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黄龙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介绍新黄龙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内拱顶大面积塌方的处理方案和技术措施,主要有对塌陷范围进行注浆、初期支护采用工字钢架和长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隧道塌方段采用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掘进等措施,安全顺利地通过塌方段。  相似文献   

2.
色尔古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在洞身跨度大,穿过碳质千枚岩软弱地层,地下涌水量大的情况下洞内出现了大塌方。塌方处理时通过加固未塌方地段和对塌方松散体的注浆,再对固结体分部开挖支护使塌方顺利通过。隧道软弱围岩的施工必须控制开挖进尺,适当超前支护,紧跟初期支护和二衬,加强监控量测,确保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瓦斯是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地质灾害,因瓦斯异常涌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而造成隧道塌方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因此,对含有高瓦斯的隧道塌方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后期施工顺利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都汶高速公路紫坪铺隧道塌方段的施工,对高瓦斯隧道塌方段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论:高瓦斯隧道塌方段综合治理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案。本工程实施三阶段治理方案:(1)地质探测预报初步确定坍塌段的长度、高度及围岩情况;(2)进行坍塌范围内的瓦斯治理;(3)进行初期支护拆换及塌方处理。采用超前钻孔探测裂隙瓦斯情况进行瓦斯治理、75+51长短自进式锚杆(注浆)进行超前支护、预注浆稳固塌体、台阶分部法开挖塌体,短进尺掘进、喷射混凝土封闭新开挖面、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紧跟的处理方法,使塌方段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处理,保证了隧道安全顺利通过塌方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龙(岩)长(汀)高速公路十二排右线隧道在开挖、初期支护后发生52m长大塌方事故及其处理为例。介绍了隧道产生塌方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的要点是在塌方体两端设型钢拱架支撑加固,穿越塌方区时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塌方体、三台阶分部开挖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为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止和处理塌方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分析新枫林二号隧道发生塌方的原因,对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HWT175型钢与3.5 m长22 mm早强药包锚杆、25 cm厚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体系,三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进行塌方处理的施工方法进行阐述,并总结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施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赣(州)韶(关)铁路黄金隧道,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偏压、富水、溶洞发育,施工难度大。针对隧道埋深70 m,却发生了塌方、冒顶,根据工程类比、结构计算及经济比选后,确定对塌方冒顶段的处理措施。通过对塌方邻近段及坍塌体采用围岩注浆加固、超前管棚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双层初期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等支护措施,对地表陷坑进行处理,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手段,成功通过了塌方冒顶段。  相似文献   

7.
高地应力下特大异形断面隧洞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地应力下的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群施工中容易发生的塌方问题,对多洞交叉等难点地段塌方处理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交叉口地段围岩地质、断面形状与几何尺寸及其变异、施工条件、多次施工扰动进行分析,结合隧洞施工理论及方法,得出对锦屏隧洞群施工过程塌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质、断面条件、开挖方法和施工顺序等方面,提出了适合于锦屏特大异形断面"先固结塌方体、再低强度开挖,后加强支护"的总体处理方案,确定了塌方地段低强度开挖的控制爆破技术参数,给出了塌方地段开挖后的加强支护措施.实践表明,研究出的高地应力下施工塌方处理技术可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黄土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二庄科隧道塌方处理的过程,包括塌方原因分析、处理方案的确定,处理后的开挖、支护、监控量测,并对黄土和软弱围岩隧道的塌方施工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于清浩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22-125,133
赣(州)韶(关)铁路黄金隧道,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偏压、富水、溶洞发育,施工难度大。针对隧道埋深70 m却发生了塌方、冒顶情况,根据工程类比并借助结构计算,对塌方冒顶进行特殊设计。通过对塌方邻近段及坍塌体进行注浆、超前管棚、超前注浆、双层初期支护、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地表塌陷处理技术,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手段,成功通过塌方冒顶段。  相似文献   

10.
吴坤 《铁道建筑技术》2006,(Z1):111-112
通过综合运用"超前管棚帷幕预注浆+小导管径向注浆补强+加强初期支护"技术,对在木冲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涌水、突泥、塌方等进行了治理,给出了施工采取的措施以及对策,认为将几种支护技术综合运用,对处理不良地质段有良好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