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相互关系,在城乡公交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公交战略任务及层次,重点从线网、枢纽场站、特色旅游公交、运营保障4个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导向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模式,结合滕州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展开应用研究,并针对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运营管理与政策保障提出思考与建议,该模式通过对城乡线路的分类分级形成相互衔接的一体化公交网络,通过对场站的合理布局,引导层级有序的城镇空间结构,以期本研究对我国新形势下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围绕我国在公交优先问题上存在常见问题:有关公交优先与财政支持力度的关系、公交专用道的使用对象、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以及BRT在公交系统中定位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结合国内外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公交优先政策的具体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升城区公交规划经济发展水平,探讨城区公交规划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包含运营成本增加、票价收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城区公交规划经济发展策略。研究表明,经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以及合理票价政策的实施,能够减轻通勤负担,提高居民出行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尾气排放,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城市,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市民出行困难,全国不少城乡都在城市"公交优先"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城乡公交作为一个民生问题已经为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所高度重视。大连"公交优先"落到实处建立稳定、规范的政府财政保障政策,是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从2006年开始,大连市实施了对公交企业承担的老年人、学生优惠乘车和残疾人、残废军人、离休干部免费乘车等社会福利性支出给予专项补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结合国家"十二五"期间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题思路,分析了现阶段城市公交发展的症结,并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提出了公交优先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12.
分段操作是安全防范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地运用好这一措施,对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和减轻事故后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公交优先”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都积极加快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滕州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把“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更新公交车辆100部”列为民生“十件实事”之一。经过2年多的发展,滕州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绩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15.
公交优先背景下城市公交补贴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洋 《综合运输》2010,(10):53-56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交优先战略背景下公交补贴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公交补贴的不同方式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公交优先喊了很多年,但是一直缺乏稳定、明确的扶持政策,导致有些城市对公交行业支持力度不够,或者不能持续,皆因为缺乏全国性的公共交通条例等上位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7.
公交是城市的“窗口”,诚信、优质服务是公交企业的永恒主题,是公交形象的最终体现。总结我司开展“创建文明行业,诚信建设年”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李轩睿 《综合运输》2023,(5):82-88+102
基于半自动公交能够实现多辆公交单元协同行驶的特点,本文提出半自动公交编组与调度模型。考虑编组公交动态运行特性、乘客特性等因素,以公交公司运营成本与乘客出行时间成本为优化目标,优化发车间隔和编组规模,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成都市116路公交线路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非编组模式相比本策略能降低35.9%的乘客出行成本与20.0%的运营成本,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半自动公交编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公交优先”战略仍然是一个有关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合情合理合法的发展战略,尽管在这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和不足,但是对于城市现有交通系统的全面反思,包括对公交网络的规划,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视,对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路权分配,公共财政投入对于“公交优先”的倾斜等,各地都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特别是深圳市与交通运输部紧密合作,推出了“公交都市”建设的5年实施方案,更是把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