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以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装配式桥梁构件为对象,介绍了装配式构件在标准化设计方面的发展,提出了装配式构件设计轻型化的思路,并从截面空心化、模块化和参数化等方面对桥墩轻型化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分析.桥墩轻型化后更能适应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要求,在经济性、适应性、便宜性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横向分段干接缝连接的预制拼装盖梁具有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影响小、施工质量易控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接缝剪力键,其受力情况复杂。为了更准确分析预制拼装盖梁的受力特性,以城市高架桥倒T形盖梁为对象建立精细化分析模型,探讨剪力键对预制拼装盖梁受力特性的影响;并研究剪力键数量、高深比对盖梁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剪力键会增大接缝区域最大主应力、改变盖梁的极限状态并减小接缝截面的竖向相对滑移;另外,剪力键设置数量及高深比对接缝区域的应力分布也有较大影响,在设计时应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合理布置剪力键以获得恰当的传力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高架桥梁预制拼装技术的普及,出现了一些新的工艺难点.比如大悬臂桥盖梁尺寸大、重量大,给盖梁的运输和吊装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于是节段预制拼装盖梁技术逐渐成为适应大体量施工需求的新技术.超重盖梁干接技术将一榀盖梁分为三段配套预制,然后分段运输至现场,再进行空中拼接.该技术解决了超重盖梁运输难度大的问题.同时由于分段...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结构参数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托换后的影响和盖梁截面的优化设计,对截面优化方法的比较和不同计算参数下截面的受力特性进行研究。以广河高速公路春岗互通主线桥右幅82~#墩为依托,采用MIDAS 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墩梁连接方式、盖梁跨高比、墩刚度比和预应力钢束数量对盖梁挠度和内力的影响规律,结合ANSYS和MATLAB对盖梁进行截面优化。结果表明:在设计截面不变时,盖梁与墩的连接方式对挠度值的影响较小;在相同的连接方式下,盖梁跨高比对跨中截面的挠度和弯矩影响较大,墩刚度比对跨中截面的挠度和弯矩影响较小,预应力钢束数量对其跨中截面处的挠度和弯矩影响较大;两端固结的连接方式引起的挠度值和弯矩值略优于其它连接方式。ANSYS有限元软件和遗传算法优化的最终结果相接近,两者优化后的截面宽度相对误差为5%,高度相对误差为3%。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桥梁下部结构的预制拼装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结合无锡市凤翔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对盖梁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取分段式的预制装配式盖梁方案。介绍预制装配盖梁分段方法及详细的拼装流程,总结各步骤中的施工要点。预制装配式盖梁在无锡凤翔路高架桥中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工程盖梁结构选型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在国内外跨海大桥、城市桥梁工程中已有大量应用,其预制拼装技术是桥梁工程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该文从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实际工程应用出发,对其施工技术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针对预制桥墩连接处相对薄弱的特点,探讨了预制混凝土桥墩节段之间、预制墩身与盖梁及承台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构造特点,阐述了装配式桥墩主要施工工艺、检测技术及质量控制点,并介绍了传力可靠的新型装配式桥墩连接方式。研究结果可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连接构造的合理选用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并对装配式桥墩未来的发展和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城市桥梁常规支架法施工工期长、文明施工差、安全风险高、占路时间长、对周边交通环境影响大等难题,以莫干山路提升改造(石祥路—绕城北线104国道收费站)工程预制拼装桥梁施工为实例,采用构件标准化预制、多轮18轴液压均衡平板车运输、机械化集中吊装、精细化快速施工、预制立柱快速精确安装、双立柱一体化盖梁精确定位、超长超重盖梁快速安装、长大多节段盖梁预制及干接精确安装、套筒灌浆质量保证等方法,解决了城市繁忙道路桥梁施工难题,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可为类似城市桥梁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外公路》2021,41(4):215-220
为了更准确分析预制拼装盖梁干接缝截面的抗剪性能,以城市高架桥倒T形盖梁为对象建立分析模型,探讨了压应力、剪力键宽度与数量等因素对干接缝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基于此建立了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值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剪力键的抗剪承载力随着压应力增大而提高,且与剪力键宽度成正比关系,而剪力键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剪力键受力不均匀;当剪力键发生破坏时,需考虑平接触面的分离效应;该文推导的计算公式可以较合理地反映各主要因素对接缝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更适用于跨高比较小的倒T形预制拼装盖梁。  相似文献   

9.
王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70-171,182,M0018
随着城市高架桥的不断建设,预制拼装技术在市政桥梁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盖梁的吊装拼接作为预制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几个工程实例,分别总结了市政高架桥盖梁拼接的三种方式——少支架法、预设牛腿法和抱箍法,分析对比了这三种拼接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实际应用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标准化、工业化、快速化的呼声不断增加,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需要对如何提高预制装配率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回顾了预制装配技术的发展过程,并以实际工程为例,总结了城市桥梁常规的立柱和盖梁预制装配技术,提出了大体积盖梁和承台预制装配的设计施工方案,为相近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大跨度刚构桥普遍采用变截面箱梁的特点,从刚构桥上部结构轻型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过合理选取梁底曲线来实现上部结构轻型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合工程实例并参照梁底曲线取值经验,建立了7个具有不同梁底曲线的数值模型,通过改变梁底曲线形式,分析了梁底曲线与主梁自重关系,并对不同荷载作用下主梁关键截面的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传统现浇施工方案对环境和交通影响大,预制装配桥梁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是绿色建造的体现。长春某高架桥梁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案,上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和装配式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三节段盖梁和分节预制墩柱,实现了绿色工程建设,着重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桥梁上下部结构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预制的波形钢腹板PC工字梁通过横向拼装施工方法形成连续箱梁的创新设计。该创新方法实现了中等跨径波形钢腹板PC大截面箱梁无支架、标准化、工厂化施工,对中等跨径桥梁上部结构轻型化和提高桥梁耐久性、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文中所讲创新型连接件解决了常规波形钢腹板桥梁顶板混凝土浇筑漏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段盖梁反拉法施工工艺比传统落地支架法具有安全、快速、经济、高效等特点,更加适用于交通繁忙路段桥梁的建造。为形成并完善预制盖梁反拉法装配工艺,掌握盖梁反拉法装配时下部结构性能演化全过程,通过典型盖梁节段的现场反拉法装配工艺预演,以及多类型标准盖梁的反拉法施工全过程监测,对预制盖梁反拉法装配进行技术评估,形成适用于大悬臂、小墩距盖梁的预制盖梁反拉法装配施工工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后的预制桥面板高强韧性无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湿接缝的受力特性,分别对采用直接浇筑、丙烯酸聚合底涂剂、人工凿毛、人工凿毛+丙烯酸聚合底涂剂四种界面处理方式后的预制桥面板湿接缝进行四点弯折试验,分析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后截面的荷载-应变曲线。同时结合有限元模型,对预制桥面板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凿毛和涂抹丙烯酸聚合底涂剂的截面处理方式能显著提高预制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通过对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分析可知,预制桥面板无论初始、极限荷载加载阶段,其湿接缝区域在Y方向的位移最小,X方向的应力均为最大。  相似文献   

16.
预制拼装桥梁实现工业化,可以提高国内桥梁建设水平、减少施工对环境、交通的影响,势必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目前国内外城市高架装配式桥梁的发展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提出了适合目前阶段中国国情的装配式桥梁设计方案,并对其中较难处理的六车道、八车道断面的倒T型盖梁预制安装方案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芜湖二桥引桥工程为依托,对预制箱梁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实测分析,并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箱梁的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温度峰值以和温差,并将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制箱梁的温度场分布比较合理,满足规范要求,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也是十分吻合的。最后,将本文薄壁箱梁的温度场分析结论同常用的两种预制梁截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薄壁截面的温度峰值以及温差都是明显低于常规截面。  相似文献   

18.
深中通道陆域主线引桥上部结构为跨度40m预制混凝土箱梁,等宽段单柱墩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截面形式为倒梯形,尺寸为19.5m(长)×2.5m(宽)×3m(高)。盖梁施工采用在墩身上预埋钢棒、牛腿,安装三角托架作为支撑,钢筋在预制场绑扎成型,整体运输至墩位,由100t履带吊机吊装至墩顶,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由拌合站搅拌后,运输至现场,采用汽车泵浇筑。三角托架采用HM488型钢制作,地面拼装再整体吊装,拆除时采用分块整体拆除倒用;钢筋采用部品整体预制、整体吊装,既降低了安全风险、缩短了工期,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杰 《中外公路》2011,31(6):180-182
双柱式盖梁是预制梁桥常见下构形式,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简称“桥梁规范”)规定墩台盖梁与柱应按刚构计算,对柱宽的消峰影响作用考虑不够,导致设计偏于保守,不够经济.笔者采用“Midas Civil”分析计算软件,对双柱式盖梁按刚架空间模型、刚架杆系模型、优化刚架杆系模型及双...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了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的盖梁内力。分析表明,当考虑立柱刚度影响时,盖梁内力将进行二次分配,致使跨中正弯矩减小、支点负弯矩增大,随着立柱与盖梁的线刚度比的增大,此种效应越显著。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由于工期紧张等因素,当盖梁与立柱的线刚度比大于2时,可采用简化的双悬臂简支梁(连续梁)图式,但在支点及跨中截面,应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