立了摩擦系数的分形几何计算模型,将摩擦系数作为变量,分别在忽略与考虑接触斑点的微粒间相互作用时,分析摩擦系数的变化对系统不稳定的影响趋势。在这两种情况下,系统的不稳定趋势完全不同。由此得到了多个参数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在研究湿式制动器制动噪声的时候需要匹配各个参数,使制动系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段外推法的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保有量的预测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制定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分析影响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因素,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交通小区,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对各小区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某一小区以往汽车保有量资料,建立基于分段外推法的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为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近期预测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重载汽车楔式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研究了摩擦副摩擦因数在温度、相对滑动速度、载荷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情况.在三维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DAMS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制动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从而为理论研究楔式制动器的摩擦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重载汽车楔式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研究了摩擦副摩擦因数在温度、相对滑动速度、载荷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情况。在三维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DAMS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制动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从而为理论研究楔式制动器的摩擦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直剪和拉拔试验测试了聚酯土工布加筋黄土时的筋土界面摩擦特性,获得了两种条件下土工布与黄土间的界面摩擦强度;通过分析试验获得的剪应力-位移曲线的特点,分别采用幂函数模型和软化模型筋土界面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土工布与黄土间有较好的界面摩擦性能,可以满足规范要求;直剪时的剪应力-位移曲线呈稳态型,拉拔时的剪应力-位移曲线呈软化型,可分别采用幂函数模型和软化模型模拟。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45-147
针对铰接列车在高速公路下坡路段事故多发的特点,以铰接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采集其在下坡路段运行时的制动器温度数据,运用SPSSS数据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铰接列车在采取淋水时制动器温度在下坡路段的预测模型。并用铰接列车实际制动器温度变化数据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筋土界面摩擦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整体式单向聚乙烯土工格栅与钢塑复合加筋带为加筋材料, 以含细粒土砂为填料, 设计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加筋边坡。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对填料在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压实度条件下与土工格栅之间的摩擦特性进行分析, 并对比了原样土工格栅、去除横肋的土工格栅和土工加筋带三者之间的界面摩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在填料含水量高于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时, 筋土界面强度随着含水量增加而降低, 且变化明显, 随着填料压实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加筋效果也明显增强; 土工格栅的横肋对筋土界面特性影响非常明显, 贡献率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估算锂离子电池内部电极温度,基于经典热传导理论及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以时间、环境温度、单体电流为输入参量的电池内部电极温度预测模型,将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采用恒流充放电试验有效辨识模型参数.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高,可在线实时、准确预测锂离子电池电极温度,为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合的"电极材料-壳体"...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龙岩G319典型事故黑点中心坑路段和小池岭路段为试验路段, 设计了长下坡路段货车毂式制动器摩擦衬片温升规律实车试验方案。基于试验数据, 结合有限元方法, 分析了货车毂式制动器摩擦衬片在不同车辆载质量、制动方式和降温方式下的升温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下坡时制动器摩擦衬片温度随制动行为的实施呈波动式增长; 车辆总质量、摩擦衬片的使用性能和道路线形组合是影响摩擦衬片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采用发动机挂低档制动与淋水制动能有效地减缓摩擦衬片温度的增长, 实车制动行为与实际道路路况和线形组合关系密切, 简单状态下的制动器有限元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脉冲波在一般各向异性介质摩擦接触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问题.限于小于临界角入射的情况.利用Fourier分析方法将非线性Coulomb摩擦接触边界波动问题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给出了确定局部分离、滑移和粘着区的思路和方法及各区域的解并以抛物线型应力脉冲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对相同介质的两半无限各向异性体给出了界面力、张开位移和相对滑移速度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土工格栅与土体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是加筋土结构设计的关键。基于分析土工格栅与土体的界面摩擦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室内筋土界面拉拔试验和直剪摩擦试验,测试了两种试验条件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与砂砾料接触面抗剪强度较高,而与粘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很低。剪切速率对两种试验方法测得的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或剪切速率的降低,筋土界面剪应力力峰值以及其对应的剪切位移增大。土工格栅的横肋对筋土界面特性具有重要贡献。随着填料压实度的提高,土工格栅加筋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于非线性问题所对就的泛函E(f)=∫^T0(1/2f^12+s(f))dx,找到了它的渐近展开式E(fh)=E(F)+hW0(T)+O(h^)。由此得到外推式2E(rh/2)-E(fh)=E(F)+O(h^)。这就找到了求泛函值E(F)的一种“高效低耗”之法,即外推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盘式制动器逐渐在公交车上得到推广应用.针对盘式制动器制动时不容易产生"拖印",是拖印很短,使用者对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产生的怀疑,本文通过对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的分析比较,说明盘式制动器的特性以及和鼓式制动器的差异,以期对盘式制动器有一个比较清楚地认识.  相似文献   

15.
采用附加动量项和变步长的方法,对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进行了训练。利用训练后所得到的模型,对奥氏体化温度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计算表明,网络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和精确度,可用来研究单个元素含量的变化对相变,临界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聚酰亚胺树脂为粘结剂,采用热压法并经不同温度后处理制备聚酰亚胺基摩擦复合材料,研究后处理温度(220~ 300℃)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60~280℃的后处理温度,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较好;后处理温度为220℃和300℃时,材料磨损机制为破坏严重的胶合黏着磨损;后处理温度为240~280℃时,材料磨损机制以轻微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后处理温度低于300℃时,密度、硬度、压缩强度值略有变化,240℃时,密度、硬度有最大值,压缩强度在260℃后处理有最大值.后处理温度为260 ~ 280℃时,聚酰亚胺基摩擦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摩托车制动器性能测试系统。使用高精度传感器采集用于评价各项性能的数据,借助数据采集卡功能实现了传感器与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提升速率。通过与数据库的连接实现了测试数据的储存、调取。测试结果分析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正常、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圆坑织构高速列车气固界面的摩擦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randtl边界层理论和摩擦噪声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高速列车车厢气固界面的噪声模型, 分析了边界层内部的压力场、速度场和噪声分布情况。仿生猎隼表面织构, 以表面织构产生微小的涡流场减小空气摩擦阻力, 并设计了车厢表面的圆坑织构, 分析了圆坑织构参数对摩擦噪声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优化织构的深径比、面积比与织构的拓扑结构可取得显著的降噪效果, 与光滑界面相比, 优化深径比的织构的摩擦噪声的最大降幅达到11 dB, 其他织构在一定高度能降低4~5 dB。  相似文献   

19.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鼓式制动器的接触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运用ANSYS Workbench平台建立了某鼓式制动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摩擦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接触进行模拟,考虑了制动鼓和摩擦衬片间的滑动,较真实的模拟了制动的工作过程。研究了制动力矩在制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反算出制动效能因素,得出促动力重新分配后接触压强的分布特性及制动器的等效应力。为进一步改进制动器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秦岭特长隧道内温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隧道及岩体中热传递的分析,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推导出岩体和隧道的热移动模型基本方程式,并用它对秦岭特长隧道运营期间的温度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可为特长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