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中银铁路绥(德)靖(边)段丁家沟无定河特大桥38号~39号连续梁上跨既有包(头)西(安)铁路,以连续梁(32+48+32)m斜交形式跨越,两线交角小,支架梁跨度大,是本标段桥梁施工的重点。该连续梁主要施工方案研究包括:跨既有线施工方案选择、既有线边坡防护及现浇梁过车门洞支架搭设等结构安全,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跨既有铁路结构施工既要考虑支撑系统本身安全、又要兼顾铁路运营安全;支架系统的设计、施工方面的策划既要合理周密、又要简便快捷;施工安全防护标准高。以沪杭高速铁路松江特大桥跨新闵铁路连续梁支架为例,简要介绍上跨铁路连续梁高支架设计思路及施工相应安全控制要点,即采用600 mm×12 mm钢管柱为支撑,搭设贝雷梁支架和碗扣架,解决了高度超过30 m跨既有铁路连续梁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3.
现浇连续梁跨越既有铁路工程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安全性要求较高。根据石武客运线东孟姜女河特大桥(32+48+32)m连续梁的跨新荷铁路线施工,从连续梁悬臂灌注施工、连续梁挂篮悬浇施工工艺两个方面对现浇连续梁施工的重点施工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跨新荷铁路采用防护棚以保证铁路的运营安全,重点介绍防护棚的设计、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安全措施。本工程已经顺利完工,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问题,证明本次施工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防护措施是合理的,能为以后类似跨铁路线桥梁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与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沪杭高速铁路监理I标管段内松江特大桥168号~169号墩跨既有沪昆铁路,为了在施工期间确保既有沪昆铁路的安全,也便于在今后工程中能将跨既有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结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现场施工技术、监理措施等,从前期现场调查开始,到桩基、承台、墩身及梁部施工整个过程,开展跨既有铁路施工安全技术研究。通过进一步完善现场监理措施,加大监理力度,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很好地控制了现场施工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跨既有沪昆铁路连续梁施工监理任务。在跨沪昆铁路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监理在安全控制方面着重做好事前分析、过程控制、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施工方案以及合理安排旁站等,使得施工过程安全全面受控。  相似文献   

5.
高静华 《中国铁路》2013,(12):63-65
以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钱江南引桥125m连续梁跨越既有沪昆电气化铁路为例,分析预应力连续梁施工工法,对棚架式防护技术方案和整体移动式防护平台技术方案进行比选。通过连续梁施工和采用整体移动式防护平台技术施作,并配套相应安全措施,成功实现大跨度连续梁安全、优质、高效跨越电气化铁路,可为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在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成渝客专资阳沱江多线特大桥0号台位于既有成渝铁路路堑上方,0号台~1号墩连续梁的8#~12#块上跨铁路运营线,该段连续梁施工时的混凝土灌筑及挂篮走行都将影响既有线施工安全.结合资阳沱江多线特大桥跨既有线施工,分析总结跨越繁忙铁路既有线施工的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7.
铁路大跨度连续梁跨越繁忙既有干线铁路施工,受既有线运营影响,工期紧,安全风险大,技术含量高。针对新建南广铁路独屋特大桥大跨度连续梁转体18.1°跨越既有黎湛铁路施工,介绍了连续梁转体系统的转动结构、牵引装置,平行既有线对称的2个T形结构主墩连续梁的上下承台、球铰安装、墩身及连续梁及实施转体的施工。采用全站仪控制转体球铰安装精度、试转体、转体精调等关键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张晟 《西铁科技》2010,(2):37-40
本文以粉铺村特大桥为例,介绍了新建铁路大跨度简支梁跨越既有铁路施工方案,包括既有线旁的防护桩、钻孔桩、承台、墩柱的施工防护方案,重点讨论了架梁作业的主要工序,总结了既有线施工安全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跨越既有铁路连续梁是郑万铁路安全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钢壳合龙施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既有线运营的干扰,成功解决接触网支柱与梁体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挂篮拆除的难题,保证既有线安全运营及施工安全,缩短工期,且能最大限度节约投资及施工成本。以郑万铁路跨孟宝铁路为例,分析钢壳合龙技术运用中的设计方案,介绍钢壳加工及涂装、钢壳预埋段安装、连续梁转体施工、钢壳嵌补段安装和合龙段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环节的要点,总结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石武客运专线特大连续梁桥跨越京广电气化铁路技术.在净高有限条件下,特大连续梁桥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高压接触网,既要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又要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必须根据限界要求和现场情况,对接触网承力索及回流线安全防护方案进行设计,并提出具体的施工措施及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路网密度日益增大,铁路立体交叉问题日益凸显。跨线桥梁施工会对既有铁路运营产生较大干扰,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依托集包铁路古城湾特大桥1-132 m大跨度简支钢桁梁小角度跨越京包铁路工程实例,分析总结跨线桥施工方案确定原则、无平衡重平面转体关键技术及施工步骤、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为类似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该桥的成功转体证明大跨度简支钢桁梁小角度跨越既有铁路采用无平衡重平面转体法,能够确保营业线正常运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新建高速公路悬臂浇筑连续梁桥跨越地铁高架桥及铁路隧道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工程措施不当或高空坠物,对运营地铁高架桥造成影响,危及既有桥梁行车安全;新建桥梁桩基施工引起既有隧道沉降,若不均匀沉降过大,将导致既有隧道衬砌开裂,影响既有隧道衬砌结构安全和城轨交通安全运营。本文以跨地铁高架桥及城轨铁路隧道的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为依托,对桥梁基础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结构及围岩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存在的交叉影响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可为同类工程安全评估及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渝万铁路客运专线连续梁上跨沪蓉高速公路施工,交通安全要求高,保通压力大。依据实际情况针对刚性棚架防护与挂篮兜底防护方案进行比选;介绍防护棚架设计尺寸;利用软件建立实体模型进行稳定性检算;阐述上跨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要点。计算表明棚架的[10槽钢、Ⅰ40a工字钢、Ⅰ28a工字钢、φ400 mm×10 mm立柱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方案切实可行。连续梁采用刚性棚架防护措施,克服了高速公路边坡陡峭、场地困难、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流保通压力大等困难,达到了工期短、效率高、安全性好的施工成效,对高速铁路上跨高等级公路连续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武咸城际铁路连续梁转体上跨武广高铁施工安全防护为实例,阐述了施工方案优化在规避施工风险中的突出作用,分析了施工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和对策措施,介绍了各防护类型及其防护对象、现场操作要点,指出了各种防护类型的利弊,有效地解决了连续梁上跨高铁线路施工防护难题。  相似文献   

15.
跨铁路既有线施工在我国当前铁路建设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结合新建汉宜铁路蔡家湾汉江特大桥跨汉丹铁路连续梁工程实例,简要介绍铁路既有线侧连续梁基础、下部结构及上部结构施工过程,重点阐述线路加固、门式防护钢架等关键技术,对类似跨铁路既有线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建铁路跨越既有沪宁铁路、黄封铁路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制订的工作程序,尤其是跨越既有铁路线形成的三角形狭窄封闭场地,制订多项有针对性的施工程序,面对实际情况从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角度出发,介绍跨既有线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介绍津秦铁路客运专线上跨津山铁路门式框架墩施工及防护方案,本工程在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时,由于净空等限制,无法搭设独立防护棚时,采用模板、防护棚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设计,对于类似跨线桥门式框架墩、桥梁等净空困难条件下工程施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青铁路跨胶济客运专线(40+64+40)m连续梁转体施工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减少跨既有铁路桥梁施工对铁路运营的影响,转体施工作为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但对于跨客运专线采用小直径转盘及球铰的转体施工实践却很少。结合海青铁路跨胶济客运专线(40+64+40)m连续梁转体施工设计,介绍球铰选型、牵引力、倾覆稳定的计算方法,阐述转体系统、称重、转体等关键技术,并总结了转体施工方案。实践表明,所设计的小直径转盘及球铰的转体结构设计满足施工需要,转体施工方案满足铁路安全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桥梁施工水平的提高,连续梁转体施工在跨越既有铁路桥梁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降低和减小施工对既有线路的行车安全及设备运行造成的影响,是转体施工的核心。本文以新建郑万铁路(河南段)北汝河特大桥跨孟平铁路转体梁施工为背景,就转体的球铰设计与安装、正式转体前的试转、转体就位及精调、中跨合龙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特别针对中跨合龙段在面对空间受限、天窗点时间紧张等多种不利因素限制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思考,对转体施工进一步完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以后同类桥梁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跨越既有铁路的连续梁,因受工期的限制,由悬臂灌筑法改为支架现浇法,采用贝雷支架跨越既有铁路,能满足施工中承载力、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以迁菱铁路连续梁现浇施工为例,对碗扣和贝雷支架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检算,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