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冰冻期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是寒冷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冰冻期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可分为路面低温开裂、路基冻胀及路基反射开裂、路面基层反射开裂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道路材料、道路结构和道路排水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鉴于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严重的状况,通过试验发现纤维绳具有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裂性的作用,且纤维绳网格有助于减少路面弯沉。这一试验结果对于解决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问题,提高路面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温开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裂缝的形成进行理论分析介绍,进而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与组成材料以及外部环境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几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减少低温开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也不断进步,对道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平整度高、不透水、耐久性高等优点,不易出现开裂、破损等问题,因此,路面施工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将对沥青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做简要概述,并且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道路建设行业的发展,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行业的发展,大型货车的载重量不断提高,这给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笔者将从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出发,分析路面的防裂措施.并进一步探究正确的施工过程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性,防渗、耐疲劳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我国绝大部分高等级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出现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质量监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问题一直是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无论基层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路面裂缝渗水都会破坏基层,从而加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从沥青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类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设计与施工方面提出了预防裂缝出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夏忠民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6):112-112,114
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问题一直是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无论基层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路面裂缝渗水都会破坏基层,从而加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从沥青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类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设计与施工方面提出了预防裂缝出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环保性好、相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节省汽车油耗等优点,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产生开裂、错台、啃边和唧泥等病害。下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及防治办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是维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用方法。通过自主研发模具与试验装置,提出加铺沥青层反射开裂的评价方法,对不同粘结材料不同厚度的加铺沥青层抗弯拉、抗剪切、抗温度型开裂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开发的研究方法能够反映加铺沥青层抵抗各类型开裂的情况,材料粘结强度的增加有利于抵抗弯拉、剪切开裂,但对温度型开裂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当代民航机场的管理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发展 ,民用机场的功能不断扩大 ,机场的概念也在拓宽。机场不再只是飞机起降的场所 ,而是客货的集散地 ,甚至是一个经济实体。这对机场的管理和建设提出了更宽、更高、更深的要求。机场管理内容很多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运行管理、经营管理和规划与建设管理。机场与所在城市及周围社区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这在制订城市发展规划和机场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加以考虑。机场的管理、建设和规划的范畴与内容必须适应城市与交通运输的发展 ,机场的工程建设与信息化是实现机场功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大鼠混合反流模型中COX-2、PCNA、Cyclin D_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这3项指标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2组:反流模型组46只,正常对照组8只。分别观察反流模型组术后5、17、28、40周,正常对照组40周时食管黏膜的病理变化,检测COX-2、PCNA、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展过程中,COX-2、PCNA、Cyclin D1从正常→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2.1%、73.7%、100.0%;0.0%、42.1%、63.2%、100.0%;12.5%、42.1%、63.2%、100.0%。COX-2、PCNA、Cyclin D1的表达程度逐渐增强。RE、BE、EAC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RE与BE、EAC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BE和EAC间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EAC的例数较少。结论在混合反流造成黏膜损伤形成RE的同时,COX-2、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增强,并随病程的发展逐渐增强。说明COX-2、PCNA和Cyclin D1基因的高表达参与了从RE→BE→EAC的发展过程,是BE、EA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3.
服务网络设计是快捷货运运营管理层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交通运输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分析了快捷货运服务网络设计的内涵,并从研究内容、优化模型、求解算法这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展开详细论述.在研究内容上,对不同运输方式和多式联运进行归类总结,单一运输方式下和综合运输体系下的快捷货运服务网络设计都涵盖了路径规划、流量分...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区域机动车排放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建了机动车车载排放测试平台,获取了实际排放数据。对轻型车比功率进行了分区,得到了3种排放污染物的质量排放率。基于OD数据反推,将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输入参数,采用排放模型和交通仿真模型,计算了城市区域的机动车排放总量与排放比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晚高峰时段,CO、HC、NOx3种排放污染物的小时排放量分别为163.364 7、19.453 9、77.701 8kg;轻型车、中型车和公交车的CO排放比例分别为65.45%、29.57%、4.98%;轻型车、中型车和公交车的HC排放比例分别为57.68%、26.03%、16.29%;轻型车、中型车和公交车的NOx排放比例分别为48.11%、4.63%、47.26%;轻型车和中型车是CO和HC排放控制的重点,而公交车为NOx排放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year 1928, when Schilling andDinger first discovered eperythrozoon from ro-dent[1], eperythrozoon has been spread all over theworld[2~6]. Described by Puntaric and his col-leagues in 1986[7], the eperythrozoonosis has been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on its infectionroute and outbreak character[7~11]. Since mosteperythrozoonosis is a latent infection and the un-successful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the pathogeny,the research conducting the life circle, transmis-sion, infection r…  相似文献   

16.
综合交通枢纽现状、困境及解决途径--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及人口增长,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及城市交通发展作用日益突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也日益复杂,与城市结合更加紧密,这对投资、建设及运营等均是极大考验。选取深圳市罗湖枢纽、深圳北站及前海枢纽为典型案例,阐述深圳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理念、投资建设模式及运营管理方法。指出综合交通枢纽面临规划难度大、责权不明晰、设计不精细、协调成本高、城市难融合等诸多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枢纽的发展。提出未来综合交通枢纽应不断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加强产权设计、投资设计、制度设计,深入推进枢纽一体化管理,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枢纽与城市的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轨迹数据可获取性及精度的持续提高,货车轨迹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货运系统的 规划与管理中,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公路货运系统研究带来新的机 遇与挑战。本文全面梳理并总结了公路货运轨迹数据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从基于轨迹数据的 货运出行信息辨识、货运系统关键特征预测、货运轨迹数据进一步应用3个方面回顾现有文献的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货运出行信息辨识研究聚焦于货运停留 点、车辆和货物、活动出行模式等热点主题,但现有辨识方法多移植于旅客出行研究,需要更多地 考虑货运出行的独特特征。在货运系统关键特征预测方面,研究者主要针对货运行程时间、空间 位置、出行需求等主题展开研究,并证明了基于轨迹数据预测货运特征的可行性,但预测时空范 围较为局限,需要根据具体的货运任务、货车司机特征和货运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此外,轨迹数 据也被应用于货运出行路径选择行为、货运停车休息行为、行驶安全、货运排放和能耗分析、货运 政策评估等研究。最后,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应重点将货运轨迹数 据与其他多源数据相结合,从3个关键技术进行突破:一是针对货运实践个体,重点探索高效货车 驾驶员的出行特征和出行模式,并在货运系统中进行推广应用;二是针对交通运输新技术和新形 势,重点开发和优化自动驾驶技术和重大应急事件影响下的货运组织模式与策略;三是针对货运 供需关系及匹配机制,重点研究货运全流程供需状态辨识与预测,并结合深度学习等方法训练和 开发智能供需匹配模型,从而优化货运系统调度,助力社会散乱运力资源整合,提高货运系统的 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18.
水库地区路基断面设计与防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水库路基时,应根据水库的运行特点,考虑库水浸泡、渗透、水位升降、波浪侵袭、水流冲刷、库岸坍塌、水库淤积和地下水壅升引起的湿陷等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造成库区路基病害的原因,从填土造地、渗透稳定、滑坡治理、塌岸防护等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出发,探讨了库区新建路基和改造路基的形式及构造。研究了路基本体和地基的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路基断面形式、防渗设施布置形式以及路基填料等在不同水位差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低收入人群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特征的一类特殊群体,而居住与出行是生活质量的核心要素,开展中低收入人群居住与出行选择行为系统综述,对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具有基础作用.本文主要从居住地选择与满意度评估、出行选择行为、居住地与交通出行关联性三个层面,对中低收入群体居住与出行选择行为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特征指标、分析模型、存在不足进行分析评述.总结发现:相关研究对象上缺少针对中低收入特定人群,研究方法将居住和出行划分为两个系统,宏观空间布局模型与微观行为分析模型相互独立,测量指标以可直接观测的外在变量为主,居民内在主观感受变量考虑不足.最后,提出了未来中低收入群体居住与出行选择行为一体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体化、可持续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是一个非常繁杂、困难的课题,涉及多学科的专业内容,需要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从组合出行的理念出发,结合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实践,论述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与内容、规划方法、设施运营与管理.明确指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始终以一体化、可持续作为核心原则.一体化体现在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发展、交通网络、设施与信息等规划、建设、运营各方面的协调一致.可持续强调尊重市场、敬畏规律、节能环保、追求效益、和谐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