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油气弹簧非线性特性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导并建立了某工程车辆油气弹簧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导入到车辆模型中。根据汽车悬架质量分配特点.将汽车简化为两自由度的舣质量振动系统,对此两自由度模型的车轮加速度、车身加速度和悬架动行程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非线性油气弹簧能很好地衰减由路面传递来的振动。分析了刚度和阻尼的变化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构建了工程车主动油气悬架控制系统的数字开发平台.针对工程车行驶路况的不确定性、部分参数的时变性和油气悬架系统的强非线性,提出了有限带宽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上层力控制器和基于模型的下层电压控制器.将该控制算法集成到悬架控制系统数字开发平台中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有限带宽主动悬架分层控制器可显著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加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以及适应不同道路条件变化和不同的驾驶习惯,某些型号的奔驰轿车安装了自动水平悬架系统,即ADS(Adaptive Damper System)系统。它即可以改变悬架的减震力,还可以通过车身及悬架上的加速传感器来判断车辆的垂直加速度,进一步减少凹凸不平路面对汽车的颠簸,使车辆更加稳定舒适地行驶。  相似文献   

4.
重型越野车辆油气悬架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油气悬架具有能提高车辆在非公路路面上的行驶平顺性的良好特性,愈来愈广泛地运用在大型工矿用自卸车和军用越野车辆上。介绍了油气悬架的特点。因内外的应用状况,油气弹簧及悬架的数学模型和设计研究方法,以及设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5.
油气悬架耦连形式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各轮独立、同轴交连和对角交连3种耦连形式的油气悬架推导出其垂向力/刚度、侧倾力矩/刚度、俯仰力矩/刚度和扭转力矩/刚度公式,并据此建立了这3种油气悬架的Matlab/Simulink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悬架垂向、侧倾、俯仰和扭转的刚度特性曲线。对油气悬架Simulink模型与整车Carsim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油气悬架不同耦连形式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气悬架耦连形式对车辆垂向振动影响较小;对角交连油气悬架的车身俯仰角最小,其它两种耦连油气悬架的车身俯仰角相同且较大;同轴交连油气悬架的车身侧倾角最小,对角交连油气悬架的车身侧倾角次之,各轮独立油气悬架的车身侧倾角最大。  相似文献   

6.
车辆智能悬架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车辆悬架技术一直是车辆悬架发展的重点,采用智能控制的悬架系统是悬架深入发展的趋势。文中从车辆智能悬架发展现状,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分析车辆智能悬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指出车辆智能悬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油气悬架整车的振动状态观测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气悬架阻尼实时控制中的车身振动状态测量问题,建立了油气悬架整车7自由度振动模型的状态方程,并基于该状态方程设计了油气悬架整车振动状态观测器。该状态观测器以油气悬架油缸压力为输入,以悬架动行程误差作为反馈,通过设计观测器的反馈增益,使得观测器状态能够跟踪被观测车辆的真实状态。状态观测值与试验测试值的对比表明,所设计的状态观测器能够有效观测出油气悬架车辆的振动状态。  相似文献   

8.
车辆传统的机械式被动悬架系统,大都由钢板弹簧组成。路面恶劣时,由地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力使驾驶者非常不适,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部分载重卡车及工程机械上采用了油气悬架。将该先进的技术,应用在矿井下防爆无轨胶轮车上,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随着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油气悬挂技术将会在各种车辆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特种作业车辆底盘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和专用作业装置五方面叙述了特种作业专用车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朱华 《天津汽车》2010,(12):19-21
随着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控空气悬架系统逐步取代了传统空气悬架.文章介绍了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概述了国内外电控空气悬架的发展情况,简要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与传统弹簧悬架相比,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具有较优越的动态传递特性,能降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相对动载,减少汽车对路面的冲击损坏,较好地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大吨位汽车起重机的油气悬挂系统大多依赖国外技术,关键控制元件也都依靠进口,为掌握油气悬挂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对油气悬挂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参数性能的影响等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某汽车起重机连通式油气悬挂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各主要结构和设计参数对悬挂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油气悬挂系统的改进和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Passive fluidically coupled suspensions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offer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solution to the challenging design of a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however,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for fluidically coupled suspension to facilitate its broad applications to various vehicles. The first part of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undamental issues related to feasibility and properties of the passive, full-vehicle interconnected,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nalytical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s. Layouts of various interconnected suspension configurations are illustrated based on two novel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strut designs, both of which provide a compact design with a considerably large effective working area. A simplified measure, vehicle property index, is proposed to permit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interconnected suspension configurations using qualitative scaling of the bounce-, roll-, pitch- and warp-mode stiffness properties. Analytical formulations for the properties of unconnected and three selected X-coupled suspension configurations are derived,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to illustrate their relative stiffness and damping properties in the bounce, roll, pitch and warp modes. The superior design flexibility feature of the interconnected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is also discussed through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 design parameter, namely the annular piston area of the stru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 full-vehicle interconnected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could provide enhanced roll- and pitch-mode stiffness and damping, while retaining the soft bounce- and warp-mode properties. Such an interconnected suspension thus offer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n realising enhanced decoupling among the different suspension modes.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新型多轴全路面起重机底盘左右连通式自动调高油气悬架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包括油气弹簧的设计、蓄能器的选型、双横臂和调高系统的设计,并介绍了该新型油气悬架的特点,为其他专用汽车底盘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空气悬架系统作为高档公路大客车的关键部件,已经在国外高档客车上普及,商用车上使用的比例也在迅速提升,其独特的变刚度、低振动频率、抗道路凹凸冲击等诸多优越性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设计出成熟的产品,加快空气悬架的设计研发,尤其是电子控制空气悬架(ECAS)的研发是大势所趋,谁先掌握了汽车空气悬架的开发技术,谁先开发出配置空气悬架的成熟车型,谁就掌握了今后若干年内商用车市场的先机和主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油气悬架中存在的气体弹簧刚度非线性特性和摩擦力,建立了主动悬架的非线性模型。分析了悬架的非线性特性对悬架运动的影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比线性模型更接近油气悬架的实际情况,根据非线性模型设计的车身高度控制策略比根据线性模型设计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悬架多余约束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论述了消除多余约束对减小车身扭转载荷、提高汽车越野性能的意义。介绍了消除多余约束全局耦合油气悬架系统的作用原理和消扭作用缸的设计依据。设计了消除多余约束全局耦合油气悬架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架系统在减小车身扭转载荷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主动悬架的自校正控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刘新亮 《汽车工程》1998,20(3):165-170
主动悬系统能使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得到改善,其中执行机构和控制算法的优劣决定了该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几何参数是影响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特性的最重要因素。用矢量方法推导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特性,建立了上、下控制臂球头中心的运动方程以及转向系和悬架的运动协调方程;从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编写了悬架运动特性的计算程序,使用 ADAMS软件和本程序进行了计算对比,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并运用该程序对 CA6440和 CA6471的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主缆锚固区是自锚式悬索桥的关键传力区域,主缆锚固区结构型式的合理选择和设计是自锚式悬索桥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以几座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区设计为工程实例,对混凝土结构锚固、钢结构锚固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锚固3种主缆锚固区常见的锚固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的对比分析,得出3种锚固方式的优缺点及合理选择主缆锚固区结构型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