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复加载下路基填土的临界动应力和永久变形初探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本文针对路基填土在列车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的问题,利用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重复加载条件下,土体的临界动应力和永久应变随加载次数、加载频率和周围压力变化的规律,对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路基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铁路路基动态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的特点,通过1:1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路基的动应力、永久变形、弹性变形和加速度随列车苛功的重复作用次数、轴重及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了改善路基的动态特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大准铁路项目为依托,选取K36+480处填方路基,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软件,采用三维简化模型,讨论了列车荷载、填土压实系数、路基填土层或下卧层弹性模量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使得路基中心处和边缘处之间的沉降差加大,进而导致路基表面不平整,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同压实系数路基填土沉降趋势大致相同,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随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增加;路基填土层或下卧层(黄土)弹性模量差异会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当其达到一定值时,对路基沉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荷载作用下软土路基的长期沉降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简要回顾了本构模型法、经验模型法及机器学习法在路基沉降计算及预测中的应用,调研显示,目前的研究中对于荷载形式的选择没有统一;没有考虑列车荷载下土体的模量的软化对路基长期沉降的影响;没有考虑列车荷载的间歇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谈路基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堤填土需分层压实,使之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土质路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需检验路基顶面工作区内天然状态土的密实度,该密实度通常低于设计要求。必要时,应在挖开后再分层压实,使之达到一定的密实度。分层压实的路基顶面能防止水分干湿作用引起的自然沉陷和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产生的压密变形,确保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以109国道青海橡皮山段发生严重冻胀路段的路基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敞条件下的室内单向冻结试验,分析了冷却温度、压实度、荷载对土样冻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敞条件下冷却温度、压实度、荷载对土的冻胀特性影响明显。冷却温度越高,土样的冻胀率越大;压实度越大,土样的冻胀率越小;荷载值越大,土样的冻胀率也越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Biot理论,建立了轨道-路基-多层饱和土地基耦合系统的2.5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了考虑实际列车循环荷载作用的路基累积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了水位抬升、列车速度和列车轴重对路基动力响应与长期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位抬升对土体振动强度的放大作用并不是局限在水位变化的深度范围内,而是会导致整个路基和地基断面的振动增大,并且这种全断面式的振动放大效应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强;水位抬升至路基内部时,路基内部会出现显著的超静孔压,最大值达到27.52 kPa,导致有效应力大幅下降,路基内土单元的应力路径向破坏线靠近;当水位仅在地基内抬升时,路基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变形较小,线路沉降主要来自于地基,当水位抬升至路基内部时,路基累积变形随加载次数的增加发展迅速,100万次加载后变形为19.54 mm,远超容许值,说明路基防水对于线路的长期累积沉降控制具有关键作用;路基和地基的累积变形受列车速度和列车轴重的影响,随着列车轴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并且轴重的增加对路基累积变形的影响相较于地基更强烈,在设计时需要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8.
铁路道床路基动力响应的参数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车轮-轨排-道碴模型,得到路基道碴表面荷载,利用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法,建立了道床路基动力计算模型。结合Newmark积分法逐步求解运动方程,计算了列车荷载下,不同道碴厚度与地基刚度下道床路基的振动加速度与动位移。计算结果表明,道碴厚度对道床路基的动力响应影响显著,而路基刚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列车速度对无碴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列车速度对无碴轨道路基动力影响,采用层状体系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无碴轨道路基层状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列车荷载的不同速度对基床表层振动加速度、竖向动位移、动应力及其横向分布等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无碴轨道路基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列车速度对基床表层加速度的影响较大,竖向加速度随荷载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列车速度对基床表层动位移影响较小,速度每提高20 km.h-1,其值变化不大于0.05 mm;路基表层动应力随列车速度的提高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似,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列车轴重和运行速度对土质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用ANSYS与FLAC3D软件对有砟轨道-路基系统进行了三维动力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利用滞后阻尼实现了土体在循环动荷载下的非线性特性.用该方法对达成线循环加载试验段的路基进行建模计算,所得路基动应力与现场实测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荷载振动频率与客车运行速度的转换过程中,取相邻车厢两个转向架的间距为相邻两个动应力波峰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客车运行速度对土质路基动力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列车轴重和运行速度对路基表面动应力影响较大,随着轴重的增加和速度的提高,路基表面动应力呈马鞍形分布的趋势愈加明显;动应力沿路基深度的衰减规律受车速的影响很小,不同车速下的动应力在基床表层内都衰减了42%~46%,再经过基床底层的扩散,衰减值达79%~82%.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实例,对公路路基填筑技术和压实施工环节进行详细探讨,同时总结出路基填筑及其压实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液限土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筑的材料,若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固化材料改良或者换填。因此开展高液限土路基填筑方法试验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公路建设技术水平,确保工程安全,加速西部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实例,提出公路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探讨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同时提出高速路路基防护可采取的技术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指导的同时也对以后公路路基施工环节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石质路基的施工难度较大,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将影响路基质量.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石质路基施工技术展开探讨.根据国内施工实践情况,总结出石质路基的施工全过程,并提出相应环节的控制要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皓 《交通标准化》2012,(16):73-74
公路路基施工是影响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路基施工应达到结构稳定、强度足够等要求,质量控制是重点。从放线控制与路基防护两个方面探讨路基质量控制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区二级公路路基开挖及其填筑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公路路基开挖和填筑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综合性工作.结合某山区公路工程实例,介绍了山区二级公路路基开挖及其填筑施工的关键技术与控制措施,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多年冻土地区路侧积水与路基病害之间的关系,基于青藏高原格尔木至拉萨109国道的道路病害调查,研究路侧积水对青藏公路路基强度的影响.从路侧积水与病害位置的对应程度较高,结合SWS-3型连续面波仪的路基强度测试结果,并通过对比无路侧积水时的路基强度测试结果,分析路侧积水使冻土区路基土动弹性模量减小且呈不均匀分布,间接导致路基强度减弱,得出路侧积水是冻土路基不均匀变形、纵向裂缝、波浪变形等病害发生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18.
对旧路改造中分离式路基的平面、纵断面、路基一般设计、新旧路基拼接、中分带、环保及排水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在适宜的地形条件下,分离式路基在旧路扩建工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李乐 《交通标准化》2013,(15):93-95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公路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特殊土质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深入分析特殊路基的处理技术对于公路施工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对公路施工过程中盐渍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展开分析,旨在提高我国公路在该种特殊土质段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山区公路路基开挖和填筑施工环节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结合某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实例,针对公路路基开挖以及填筑工艺,详细地总结出该工程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提出关键性的施工控制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