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海燕 《航海教育研究》2011,28(3):75-77,93
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育人功能,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其在育人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必须保证课程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等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是由我国高校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具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德育教育、传授知识等多方面的功能,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从反面证明了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多元选择”是迎合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主张。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才能真正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相似文献   

3.
通过罗列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方法中常见问题的表现,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着重归纳和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方法创新的主要内容,以达到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构造内容及其保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广义理解出发,结合大连海事大学的办学特色,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保障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实现历史性、学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针对“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深入探讨“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怎么样融入”,分析“四史”教育的理论形态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形态的内在机理与内容,推动高校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实现立德树人使命。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遵循统编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地实施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换。要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作为着眼点,注重教育理念更新,使教学体系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使教学更贴近不断发展的社会实际,注重随时丰富和完善教学体系;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思政课”理念自2021年一经提出即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涉海类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无法充分发挥提升涉海类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存在目标“泛化”、内容“虚化”、组织“散化”、评价“简化”和保障“空化”等缺陷。亟待置身“大思政课”视域,构建“目标内在链接、内容有机整合、场域多维建构、评价有效协同、保障立体多元”的“五维协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崔敏 《中国水运》2006,6(12):252-25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面临的压力更大,问题更多,挑战更强,其原因,既有高职院校思想认识的偏颇,又有现代信息网络化的负面干扰,更有高职院校自身结构性矛盾和培养目标定位之迷茫,如何保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在端正认识,正本清源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多管齐下,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总结出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并从树立科学理念、明确角色定位,提高专业水准、角色转换及意识自主转变四个方面探索案例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对策,从而提升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