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群综合交通一体化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中针对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问题,选取适当的城市指标,引入城市流向强度作为分析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重要度进行评估;依据城市重要度得分,采用K-Means聚类对城市等级结构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依据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模式,提出城市群各等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模式,进而提出构建城市群交通圈与城市内部交通"零换乘"衔接,打造城市群一体化综合交通圈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由上海、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既沿江地区)的15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这一区域位于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是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作为长三角"北翼"的江苏省一直在为加快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而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进一步适应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江苏交通仍将进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在现如今看来,完全诠释了目前的问题所在.交通问题的长期滞后发展以及交通建设不够完善,是我国优化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对于对其的影响更为致命性的.本文先简单介绍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并对交通产业优化进行了界定,详细的分析了地区交通对于产业的影响.分析交通各基础产业对城市群一体化的促进作用.[1]经济之间的来往最基础的来源于交通之间的相互流通,没有交通就没有经济,再优质的物品如果没有“走出家门”那也不会得到认可.在总结交通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完善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群绿色交通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环节.作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枢纽,交通运输以及交通通信是区域一体化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就好比刚刚在土地中生长结出的果实,就算是真的可口美味,让人欲罢不能,如果没有方便的交通也是无法被人们认可的,最终也将腐烂在农田中.所以交通是所有经济之间交流的必要所在也是关键所在.交通方面一定是首先应当合理解决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更应当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毕竟是大都市人流量比较大,经济之间的交流比较频繁.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最近的几年的发展开发产业所应了解的新概念,也是由于环境因素各国都对环保问题起到了很大的重视.绿色交通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则的指导思想.也是将绿色交通融入到现如今的交通网络和交通系统的一项新的创新.绿色环保的交通与经济繁荣发展的现象,最终达到了经济环境双赢,更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9):120-120
<正>上海举办世博会时,嘉兴市民可在本地办理一张"一卡通",市民持卡后不仅可在本地公交车、出租车上使用,而且可以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十几个长三角城市异地使用,而且,行驶在长三角高速公路上也不用停车缴费了。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正在加速,嘉兴与长三角城市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1,(9)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采用栅格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在运用通达性、可达性等指标对长江经济带交通改善状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通发展变化热点空间特征进行识别和探讨。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通达性与可达性均获得明显提升,但上下游仍存在较大差距;区域通达性与可达性除呈现从下游向上游逐层递减的扇形层次空间格局外,还呈现以中心省会城市向四周递减的圈层空间结构;交通干线沿线的通达性和可达性较优,平原通达性和可达性明显优于盆地、山地;在高速公路引导下,交通变化下的新交通核心城市涌现,云南、四川出现双核发展模式;交通发展热点主要分布在成渝城市群,冷点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通达性和可达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实现城市内外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整个交通系统一体化是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城市内外交通衔接模式受城市路网形态、城市规模、土地利用模式等因素影响.文中在分析河南省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现状和衔接需求的基础上,从城市内外交通方式选择和枢纽场站布局层面提出了河南省不同规模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布局模式,以指导河南省构建有效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趋势,面向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群发展对交通发展的影响和要求,运用系统分析、交通规划、城市规划、需求分析以及适应性的理论和方法,从城市群交通需求特征、网络结构以及交通模式3个方面全面分析中国城市群交通系统发展特征,提出了适应中国城市群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交通系统仍需不断完善,应重点关注城市群城际通道优化、城市出入口衔接、综合枢纽建设以及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推进。研究结果能够为科学制定中国城市群交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都市圈之间以及都市圈内部2个层面,分析了城市群交通需求特征、交通网络结构特点和交通发展模式.以苏南城市群为案例,分析了苏南城市群交通存在的问题和交通发展对策.结果表明:都市圈核心城市之间表现为高度集聚的区域运输走廊,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形成“点—轴”总体结构布局;都市圈内部表现为围绕核心城市的放射状运输走廊,具有明显的圈层特征,内圈层轨道交通处于主导地位,中圈层适度发展BRT和都市圈轨道,外圈层以小汽车出行模式为主;苏南城市群是国内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之一,应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理顺干线公路功能,引导区域城镇形成紧凑型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及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推进,我国越来越关注公路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剖析了绿色公路的内涵,阐述了国内外在绿色公路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结合长三角各省份绿色公路建设特点,研究并提出了绿色设计、绿色建设、运营与养护三个阶段的长三角区域绿色公路一体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视角出发,选取日本、美国及欧洲3个不同地域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并分析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及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速,研究解决城市群区内的交通问题,使交通网络结构与城市群空间组织能够协调发展,对我国城市群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分别对兰西城市群部分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发展特征及城市群区内部的交通网络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城市空间扩张或变化与交通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最后对西部城市群空间形态特征与交通网络结构的关联性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区域客运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在建立城市群客运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3+5”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客运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当前各个城市客运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城市群路网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群可达性水平,提出以中心城市到其他节点的出行时间作为城市群可达性基数,按照等时线测度交通服务的可达性概念,给出了公路交通以及公路衔接其他交通方式下的城市群可达性测算方法。根据测算出的到中心城市出行时间将各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交通圈,并分别以面积、人口、GDP三项指标的小时交通圈覆盖率对公路交通以及公路衔接其他交通方式下城市群可达性水平进行评价。以关中城市群为例,分别测算了公路网络、公路衔接现状高速铁路网络与公路衔接规划中高速铁路网络3种情景下的城市群可达性。经过比对分析发现,公路衔接高速铁路对扩大城市群2 h交通圈具有重要贡献,其中交通圈等级提升明显的县域主要沿铁路线路分布,且呈现距离中心城市西安越远,提升等级越高的趋势。公路衔接高速铁路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长距离的出行,即1,2 h交通圈上。在引入规划中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后,发现城市群可达性进一步提升,2 h交通圈覆盖率进一步扩大,面积覆盖率达到95%,但城市群内仍有少部分区域距离中心城市的出行时间达到2 h以上,即规划的路网仍不能满足《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城市群2小时通达”的目标,需要考虑进一步引入更快速的交通方式并配合完善公路网。  相似文献   

14.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围绕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合作与竞争辩证统一思想,全面思考江苏未来发展定位,发挥交通的支撑、服务、引领作用,扬江苏交通之所长,补江苏交通之所短,提出打造长三角地区的北翼国际门户枢纽,建成两大枢纽、两大出海口、三张"一体化"网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挖掘江苏潜在优势交通资源,更好地服务自身、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常州至泰州城际铁路不仅是江苏省高速铁路网中的南北向主要通道和重要中轴线,同时兼具京沪(杭)辅助通道和沿海辅助通道的部分功能,是长三角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常泰跨江融合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走廊的骨干交通方式.本文先后分析了沿线经济社会特征、交通运输结构,并根据本线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以"四阶段"法对项目运输需求进行了预测,在上述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项目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瞭望台     
《上海公路》2020,(3):97-98
上海全力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交通网按照《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实施了17项交通建设项目,其中,3项铁路工程、11项省际公路工程、3项航道工程;完成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打通长三角9座城市轨道交通壁垒,全力推进长三角交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19年《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下称《导则》)的编制完成,成都市中心城区杉板桥路(二环路一中环路)被选为第一批一体化设计的示范街道,对《导则》进行实践和深化.遵循"以人为本、功能统筹、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阐述了彰显工业遗产、创新经济活力、展现公园城市特色的规划愿景,从综合保障交通功能、提升街区活力、彰显区域文化、打造绿色通廊、塑造形态优美的界面、智慧集约市政设施6个方面,介绍了杉板桥路街道一体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绿色交通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方向。路作为交通的基础,是实现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在绿色交通及交通环境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环境现状及阻碍绿色交通发展的原因,并从交通质量检测和交通环境监测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在内蒙古地区实现绿色交通发展,更好地为内蒙古绿色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作为连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承载了大量的交通需求。通过安全建模分析,识别长三角都市圈通勤时段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及交通安全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其运行安全和效率,有利于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本文采集苏州市10条高速公路双向的交通事故数据、道路几何数据和交通运行数据,考虑空间相关性,基于微观路段单元,建立了贝叶斯负二项条件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道路几何特征、交通运行特征对高速公路安全均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钟静婧 《中国电动车》2011,(4):80-81,79
在十分有限的国土空间与日益扩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必须按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发展格局;按照沿鄱阳湖流域和重要交通干线布局的要求,推动形成"雄鹰展翅"型空间发展格局;按照培育城市群的要求,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展格局;按照做强中心城市的要求,推动形成三级中心城市联动发展格局;按照推进中小城镇建设的要求,推动形成县域经济和省级示范镇蓄势突破发展格局;按照推进优势产业集聚的要求,推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按照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推动形成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