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发动机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阐述了在发动机上以电磁、电液、电气或其他方式驱动气门 ,实现无凸轮轴气门驱动 ,可以灵活改变气门正时 ,简化发动机结构 ,能有选择地闭缸 ,灵活改变发动机有效压缩比以适应多种燃料要求 ,使发动机获得比采用一般可变气门驱动更多的好处。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主要问题是响应速度不够高、气门落座冲击、能耗过高以及驱动系统复杂昂贵。目前无凸轮轴气门驱动还未达到大规模实用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电磁驱动气门机构控制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实现电磁驱动气门机构软着陆的控制困难,提出了一个开环控制策略,通过调节线圈电流来降低落座速度。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来探讨电流时序及其对落座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环控制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开环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磁气门驱动的控制系统有3方面要求:使励磁线圈中电流快速变化、实现气门软着陆和减少能耗。从电磁气门驱动工作原理出发,针对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为用于探索性试验研究的电磁气门驱动装置研制了开环控制系统,并通过电磁气门开环系统的驱动试验检验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自行研制的电磁驱动气门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落座时气门产生的冲击应力,0.3m/s落座速度下,冲击应力峰值为51.63 MPa;分析了动质量、落座速度和气门侧偏角等参数对气门落座冲击的影响,其中气门侧偏角和落座速度对冲击应力影响显著。通过设计缓冲结构,气门冲击应力降低了50%,且落座速度越大,缓冲效果越明显;缓冲结构很好地抑制了气门的反跳,有利于降低气门精确控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降低汽油机部分负荷泵气损失需要灵活的可变气门机构,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依然面临压力波动和气门落座速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中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使0~4 800 r·min~(-1)的气门升程在0~8.2 mm范围内连续可变,仿真探究了活塞直径对压力波动和节流孔径对气门落座速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了活塞直径和节流孔径,试验研究了液压油温度对气门运动特性和气门落座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适当增大活塞直径能降低系统工作压力并减小压缩波峰值,有利于降低压力波动,最终选取挺柱和气门活塞直径分别为17和14.5 mm,小于1.6 mm的节流孔径可使4 000 r·min~(-1)时的气门落座速度小于0.5 m·s~(-1)。转速不变,气门最大升程随节流阀开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相同节流阀开度,转速越高气门最大升程越大,节流阀开度越大,不同转速时的最大升程差异也更大。节流阀全关,液压油温度对升程的影响很小;相同节流阀开度,随液压油温度升高,气门腔压力和气门最大升程逐渐降低。气门落座速度对液压油温度不敏感,不同温度的气门落座速度方差仅为4.9%。  相似文献   

6.
为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单缸汽油机设计了基于DSP(TMS320F2812)的电控系统,此电控系统除常规的喷油、点火等控制功能外,还可通过调节进、排气门控制参数(气门开启时刻、关闭时刻以及气门升程)直接调节进气量,进而实现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稳定运转。完成了初步的运行试验,验证了电控系统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提高发动机性能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配气机构动力学特性的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进行了柴油机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研究,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对配气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和评价,构建了配气机构动态测试系统,进行了多参数同步测量试验.仿真模拟与试验测量结果表明:气门升程曲线连续光滑,最大气门落座速度小于许用落座速度,但落座瞬间气门加速度波动幅值较大,高速时气门落座有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发动机的正常起动需要起动系统的机械部件和电气元件协同工作,并且起动机在自身功率范围内能够带动曲轴以足够快的转速工作。一般起动系统主要包括蓄电池、线缆、点火开关、电磁线圈(开关)、起动电机、起动驱动机构和小齿轮、起动保护开关等元件,如图1所示。起动机工作有两条线路,即控  相似文献   

9.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电液可变气门机构模型,以研究关键参数如电磁阀特性、液压缸直径、供油压力、油泵流量、蓄能器容积和进回油管直径等对气门升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缸直径与进回油管直径存在最优值,分别为16和6mm。在此基础上建造了电液可变气门系统试验平台,对气门落座速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多脉冲信号控制使落座速度由1.43降至0.82m/s时,其所对应发动机转速由2 370降至1 497r/min,难以满足要求。利用单向节流阀进行节流可以使落座速度降至0.3m/s,但因回落过程一直存在节流损失,回落时间较长,与此对应发动机转速为1 130r/min。采用开关电磁阀与单向节流阀并联策略,可在有效降低落座速度的同时,缩短气门回落时间,在供油压力为15MPa,落座速度为0.3m/s条件下,该系统可满足柴油机2 500r/min工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点火线圈和功率晶体管的检测点火信号由ECM输送到功率晶体管进行放大,根据凸轮轴位置信号,功率晶体管接通和断开点火线圈的初级电路,这种通断引起次级线圈电路产生正常的高电压。其电路如图12所示。25℃时,电阻值应高于1MΩ,若发现异常,应更换电容器。怠速控制阀(IACV-AAC)的检  相似文献   

11.
一、故障现象 一辆桑塔纳轿车空调电磁离合线圈在炎夏行车中,突然被烧毁。为使该车空调及时投入使用,在维修时换上一个新的电磁离合线圈。但只行驶了1500km左右,电磁离合线圈又被烧毁。 二、故障分析与排除 空调系统电磁离合线圈被烧毁的原因,排除产品质量问题外,主要是空调系统的压力过高,带动压缩机  相似文献   

12.
点火系统是汽车上主要的宽带骚扰源之一。为对点火系统工作过程产生的电磁骚扰进行仿真预测,应用三维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提取点火线圈的寄生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描述点火线圈高频特性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不同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方法能够准确提取出点火线圈的寄生参数,在传导问题涉及的频带内建立的模型能够用于仿真预测点火系统的电磁骚扰。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一辆奔驰600SEL轿车发动机冷启动困难,甚至无法启动。故障原因造成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原因很多。发动机机械方面的原因有:汽缸压力、气门间隙和配气相位不正常;点火系方面的原因有:蓄电池、分电器、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正时不正常。经检查,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一辆国产CM125太子款双缸摩托车行驶40 000多km出现难起动及加速性能差现象送修,维修工在检查发动机化油器、气缸压缩压力、配气正时、气门间隙等均没有找到问题所在。检查点火系统时发现,火花塞点火微弱,更换火花塞、电子点火器、点火线圈等电气零件均无效,几经周折,最后检查到磁电机转子部分,发现飞轮转子磁钢(如图1所示)部位存在失磁现象,造成发动机难以起动。因无正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点火装置在汽油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点火装置,改进了现有点火系统电路中的点火线圈部分,利用电磁谐振原理产生2次脉冲静电电压使得一次点火即将结束时再次点火而达到燃烧充分,实现了降低有毒气体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 奔驰600SEC轿车,发动机在冷车启动时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启动。故障分析与排除 造成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无法启动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发动机方面的原因有:汽缸压力、气门间隙和配气相位不正常;点火系方面的原因有:蓄电池、分电器、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正时不正常。经检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问题,那么,故障应该出在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因为该发动机只是冷车启动困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帕萨特B5在更换活塞环、气门及油封后出现了不能启动的故障,启动机运转有力且发动机不着车。故障诊断:首先把发动机的进油管拆下测量油压为300kPa,在正常范围内。测试高压火时却发现1缸的点火线圈特别的热,赶紧拔下点火线圈插头用2缸的点火线圈试火,高压火正常。把发光二极管测试灯接在喷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发动机气门驱动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阐述了发动机无凸轮轴电磁驱动气门新技术。气门无凸轮轴电磁驱动是电液驱动、电气驱动和其它无凸轮轴方式驱动中最有希望达到实用化程度的无凸轮气门驱动方式。目前该技术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9.
《汽车实用技术》2013,(10):44-44
近日,辉门公司动力总成引进了一种新型高性能火花塞陶瓷材料,以应对高输出汽油机日益严苛的高温和高电压要求。这种名为SureFirePlus的新型火花塞陶瓷技术可实现更高点火电压、延长火花塞使用寿命,并能够有效集成到多气门小型发动机内空间局促的缸盖中。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13,(42):11-11
辉门公司动力总成前不久引进了一种新型高性能火花塞陶瓷材料,以应对高输出汽油机日益严苛的高温和高电压要求。这种名为SureFire Plus的新型火花塞陶瓷技术可实现更高点火电压、延长火花塞使用寿命,并能够有效集成到多气门小型发动机内空间局促的缸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