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7,16(8):58-58
中国铁路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是一个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与信号技术集成为一个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列车安全行车系统。其中包括调度指挥控制中心、车站控制中心、列车(车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是一个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与信号技术集成为一个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列车安全行车系统.其中包括调度指挥控制中心、车站控制中心、列车(车载)运行控制系统以及移动通信为核心的传输平台.它们通过GSM网络以及轨道地面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保障列车既要高速行驶,又要保证不会发生撞车.铁路提速后又有了更加高效的列车运行间隔自动调整,依据前行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条件、追踪列车本身速度、制动能力,实时地调整与前行列车安全间隔距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借鉴已有列车运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基于.NET Framework的轨道交通车站作业仿真系统.该系统利用.NET Framework提供的多线程技术控制仿真进程、使用GDI+接口进行绘图作业及调用ADO.NET类库传递仿真数据.在将站场布置抽象为网络图的基础上,采用Floyd-Warshall算法排列列车进路.通过C#与MATLAB混合编程,调用plot函数绘制统计图.经测试,该系统能模拟车站实际作业过程,为车站运营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真实反映列车运行过程中列车以及相关信号设备状态,描述列车所处地理位置信息,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仿真模型,并基于GIS技术建立铁路线路及车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列车运行仿真.本系统对于检测列车在运行图下运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测试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新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的需求,针对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及列车驾驶员3个运营关键岗位,开发了主要用于模拟真实线路运行状态的运营多岗位联合培训仿真系统。对运营多岗位联合培训仿真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应用进行介绍,该培训仿真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运营关键岗位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增强运营重点岗位的实训效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车站列车控制中心是为200km/h动车组在提速区段安全高速运行提供地面信息保障的核心设备.介绍列车控制中心在现场运用中的常见故障及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京地铁2号线车载图像监控系统的主要设计方案及特点.该方案采用全数字IP网络化技术,并利用2号线建设中的无线通信网络将车载图像传输至控制中心、车站及车辆段,实现列车图像实时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车站(本地)列车监控LATS系统是信号ATS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南京地铁2号线LATS系统的功能和特点的介绍。分析一旦控制中心发生故障,列车如何能够在LATS提供的后备模式下继续运行,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联锁控制对铁路车站的调度指挥和列车的有序安全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保证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演练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提出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三维虚拟仿真的总体框架。从铁路车站联锁功能入手,设计车站联锁控制的数据结构、功能逻辑和联锁控制仿真算法,实现了铁路车站联锁的逻辑控制及人机交互仿真。采用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级法,设计铁路车站设备三维模型的层次结构。通过创建预制体并修改其组件的方式,构建铁路车站列车运行三维虚拟场景模型。结合铁路线路逻辑模型,提出了面向联锁控制的列车运行虚拟寻路算法和列车运动驱动算法,利用该算法进行列车各车辆空间位置和姿态的连续计算,实现了在三维场景下铁路列车的启动,加减速运动,定点停车、换道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在Unity引擎环境下开发了基于三维场景的铁路车站列车运行联锁控制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支持铁路车站联锁控制人机交互仿真,并可在铁路车站三维场景中的不同视角下,以可视化方式观察信号设备状态变化以及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通过给定的站内列车调度计划表,利用所开发的系统进行了铁路车站联锁控制及列车运行三维仿真。仿真实例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及技术方案在车站联锁的仿真...  相似文献   

10.
铁路某车站高速场真空卸污系统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某车站增设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主要解决车站列车卸污作业问题。测试某车站高速场真空卸污系统性能,主要验证该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车站运营列车进站后,测试高速场真空卸污系统卸污作业耗时,包括单个污物箱清空时间与整列车所有污物箱清空时间,同时记录真空机组运行情况,并分析试验数据。数据分析显示该车站高速场真空卸污系统对两列车卸污作业耗时均小于40 min,具备高效、快捷完成列车卸污作业的能力,该系统可以在类似大型铁路枢纽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