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结合85 m+160 m+85 m变截面悬臂现浇连续刚构箱梁模板高程计算方法,介绍了梁块自重、预加应力、施工荷载引起的挠度,以及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影响梁体线形的主要因素及计算方法,阐述了连续刚构桥梁结构线形的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悬臂浇筑连续梁线形控制综合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京沪高铁京杭运河特大桥工程,对悬臂浇筑梁线形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平面与高程控制、支架及挂篮挠度控制、梁体线形预测及监控、基础沉降变形观测、梁顶六面坡控制等线形控制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3.
京杭大运河特大桥是一座主跨为(93 165 93)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梁除0号~2号块采用支架现浇外,其余3号~24号块均采用挂篮悬臂浇筑,主梁的线形控制较为关键。结合该桥主梁线形控制的施工实际,介绍了主梁的施工方案、线形控制的目的和要点、线形控制计算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箱梁实际立模高程值的计算过程和箱梁高程测控的布点和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监控工作.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出本桥在恒载作用下的累积位移、活载位移、预拱度及各阶段的梁体应力,通过误差分析和施工状态预测对计算模型进行修正,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龙段两侧悬臂端高程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保证桥梁成桥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铁路曲线曲率图为一梯形的特性和回归直线移动定理,实现了对某无砟轨道线路实测数据所在线形的自动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直线线形和圆曲线线形拟合的计算模型,对该实测数据进行了重新拟合。结果表明,拟合后的轨面高程与实测的轨面高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对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提出新的思路。详细介绍CPⅢ平面、高程控制网监督测量的精度指标、技术要求及作业方法。指出,为确保CPⅢ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精确可靠,提高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几何线形平顺性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超宽桥面部分斜拉桥主梁线形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较好地控制超宽桥面的线形,研究超宽桥面部分斜拉桥主梁线形控制系统,分析影响主梁挠度变化的因素及全桥合龙后高程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偏差的原因,取得现场实测数据以修正计算模型参数。研究方法:以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误差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柳州三门江大桥施工特点,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线形控制模型,通过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确保桥梁线形施工质量。研究结论:超宽桥面部分斜拉桥主梁结构变位及高程变化特点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相接近;采用现场实测数据修正计算模型参数,达到理论计算模型与实桥相吻合,保证了主梁的安全施工;施工中要实时监测挂篮变形,并根据梁段重量对预抬量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金水沟大桥刚构连续箱梁模板高程计算方法,并对混凝土弹性模量、温度变形、预应力摩阻损失、T构悬臂施工阶段关键监控截面应力、主梁线形、合龙阶段等重要指标进行监控,阐述了连续梁和刚构相结合桥梁结构线形的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银虎 《铁道勘察》2020,(3):1-6,16
为了提高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安装定位精度,提升轨道梁线形平顺性,提出一种基于轨道梁基础控制网的轨道梁定位测量及线形检测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下的轨道梁基础控制网点位设置、测量方法和精度指标分析,以及轨道梁线形检测断面设置、检测点测量、检测数据处理及线形分析的方法。给出了轨道梁定位测量时全站仪的定向方法及精度指标;研发了精密测量基座。实际案例表明,轨道梁基础控制网相对点位精度为±1.5 mm,轨道梁平面定位精度为±3 mm,高程定位精度为±2 mm,验证了该作业方法的可行性,定位安装后的轨道梁符合相关规范的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桥梁悬臂挂篮施工高程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到桥梁是否能顺利合龙,而且影响到最终成桥线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以一具体悬臂施工为背景,阐述了0号块立模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偏差,并深入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措施,希望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节段预制全胶拼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设计成桥线形,通过长线和短线台座结合预制节段,再逐跨拼装节段成桥,采用初始切线位移法模拟计算逐跨拼装施工过程,新拼装单元沿着相邻的已经拼装完成单元的切向位移方向安装,计入刚体转动引起的竖向位移,保证制造线形、拼装线形计算与实际施工相符。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容重、混凝土弹性模量、钢束与管道壁摩擦系数分别增大10%时,梁体向上的竖向变形分别减小约30%、5%、1%;钢筋混凝土容重变化对线形影响很大,建议实测控制素混凝土容重波动在2%以内;采用实测的混凝土容重、弹性模量、有效预应力等参数计算和监控制造线形、拼装线形,预应力张拉前、后,计算与实测变形误差由6.6 mm降低到2.9 mm,最终梁面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最大误差6.4 mm,实现成桥线形高精度计算和施工。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拱塔结构受力与变形复杂,施工控制则是确保成桥线形的关键.以沅江特大桥拱承斜拉桥为依托,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先采用试算法模拟拱塔竖转就位工况,在其基础上分析拱塔顶推和不顶推两种合龙施工方案下拱塔线形及受力结果.研究结论:(1)拱塔在转体施工中过转0.007 43 rad能够平衡自重的影响,两种合龙方案线形迭代后...  相似文献   

13.
宜万铁路落步溪大桥提篮型拱肋钢管骨架吊装方案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改进的有限元零位移法"进行了落步溪大桥提篮型拱肋钢管骨架扣索索力优化计算,得出了合龙前钢管骨架的一组最优扣索索力。在本组扣索索力作用下,钢管骨架的线形(高程、中线)最大误差小于2 mm。骨架结构的倒拆计算结果表明,本组最优化扣索索力不仅能够满足钢管骨架正装过程中结构的强度安全及稳定性要求,而且能够给出骨架安装过程中的线形、钢管应力、索力控制值以指导施工。骨架成型后的线形、应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证明,本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骨架具备较高的合龙精度,而且可以避免吊装过程中的调索难题,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钢管骨架吊装控制方法,对同类型桥梁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武广客运专线南环线特大桥连续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跨武(汉)九(江)铁路的南环线特大桥现浇悬臂连续梁挂篮设计及施工方法。该挂篮具有自重轻、刚度大、施工易控制、加工简单、拼装方便等特点。同时对悬臂施工中的主要施工工艺,合龙段的施工工艺,箱梁的线形控制等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客运专线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转体施工时梁体的施工监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了连续梁在恒载作用下的累积位移、活载位移、预拱度及各阶段的梁体应力,通过误差分析和施工状态预测对计算模型进行修正,以此来保证成桥后桥面线形、合龙段两端悬臂端高程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可靠度和安全性,保证了桥梁顺利转体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为同类桥梁的转体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主缆架设差分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结构,介绍了差分测量方法的整体思路和原理以严格同步对向观测和跨越四边形的观测路线建立高精度跨河高程控制,以差分方法(实时改正大气垂直折光)提高单向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该方法使主跨960 m的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主缆定位达到相对高差3 mm(跨中1/2点处)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西连  陈再华 《铁道建设》1999,(4):45-51,55
井点降水技术在于利用布置井点抽水将地下水位降到坑底设计高程以下,以消除消流压力,使开挖后的边坡土体在其自重作用下增强凝聚力,以提高边坡和基底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后期工程的顺利施工。本文针对工程实际地质,水文情况,介绍了应用井点降水技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曲率短线匹配连续刚构桥几何线形控制,基于三维空间坐标系,充分考虑梁长和转角误差、横坡误差和平移误差,提出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直线和大曲率短线匹配施工桥梁的几何线形三维控制方法。该法可实现及时三维修正每个梁段的预制和拼装线形,避免误差累积,达到高精度几何线形控制的目的。与既有算法对比表明,该算法符合现浇梁段与对应匹配梁段的相对位置关系在预制阶段和拼装阶段保持不变的实际情况,控制精度有保证。工程实例表明,对于短线匹配施工的大曲率(曲线半径804.2 m)连续刚构桥,该方法实际几何线形控制良好:实测主梁线形与设计线形相比,轴线偏差最大不超过6 mm,高程偏差最大不超过11 mm,均远小于规范的规定限值,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预制几何线形控制方法中的不足,提出考虑梁长误差、转角误差、扭转误差和错台误差的几何线形三维控制方法,针对逐孔整跨施工,研究首节段定位方法。以广州轨道交通14号线(40+3×38)m连续刚构桥中的一孔38 m跨为例,采用本文方法对其进行预制阶段和拼装阶段的几何线形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实测主梁轴线偏差最大不超过6 mm,高程偏差最大不超过12 mm,均远小于规范限值,实际拼装线形平顺流畅,充分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该法已成功应用于近4 000片节段梁预制和近200孔桥梁架设拼装的几何线形控制,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线路纵断面是高速列车安全平稳通行的必要条件。超大跨度铁路桥梁成桥线形较设计线形易出现较大偏差,由于线路调整能力有限,桥上线路纵断面难以达到设计高程,故需在成桥线形基础上变更线路纵断面设计。在满足道床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变更后的纵断面线形难以满足线路设计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工程验收及列车达速运营。为此,以实测桥梁线形为基准,充分考虑道床厚度及线路衔接,依据傅里叶级数原理建立线路线形频域特征与车体加速度的关联关系,进而构建纵断面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超大跨度铁路桥上线路纵断面的优化方法。以某超大跨度悬索桥为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线路纵断面的最小波长远离车体加速度敏感波长,降低车体振动加速度;优化后的线路纵断面车体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为0.15 m/s2,优于工程实际中所采用的多坡段纵断面;优化后的线路纵断面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及适应性。本方法可直观反映优化后线路纵断面的频域特性,并从波长的角度实现了纵断面优化与高速列车行车性能的关联,可用于指导桥上线路纵断面设计及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