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8):20-20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样品委员会(ISO/REMCO)秘书处主办、荷兰标准化协会(NEN)承办的第34届ISO/REMCO年会于2011年7月11—15日在荷兰代尔夫特召开。来自英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IAEA、ILAC、以及中国的技术委员会、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等国家及组织的41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8):9-9
2012年7月17日,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从英国伦敦迁往我国湖南长沙。这一历史悠久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的迁移,充分彰显了湖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9月2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内燃机技术委员会(ISO/TC70)年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是我国承担ISO/TC70秘书处后的第一次年会。来自ISO中央秘书处以及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共2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我国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提出了《往复式内燃机排气消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17日,德国标准化协会和法国标准化协会联合向ISO中央秘书处提交了申请成立"铁路应用"新技术活动领域技术委员会的提案(ISO/TS/P225)。介绍该提案的背景及内容,并分析ISO拟成立"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的利弊。  相似文献   

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通过其导则规定了4种主要的国际标准文件(ISO/IEC deliverables)类型,分别是国际标准(IS)、技术规范(TS)、可公开提供的规范(PAS)和技术报告(TR)。根据ISO/IEC导则,系统梳理各类国际标准文件的相关技术特征,结合中国铁路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 269)前期工作情况,提出合理选择国际标准文件类型、推动标准国际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0月8—1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 269)"铁路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组(Working Group 5,WG5)第5次会议暨"铁路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评定"特别工作组(Ad-hoc Group 18,AG18)第2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是ISO面向铁路应用专门设立的技术委员会。2017年5月,ISO发布实施了ISO/TS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16—1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基础设施分委会钢轨焊接工作组(ISO/TC269/SC1/WG03)第3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5个国家的15名专家参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高文会作为联合召集人主持会议,会议讨论了ISO钢轨焊接国际标准第1部分工作组草案稿(WD)。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ISO/CASCO)2015年组建成立了负责制定《服务认证方案示例》国际标准的第45工作组(ISO/CASCO/WG45)。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牛东波同志经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1)提名推荐,成功担任ISO/CASCO/WG45工作组的召集人,负责牵头制定国际标准ISO/IEC TR 17028《服务认证方案示例》。这是首次由我国主动提名的专家担任ISO/CASCO服务认证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组召集人,该国际标准也是ISO组织制定  相似文献   

9.
《铁道技术监督》2010,(8):52-52
<正>2010年7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ISO/PAS18186《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该规范是在GB/T23678—2009《供应链监控用集装箱电子箱封应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第1项由我国  相似文献   

10.
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 269)第11届全体会议及各分技术委员会第7届全体会议于2022年5月30日至6月3日召开。全体会议上正式批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霍保世担任“机车车辆”分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以轮值方式承担“基础设施”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中国铁路标准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总结ISO/TC 269第11届全体会议及相关会议情况的基础上,对充分利用ISO/TC 269平台更好地推进中国铁路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工作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1月24日,经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基础设施分委员会(ISO/TC 269/SC1)各成员国投票,正式批准成立"WG02轨道质量评估(track qualityevaluation)"项目组并任命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田新宇副研究员为组长,开展《轨道几何质量第1部分:轨道几何和轨道几何质量定义》(ISO 23054-  相似文献   

12.
《铁道技术监督》2010,(6):57-57
<正>2010年5月13-15日,中国国家认可中心(CNAS)有关领导组织专家评审组,对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院内现场评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ISO/IEC17020、ISO/IEC17025现场评审。这次评审是在武广客运专线、福厦铁路、沪宁城际铁路5次现场评审和目击见证的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现场评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2月27日至3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05届理事会会议及其战略政策常委会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质检总局副局长、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作为ISO常任理事国中国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秘书长2018年度工作计划和ISO新发布的国际标准版权政策的实施进展,审议了《ISO战略规划(2016—2020)》2018年实施计划和ISO与其他伙伴组织的合作原则,批准了新《ISO章程与议事规则》的配套实施计划和ISO区域参与指南,通过了《ISO信息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第38届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及第51届PASC执委会(PASC/EC)会议于2015年5月4日至8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国家标准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殷明汉率由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标准化协会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大会。PASC 24个成员中的19个成员代表团,ISO、IEC、ITU和WTO等国际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标准一致化分委员会(APEC/SCSC)、泛美标准化组织(COPANT)、非洲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与欧洲标准委员会/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CEN/TC 256)的合作,将欧洲已发布的铁路应用标准在更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 269)推出迁徙政策(Migration Strategy)。为了更准确理解迁徙政策,详细介绍该政策的由来、内容和初步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迁徙政策对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工作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铁道技术监督》2010,(6):61-61
<正>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承办,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协办、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支持协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金属和合金的腐蚀技术委员会(ISO/TC156)第22次年会,于2010年4月12—15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来自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近年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铁路"走出去"起到积极作用。在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其"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 269)和分委会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梳理我国铁路参与ISO/TC 269国际标准化工作现状,并就我国与主要的铁路发达国家在ISO/TC 269工作中参与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铁路标准国际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1月27日,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战略组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主任肖建华作为IAF主席主持了会议,来自IAF,ILAC,ISO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我国有了ISO和IEC标准出版物版权保护规定2007年1月15日,国家标准委印发了《ISO和IEC标准出版物版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该《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ISO、IEC标准出版物的复制、销售、翻译出版和使用,ISO、IEC标准出版物的版权保护工作由国家标准委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来自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CR)的消息 ,ISO 90 0 0族标准 2 0 0 0版的修订工作已进入国际标准草案 (DIS)阶段 ,新版国际标准预计将在 2 0 0 0年底前正式发布和生效 ,94版标准认证证书 3年后将失效。为了统一各国认可机构与认证机构关于 2 0 0 0版 ISO90 0 0族标准认证实施过渡期的有关要求 ,由国际认可论坛 (IAF)的认可机构、认证机构和工业界代表组成的代表团 ,已经与负责 ISO 90 0 0族标准制订的 ISO/TC 1 76的代表团以及负责合格评定标准制订的 ISO/CASCO代表团举行了三方联系会议 ,并就 ISO 90 0 0新版标准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