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属于多目标、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决策问题。在全面分析经济、技术、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打分法、区间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沥青路面预养护方案决策的区间非线性模糊决策方法。首先建立预养护非线性模糊决策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指标属性值,根据区间判断矩阵得出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区间数权向量;对各指标进行层次非线性模糊分析,得出各预养护措施的隶属度,进而排序。以上海某公路为例,运用该方法对各预养护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为预防性养护方案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行确定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方法上的不足,根据模糊优选理论建立和求解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优选模型,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最优对策,编制配套的辅助计算程序,结合实例介绍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研究表明,运用模糊优选方法确定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能有效克服现行方法的缺点,开发的辅助计算程序正确有效,增强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某公路稀浆封层路段的室内试验,发现采用稀浆封层养护的路面的针入度和延度均提高,可知稀浆封层技术可以有效减缓沥青路面低温病害的发生,预防性养护措施对沥青性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参照国内外有关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国内技术规范中路面及材料性能评价指标,在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增加沥青性能指标,从路用性能和沥青性能两方面对沥青路面预养护进行评价。考虑到评价指标权重分配方法的不足,通过对传统熵权-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建立针对沥青路面预养护新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结合实际工程经验、专家打分法和试验检测数据,在求取综合权重时,将主客观两种方法的中间过程相结合来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系数,最后对预防性养护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张家口地区某条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工程为实例进行改进EW-AHP法预防性养护评价模型的应用,沥青材料性能的3个指标所占权重比EW-AHP法有所提高,同层次分析法相比相差不大,沥青低温性能指标的比重比EW-AHP和AHP有所提高,同熵权法相比有所降低,比较符合寒冷地区沥青的低温抗裂情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沥青路面预养护措施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PCI的实测数据,采用了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方法对PCI进行了预测。根据PCI指数的预测结果并结合本地经验本文选择在三个不同路龄时实施微表处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同时,采用附近路段微表处实施后PCI的检测数据回归了方程,然后利用效果费用法分析了在不同路龄时实施微表处的效果费用比,据此优选了最经济合理的预防性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预防性养护成套技术,并颁布了上海市公路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规程>(SZ-GD01-2007).明确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路况指标和标准;建立了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的方法和流程,并给出了推荐方案;以路面预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为核心提出了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和相关参数;给出了常用预养护措施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沥青路面状况评价,提出了预防性养护标准,确定了预防性养护对策的选择方法与流程,研究了沥青路面预养护措施实施的最佳时机和最恰当预防性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预防性养护方案的选择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重要内容.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衰减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其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范围,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气候条件和交通量状况及各项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适用性,提出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选择指南,对江苏省沥青...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应用决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决预防性养护体系中路段的选定和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问题,根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特点,把现有预防性养护措施归结为裂缝填封、局部缺陷修补、表面封层和薄层罩面4类。通过适用性分析总结形成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对策集合,最后构建了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框架,对此类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性养护技术是现代公路资产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在深入调查分析国内外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技术的发展历史,评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相关领域主要包括路面状况评价、使用性能预测、养护路段划分、养护措施选择、养护时机确定、养护效果评价以及预防性养护策略与路面管理系统整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主观经验在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中占据主要位置,目前尚不存在可量化的系统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策略决策方法.根据研究进展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现阶段该领域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是:多目标决策的养护措施选择问题、养护措施功能性衰减与原路面结构性衰减之间的交互效应分析问题以及系统最优化的多阶段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以理论分析为主,结合室内试验和试验路观测,明确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和技术理念;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路况指标和标准;建立了预防性养护对策及措施选择的方法和流程,并给出了相应示例;以路面预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为核心提出了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和相关参数。该文提出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参数初步建立了我国路面预养护的技术框架,可供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费用一效益分析的观点,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和技术理念;分析了包括成本效益、交通效益和使用性能效益在内的路面预养护效益;总结了上海地区典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技术经济特征,并采用等效年度费用法对措施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以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为核心提出了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和相关参数,其中,费用包括预防性养护措施费、中修费和日常养护费用,效益以路面性能曲线下的面积表征。成果表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应以合理的费用效益分析为基础,以达到节省路面寿命周期内养护费用的目的:提出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参数,基本解决了建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体系的关键技术,成果可供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道路养护主要采取矫正性养护方式,往往错过了最佳养护时机,导致养护工程量大,费用高,周期长,对交通影响大,社会反响强烈.根据效果费用比最大原则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阐述了基于生命周期费用分析的预防性养护费用的组成与计算方法,对预防性养护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效果费用比的计算结果确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提出采用费用-效益费评价准则,通过构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进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决策评价。基于等效年度费用法进行费用计算,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法(AHP)的三层评价体系结构,从技术、环境和经济三方面建立预防性养护指标的宏观和微观评价体系,根据方案层选定的10种典型养护技术指标建立矩阵模型,进行指标权重的费用-效益预测计算,确定预防养护技术的最优方案。通过实例验证获得了某一高速路段的预防养护方案技术指标评价分值,即稀浆封层微表层输入封层雾状封层石屑封层沥青再生剂 THMO复合封层超薄磨耗层灌封或封缝。确定采用稀浆封层为最佳的预防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国内尚不成熟的对道路进行长期预防性养护规划的问题,提出了预防性养护的多周期决策法,在不确定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情况下,利用效益费用法来确定不同策略各阶段的最佳措施和实施时机。通过推荐的预防性养护策略与传统的零养护进行比较,验证各推荐养护策略的有效性,并以实体工程为例,确定不同策略水平下的最佳预防性养护策略。研究发现,多周期决策法是选择最佳预防性养护策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罗运辉  安昶 《公路》2022,(6):352-359
为探明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对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基于某路面养护项目,统计了旧路路面的各项技术指标;结合病害分布情况,设计了6种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通过对实施养护前和养护5年后路面的状况检测,对比分析了各养护措施对于道路开裂、车辙、抗滑以及道路结构状况的影响;基于综合评分的方法,将道路状况的多性能指标转化成单性能指标;从性能出发,优选出了使道路综合状况最好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结果表明,经过灌缝之后双层微表处和薄层罩面养护的路段,在服役5年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抗开裂效果,其开裂程度没有达到养护前的水平;薄层罩面相对于微表处具有更好的抗车辙效果;不同养护措施对于抗滑性能的提升程度类似;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保持基层结构状态的作用,其中薄层罩面对于基层结构状态的改善较明显;双层微表处和薄层罩面都能在5年内较好地保持面层结构状态,而单层微表处对面层结构状态的保持作用有限;从道路综合性能出发,建议采取灌缝后的薄层罩面来进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相似文献   

16.
归纳总结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简单介绍了现有的9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确定了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的原则。结合宁波市绕城高速公路的检测结果,以及预防性路段划分方法,确定出沿线主要预防性路段的类别为A类和B类,再结合沿线交通情况计算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的等效年度费用效益EAC,最后利用项目级评判法,得出对于A类路段,微表处为最佳预防性养护措施;对B类路段,薄层罩面为最佳预防性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华东公路》2007,(6):77-77
由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和同济大学合作完成的科研项目“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日前已经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理念是在恰当的时间对合适的路面采取正确的措施。该研究对目前公路部门有关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理念存在的问题、实施预防性养护的技术特点、预养护对策的确定方法、最佳预养护时间的确定方法、上海市常用预养护措施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标准和预养护对策选择的方法和流程;建立了上海市公路沥青路面预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使用情况进行广泛调研,总结提炼出使用效果良好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及其适用条件,进而总结出一套适合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在工程推广应用的决策方法和数据支撑,以促进预防性养护在广东省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预防性养护对于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品质和寿命有着重要作用,根据我国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现状,本文简单论述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概念、措施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20.
预防性养护是一种费用-效益比可观的养护理念和方法,已经引起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但这一理念的贯彻与实践尚处在初级阶段.文中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江西省九江至景德镇高速公路养护实例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