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先从严格把握施工原材料、机械设备的质控程序等方面进行分析,再重点介绍二级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期待通过不断优化二级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对日后二级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开展质量控制活动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升其质控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平整度的因素,结合伊嘉公路五汤段实际施工情况,提出了提高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平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际,以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础施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水泥稳定砂砾施基础技术施工前需要的技术要求同时,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准备、材料控制、摊铺施工、碾压施工等环节,对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实践可知,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公路路面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水泥稳定砂砾石基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对水泥稳定砂砾石公路基层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论述,并对试验路段基层检测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稳定超大粒径砂砾可以作为修筑质量较高的二级公路基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某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基层采取天然砂砾、底基层采取水泥稳定砂砾土.重点针对该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基层施工环节进行探讨,系统地总结出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法,同时提出了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情况下,我国的公路建设也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水泥稳定砂砾技术是一个经常被使用到的技术,是公路修建过程中底层最终重要的环节。基于此本文对公路路面工程中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平整度的因素,结合伊嘉公路五汤段实际施工情况,提出了提高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平整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泥、石灰、土这种无机结合料综合稳定天然砂砾,因其板体性好、后期强度高造价底廉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低等级公路基层和高速公路上做路面底基层.赞昔一期、赞昔二期(二级公路)都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各合同段均采用20cm厚的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作为基层。  相似文献   

9.
水泥稳定砂砾是一种最常见的公路路面基层结构。笔者结合营口滨海大道工程实践,从基层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个阶段和方面探讨和研究了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诸要点,得出了一些经验和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沥青路面结构中含有一层或一层以上厚度大于10cm的半刚性材料且能发挥其特性时,此沥青路面结构称为半刚性路面。水泥稳定砂砾材料铺筑沥青路面基层是半刚性路面中一种比较优越和理想的结构形式.近年来在许多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和施工中已广泛采用.本文就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路面施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简单技术小结。  相似文献   

11.
吕艺 《交通标准化》2012,(17):70-71
结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叶城县国道219水稳天然砂砾基层的实际建设与施工设计,就水泥添加方式对水稳天然砂砾基层强度的影响做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稳天然砂砾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水稳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水泥添加方式对于水稳天然砂砾基层强度的影响非常之显著,且以先加水泥后加水的拌合程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中修工程成为新疆公路建设的重点,路面基层多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面层及道路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结合S318线北屯至福海段大中修工程实际情况,探讨了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前和施工中的监理要点,提出只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全方位的施工监理过程,才能极大地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促进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析了其天然砂砾底基层、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及封层的施工技术,以期为有效提高基层的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作为路面结构基层材料,其路面结构设计的控制指标也应是抗拉强度,因此,对路面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结果,对三种不同配比组成的梁式试件在控制应力水平的条件下进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材料的抗疲劳能力,并建立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对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是现代交通公路建设普遍采用的形式,保证掺配碎石配合比例是决定水泥结构性能的关键。从水泥稳定砂砾作用原理出发,结合公路掺配碎石配合比试验设计情况,分析了水泥稳定砂砾三级配掺配试验操作的要点;探讨了水泥稳定砂砾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对出现问题的成因进行总结;对水泥稳定砂砾施工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掺配试验结果完善水泥公路施工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为水泥稳定砂砾施工作业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斌兰 《交通标准化》2010,(19):177-179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施工中,水泥剂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西安公路局近四年来项目管理的经验,总结出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施工中的水泥剂量控制措施,可确保冷再生基层的强度和整体性,促使冷再生基层施工的施工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使之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徐州市中山路改造工程,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与石灰粉煤灰碎石通过对比试验,明确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使用的优良性能。提出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要点及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武汉市环境与交通特点的基础上,拟定了武汉市快速路与主干道长寿命路面结构,并通过BISAR3.0验算,推荐武汉市快速路与主干道长寿命路面结构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cm应力吸收层+25 cm水泥混凝土板+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碎石垫层.  相似文献   

19.
详细阐述了在稳定砂砾基层中掺加固化剂的优点、固化剂的作用机理。通过试验和生产过程,确定了固结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料的配合比、固化剂的掺配比例,在减少原材料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基础上,使路面同样满足设计和使用的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机理、组成设计及施工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在国道309线的成功应用,深入阐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形成机理、原料选用、组成设计、施工要点等多方面的问题,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