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铁路客运专线线路穿越了秦岭和大巴山两大艰险山区,两大山区地形起伏、地势陡峻,地质复杂,工程设置条件困难,桥隧之间短路基在所难免。短路基工程措施如何设置才能满足客运专线运营平稳性、舒适性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四处桥隧之间短路基工点的地形地质情况介绍、对修建路基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及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工程措施。该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段所有短路基施工完成后,通过堆载预压、沉降观测及通车两年的检验,工后及差异沉降满足标准要求、线路平稳舒适。  相似文献   

2.
吴新锋 《路基工程》2012,(4):155-158
库区深水路段的道路路基填筑受到水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是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的一项难点,是整个道路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库区深水路段路基填筑的设计实践,提出库区深水路段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道路建成通车以来的实践证明,深水库区路段路基整体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肯尼亚中部的内马标轨铁路,穿越东非大裂谷,不良地质发育,地质条件复杂。针对内马铁路出现的地裂缝,运用有限元Midas/GTS分析该铁路路基穿越地裂缝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同时对比分析了土工格室、挖除换填A,B组土、碎石垫层、混凝土板等工程措施对路基的位移变形影响,从而准确有效地确定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成贵铁路兴文到威信段位于四川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形急变带,地形起伏大,沿线重力不良地质体、煤层瓦斯、采空区和岩溶极为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线路方案比选困难。勘察设计过程中,在遵循复杂艰险山区选线定线技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情况制定了“从面到线,由线到点,再由点控线”的地质选线实施方案,通过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和工程经济技术比较等方法,确定南广河下游方案为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5.
浅析山区铁路线路位置与路基工程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基工程直接影响线路的工程数量、工程造价、线路运营条件以及沿线水土环境。文章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工程造价、边坡防护、环境影响与运营条件和路基工程的关系,探讨山区铁路选线与路基工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基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基是公路线形的主体 ,它与路面共同承担汽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质量的好坏 ,必然反映到路面上来。路面损坏往往与路基排水不畅、压实度不够、强度低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路基设计不好 ,影响公路的使用质量 ,修复难度大、费用高。因此 ,没有稳固的路基 ,就没有稳固的路面 ,为提高公路路基的质量 ,减少病害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重视和加强地质水文调查基础工作 ,是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施工质量的必要环节。公路工程在开工前必须对整个路线的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条件进行调查了解。一是要在施工前掌握线路所经…  相似文献   

7.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受地形、地质、水文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更显其复杂性,因此路基设计中要做到因地制宜、环保美观、经济合理。文章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总结,为今后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喻洪平 《路基工程》2007,(2):148-150
渝怀铁路冯家坝车站前后路基,受地形、地层、构造、水文及施工等诸多因素影响.施工期间坍滑频繁,病害严重。经针对其地质特征及病害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处理,病害得以根治。通车营运以来,路基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9.
陈松  李东 《路基工程》2007,(5):56-58
玉蒙铁路汉邑村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极其发育。通过勘察与研究,查明了区内控制线位选择的地质构造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线位最终确定采用D2K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区公路运营过程中路基-支挡结构变形失稳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地层岩性等内因密切相关,气象、水文及施工等外动力条件则是路基及支挡结构变形和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多雨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沉陷变形问题成为危及公路正常运营的典型地质灾害问题之一。通过对某陡斜坡路基病害的工程地质环境、路基沉陷变形过程及破坏机理分析,揭示了山区斜坡路基变形破坏的区域性、渐进式、影响因素复杂、破坏模式多样等特点,提出了动态过程调控理念,对该类路基-挡墙病害治理须选择恰当介入时机,并采用综合治理措施的设计思路,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似路基-挡墙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碧琴  李霞  李江华  田茂 《公路》2005,(5):67-70
自然环境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路线选取、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路面稳定性和耐久性、公路主要自然病害(包括冻融、翻浆、雪害、风沙害、崩塌、滑坡和地震灾害等)、施工条件和养护运营环境等5个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公路工程的关系,提出公路区划中地质地貌环境参数和水热状况环境参数。阐述了环境参数的提出过程,为新疆公路自然区划三级区的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如军  徐竭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4):136-138,14,15
当前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项目施工中由于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的多样化,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具体的施工,其中软土地基在公路施工中的处理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通过对软土地基特点的阐述,对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耗散能法和现象法,分析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EV温拌剂后,其疲劳性能总体变好;在基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RH温拌剂后,其总体疲劳性能变差;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加入EV温拌剂后,其在高应变水平下的疲劳性能有所下降,但与热拌混合料疲劳性能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14.
多年冻土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特殊路基的一种,通过对以往多年冻土路基填方处理设计方法的总结与介绍,提出一般多年冻土路基填方设计的简要技术路线。同时指出《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使用数值模拟计算成果用于设计的风险,提出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宗燕 《路基工程》2021,(4):163-168
以福州滨海新城管廊路基工程为依托,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软土地质条件下管廊路基施工阶段及工后运营期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基坑开挖阶段,基底最大隆起量为基坑开挖深度的0.14 %,开挖对地表影响范围为4~5倍的开挖深度,基坑侧壁水平位移最大值为开挖深度的0.14 %,大致在基坑开挖深度2/3处;基坑回填结束,管廊沉降逐渐增大并表现为均匀沉降;路基回填结束,管廊产生了0.25 %的倾斜率。路基沉降受管廊影响,出现不对称沉降,左右两侧最大差异沉降率分别为1.33 %,1.00 %。管廊位置处沉降出现突变,两侧沉降值最大相差22 mm;工后20年时,管廊沉降值及横向位移值变化不大,倾斜率变为0.42 %,路基沉降变为竣工时4倍,左右两侧最大差异沉降率分别为0.38 %,1.00 %,管廊存在处路基顶面出现S型沉降曲线,且该现象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常见辰 《路基工程》2010,(4):252-254
植物防护是公路路基边坡防护的最主要的形式之一。通过野外观察与室内试验,就大气降雨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边坡坡面植被护坡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了边坡植被的多种作用,并对路基边坡植物防护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公路路基边坡植物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环境与岩土工程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黄土路基由于长期浸水而引起的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工程实例说明周围环境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并提出了灰土挤密桩加上地基劈裂压浆联合加固地基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将建筑垃圾再生料用于道路工程建设,是发展绿色低碳交通的具体举措。然而由于再生料成分复杂,在荷载和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易发生颗粒破碎,导致再生料的性能不稳定。因此,再生料路基与传统路基也存在明显差异。从建筑垃圾再生料用于路基修筑时的物理力学性能,再生料路基典型工程应用,再生料路基的环保性和经济性等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目前关于再生料路基的服役性能预估及调控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少有路基体中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建议开展此类研究,以便于推进建筑垃圾在路基工程中更为广泛和安全可靠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