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阀门空化问题是高水头船闸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难题。结合国内外船闸研究及运行经验,在阀门埋深相同的前提下,阀门段廊道体形是影响阀门段空化特性的主要因素,亟需进行不同廊道体形的非恒定流特性研究。依托实际工程,开展模型试验进行 “底扩顶扩廊道体形+反弧门”与“平底顶渐扩廊道体形+反弧门”的对比研究,通过阀门廊道段动水载荷特性及阀门启闭力特性等各项指标的综合对比得出,前者更适合于高水头船闸,但该廊道形式工程量较大,体形复杂,施工要求较高,后期检修维护较困难。综合各种因素,犍为船闸选用“平底顶渐扩廊道体形+反弧门”方案。  相似文献   

2.
卞兆盛 《水运工程》2000,(7):34-37,58
高水头船闸输水阀门的空化和声振是世界船闸建造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文章提出的门楣通气减蚀措施具有投资省,运行可靠,效果显著的特点,它解决了我国高水头船闸下游水位变幅大,难以采用国外常用的阀门后廊道顶通气减蚀措施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杜军  罗少桢 《水运工程》2021,(10):276-280
万安枢纽二线船闸设计最大水头为32.5 m,针对该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阀门后廊道体型问题,比选研究顶部渐扩+平底和顶部突扩+底部突扩两种方案。采用水工整体模型试验和阀门廊道非恒定流常压试验的方法,从闸室充泄水水力特性、水流流态及均匀性、压力特性影响等方面比选。结果显示顶部突扩+底部突扩廊道在缩短输水时间、改善主廊道和进水口流态、减小下检修门槽压力脉动及空化等方面均优于顶部渐扩+平底廊道。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闸阀门段空化问题,以新建的西津二线船闸为例开展原型观测研究,观测表明:充泄水阀门采用设计阶段阀门模型推荐的门楣体型,原型中实现了门楣自然通气,充泄水阀门双边开启最大通气量分别为0.11、0.17 m3/s。门楣通气抑制阀门段空化效果显著,整个阀门开启阶段,闸顶未听见不通气存在的明显的空化泡溃灭声及雷鸣声;与不通气相比,门楣通气后充泄水阀门双边开启过程中空化噪声强度平均降低60%、82%;充泄水过程中,闸顶声级计在开阀期间所采集的平均噪声分别为68、79 dB;门楣通气后,阀门吊杆振动得到明显改善。防空化措施能够有效保护阀门及阀门段廊道免受空蚀侵害,保障船闸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工作阀门是船闸输水系统的咽喉,其性能直接影响船闸的安全高效运行。依托柳江红花二线船闸工程,建立了输水系统整体和阀门段廊道局部三维数学模型,通过对比闸室水位、输水流量及阀门段廊道非恒定压力过程线得出,相比局部三维模型,构建的整体三维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阀门后廊道压力变化过程。针对充水过程双边阀门连续开启和单边阀门连续开启进行计算发现,在满足设计输水时间的最不利工况下,阀门后廊道顶部未出现负压现象。计算方法可为船闸阀门水力学数值模拟借鉴参考,模拟成果可对类似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属于一种典型的船闸分散输水系统,在中、高水头船闸工程中应用广泛。在其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支孔布置形式、明沟消能设施、闸室船舶系缆力以及阀门空蚀空化等是必须考虑的关键水动力学问题,直接影响输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和闸室停泊条件。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同时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本文基于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从上述方面对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进行系统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下一阶段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船闸阀门开启时间对闸室通航效率、输水廊道压力和闸室停泊条件等产生影响,针对阀门运行方式优化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船闸进水口水位、阀门段输水廊道压力特性、闸室和下引航道内船舶系缆力等水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闸室和下引航道内前横、后横和纵向3个方向的船舶系缆力均随阀门开启时间增大而减小,且纵向船舶系缆力大于横向船舶系缆力。随着阀门开启时间增加,充水时阀门段输水廊道压力先减小后增大,泄水时则逐渐增大。综合考虑当阀门开启时间为6 min时船闸整体运行效果较好,该成果可为实际船闸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万安二线船闸闸室规模较大,水头较高,水位变幅和水力指标均居世界已建单级船闸前列,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阀门段空化振动现象将较为突出。通过万安二线船闸输水阀门恒定流减压模型试验,对该船闸阀门段空化性态和临界空化数进行观测研究,并根据阀门后"顶部渐扩+底部突扩"的廊道体型,提出阀门门楣自然通气和跌坎强迫通气的联合通气方法改善阀门空化条件的措施,解决了水头达32.5 m的万安二线船闸阀门段空化难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网格技术和VOF方法对乌江银盘船闸阀门开启过程进行非恒定流三维紊流数值模拟,采用1min开阀方式分析阀门段水流急变分离的流态和压力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出现空化空蚀的危险区域和时刻,并对阀门段体型进行了比较优化,最终确定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旁海船闸输水阀门采用平板阀门形式,其工作水头达23.0 m,阀门顶初始淹没水深仅7.5 m,阀门水力学问题是该船闸水力设计较为关键的技术难题。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提出突扩廊道体型,优化阀门门体结构和门槽体型,探讨阀门段水力特性和空化特性。研究表明,在优化阀门门体结构和门槽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突扩廊道体型、门楣自然通气保护(必备措施)和跌坎强迫通气保护(储备措施)可有效解决该船闸平板阀门空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凌  张雷 《水运工程》2014,(7):137-140
阐述了内河水运通道的涵义,探讨了内河水运通道运输需求预测及通过能力分析方法,并阐述了京杭运河苏北段水运通道能力适应性分析实例,对内河水网地区水运通道的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上生明月,两岸共此时。适逢中秋月圆之际,江苏台湾周拉开了盛大帷幕。9月21日,太仓港集装箱码头喜迎两岸港航界嘉宾,共结“秦晋之好”。在两岸业界与媒体的共同见证下,太仓港口管委会主任梅正荣和台湾高雄港港务局局长萧丁训共同签署了丽港缔结合作港的协议。  相似文献   

13.
14.
珲春市是"一带一路"东起点,也是吉林省借港出海唯一通道。滨海2号路线为长春—吉林—珲春—扎鲁比诺港,将吉林省与俄滨海边疆区海港连接起来,实现东北货物南运出境不出国。由于珲春—扎鲁比诺港路线尚处起步阶段,集疏运条件需要培育、磨合的过程,相较形成规模的渤海湾港口通道存在劣势。首先对标营口港路线运费标准,确定珲春节点具有经济性的腹地范围,再根据腹地企业确定相关货种,在保证完成浙吉两省合作任务的同时,确保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对某港口工程大跨度工业廊道的吊装过程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以验证大跨度钢结构廊道的单片桁架吊装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单片桁架吊装过程的起吊和翻身阶段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定量分析该廊道的单片桁架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受力特点,着重分析单片桁架翻身吊装过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单片钢桁架各杆件的力学性能的变化特点,评价安装方案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并为后续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苏超  苏阳  吴云云 《水运工程》2014,(10):134-138
尝试对顺水流向变高程廊道人字门闸首进行结构模型参数化,并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复合形法优化算法,选取体形控制性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混凝土方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抗滑、抗浮、抗倾覆为约束条件。体形优化后体积比初拟体形体积减小7.109%,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卢超  刘普 《水运工程》2018,(10):148-154
针对上游相邻码头船舶失控进入重庆白鹤梁题刻水下保护工程禁航区对连接岸边陈列馆与水下保护体的交通廊道构成危险的问题,进行了防撞结构的研究。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船舶与防撞结构的碰撞过程,得到不同水位及碰撞角度下的船撞力、船撞能量和结构变形的时序结果,所采用的"群桩"形式的多级钢结构平台防撞设施是可靠的,最大结构应力小于钢材的抗拉强度,船撞下结构处于安全状态,最终可以拦停船舶,保护廊道安全,并且不破坏城市景观效果,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  相似文献   

18.
厢廊急弯段河道河面较窄,弯顶航道转向角较大,入弯和出弯段主流流速较大,因此,针对船舶在上、下行无法通过厢廊急弯段的问题,进行急弯段航道整治的研究.采用正态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并结合船模试验,通过分析沿程水位、航中线流速、航道横向流速及船模航行参数等指标,得出疏浚和调整航线相结合的较优整治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凹岸...  相似文献   

19.
任强  董毓海 《中国水运》2006,4(8):148-150
结合天津港煤码头公司两台门座式起重机需要跨廊道作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门座式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事故的工况,并通过在门座式起重机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装置,有效地保障了门座式起重机跨廊道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