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公路工程特点,长线路地形图测绘普遍采用无人机航测方式进行,然而在地形陡峭区域,无人机航测生成的公路地形图精度可能无法满足实际公路设计需求。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和车载激光扫描技术的公路改扩建地形图测绘方法:首先进行车载点云数据采集和机载点云数据生成,并进行融合处理(包括去噪和投影抽稀),然后基于融合抽稀后的点云生成等高线地貌图,最后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点云生成的真三维模型完成地物要素的矢量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测制的地形图的带宽和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公路改扩建初步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高海拔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项目,采用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绘制大比例地形图。阐述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介绍、生产流程和特点。在航线规划和像控点布设阶段,以高差和统一规划航线为原则进行布点,提高空三加密的精度和通过率,结合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软件和三维模型裸眼测图软件,快速生成桥隧关键工点的三维模型和1∶500地形图,经检查地形图成果满足1∶500地形图规范要求,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流程体系,并对公路勘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以小型无人机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研究为目的,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无人机航测实验。通过对小型无人机测图的流程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利用外业实测数据对航测精度进行评估,为小型无人机在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于公路崩滑陡峭地段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航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快速测绘手段.介绍无人机航测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对公路路堤和边坡崩滑进行快速测量,获取测区的3D数字信息,为公路维护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测绘资料.  相似文献   

5.
三维路网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了快速高效地获取包括路网在内的地表三维模型,可以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并设计相应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在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道路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路网提取方法。首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针对三维路网提取的航空摄影策略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真实三维模型的构成,并结合道路在材质、形态等方面的特殊性提出了可用于道路提取的三维模型特征。然后,以三维模型中的三角面片为处理对象,开展了相关分割方法研究,消除存在混合地物的面片。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和面片的多种特征,进行了道路面片识别。最后,设计了道路面片三维连接方法和道路边缘三维修正方法,实现了面片间的连接以及道路边缘的有效修正。此外,还以北京某地区为例开展实际数据采集、三维建模和三维路网提取试验,介绍了倾斜摄影、控制点验证点数据采集以及三维模型的采集和生产过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路网提取试验,得到了该区域的三维路网数据成果,并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对成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倾斜摄影三维模型上提取路网信息,其平面和高程的精度均可满足一般导航等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BIM+GIS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倾斜摄影作为GIS重要的数据来源,先简单介绍其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接着研究倾斜摄影模型与BIM的数据集成,然后分析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市政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并思考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其内容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市政交通建设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在复杂地形和地质环境区域公路建设数量的增加,现有地形测量和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手段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效率、高精度和数字化的要求。该文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某规划新建公路为例,介绍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复杂公路中的数据获取和处理工作流程,提供了一种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分析了航测技术在带状地形测量、地质灾害调查、土方量复核和征地搬迁纠纷解决等领域应用的优势和特点。结果表明:无人机航测技术在精度、效率等方面完全满足复杂条件公路工程的要求,其便携、时效高、机动灵活等特点在安全管理、BIM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前公路改扩建勘察设计项目普遍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各类基础资料,该技术极易受气候条件、起降不便等因素影响,导致工期较长。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车载激光扫描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公路改扩建勘察设计方法。首先利用车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快速采集既有道路高精度点云数据;然后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高分辨率图像,生成数字正射影像DOM和1∶1 000数字线划图DLG;最后利用三维激光点云、DOM、DLG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设计所需要的原有道路路面车道标志线、断面、中央分隔带等信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高效生成地形图、地面线等基础资料,并且满足公路改扩建工程定测与施工图设计精度要求,可以有效解决公路改扩建工程高精度信息快速获取难题。  相似文献   

9.
巴基斯坦卡拉奇—穆尔坦—拉合尔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项目,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绘制地形图。在航测像控点布设阶段,以减少平高网的航线跨度为原则进行布点,提高空三加密的高程精度,结合倾斜航摄Smart3D和立体模型生产软件INPHO,快速生成带状线路正射影像图和数字表面模型,并配合地面控制点,生成数字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  相似文献   

10.
邓毓德  刘可第 《公路》1990,(12):25-27
遥感是从天空来感知地球表面物体特性的一门新兴、综合探测技术,是应用摄影技术在天空进行测绘的一种方法,过去简称航测,现统称遥感。航空遥感所获取的资料比常规测量方法具有测绘面积大、视域广、速度快、信息真、用途广等特点。是当前我国测绘1:1000~1:100000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主要方法。已应用于铁路、公路、输油管道选线、勘测设计、森  相似文献   

11.
魏本现  蒋宗权 《隧道建设》2012,32(5):686-689
由于点位变动、破坏等原因,会遇到已测设的定向附合边精度不再满足规范规定或附合边不再存在的问题。在无法或无需重新测设附合边的情况下,就只能采用无定向导线测量形式。结合广州地铁测量案例,介绍了无定向导线的计算方法和精度特点,对无定向导线在地铁的应用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用无定向导线复测精密导线网,可减少因定向附合边方位变动所引起的误差;2)用无定向导线确定盾构定向是一种有效且精度较高的方法,是地下定向测量的有效补充;3)用无定向导线进行区间贯通联测可提高控制点相对精度,有利于控制基标的测设和检测。  相似文献   

12.
刘自强  马洪生  杜毅  牟云娟 《路基工程》2020,(5):143-147,153
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地质调查、钻探、物探、测试、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米亚罗3号隧道滑坡形态、范围、覆盖层厚度、基岩面、滑动带位置等滑坡结构及特征参数。采用航拍和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了滑坡形态和范围;钻探和物探所获取的基岩面、滑动带、地层岩性等地质参数基本一致,为后续治理设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在滑坡勘察和综合治理设计中,采用综合勘察方法有利于节约造价,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数字摄影测量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詹总谦  张剑清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47-150,166
对于交通事故现场的处理,目前主要使用拉皮尺、目击调查以及使用影像记录等简单的勘查手段,这对需要快速记录现场情况,然后迅速疏通交通,并在事后进行事故分析和责任认定等造成一定的困难。文章将数字摄影测量中的双像立体和单像纠正技术引入现场勘查,通过事后恢复有用的几何信息以及绘制符号化事故现场图,实现事故现场的可视化重现,为事故分析、责任认定和案例存档等提供了有效途径。为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文中介绍了相关软件,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技术具备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以及使用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采用BP-ANN(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其软基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的数据合理,且相对传统的预测方法——一维固结理论法来说,精确度更高,实测结果验证了采用BP-ANN技术预测软土地基沉降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陈姣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301-303,320,M0029
以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BIM设计为导向,按照土建工程设计各阶段的不同需求,兼顾模型几何精度和纹理质量,提出轻量化实景三维模型数据质量评定方法。解决了轻量化后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质量控制的难题,为其广泛应用到BIM设计中打下坚实基础。改变了传统测绘数据成果的交付形式,从勘察测绘环节促使设计人员使用BIM技术,进而加快BIM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加强BIM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实现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某新建道路地道下穿施工运营中的高速公路工程,因高速公路车流量极大,不能上道作业且行车道区域不准埋设监测点。行车道区域的竖向位移自动化监测通过采用测量机器人免棱镜测量技术,研制了一套同时满足免棱镜和棱镜测量的自动化变形位移监测系统。结合测量数据分析在不同工况节点下的路基竖向变形情况,同时判断路基安全状态,可为今后类似下穿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工程测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白车身生产尺寸监控中,监控残差高。为此,研究白车身生产尺寸监控中在线测量技术的应用。调整监控点测量位置分布,将在线测量技术主要运用在车门匹配、行李箱盖匹配以及发动机罩盖匹配等方面,并在每一个区域设置10个监控点;在此基础上,沿用传统的尺寸偏差值6σ,计算白车身生产尺寸监控频次;在监控点得到的白车身生产尺寸数据中剔除采样误差,进而输出精准的白车身生产尺寸监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监控方法得到的残差最高0.210;对照组残差最高为0.748,设计监控方法下的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实现对白车身生产尺寸的精准监控。  相似文献   

18.
昆明地区土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昆明国道东连接线支线工程的土质边坡设计,通过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调查,对土质边坡稳定坡高与坡角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基于传统的简化毕肖普圆弧滑动面法,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了计算参数,对典型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边坡的稳定系数进行了计算。采用FLAC数值模拟技术,根据现场勘察及直剪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各土层的计算参数,采用平面应变力学模型,对工程中高路堑边坡实际断面的整个边坡区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FLAC数值模拟与简化毕肖普法的计算结果相吻合,对于土质边坡,坡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远大于坡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