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环保局拟在2012年7月1日率先执行国V排放标准(相当于欧V),国V标准未正式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车辆方法(中国第五阶段)(征求意见稿)已发。我国将"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作为能源战略之基本方针,通过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2.
解读《中国轻型汽车排放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其中与广大汽车生产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是GBl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第Ⅲ、第Ⅳ阶段排放标准),轻型汽车第Ⅲ阶段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第Ⅳ阶段排放标准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3.
排放新标准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五项新标准,涉及汽车的有:《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Ⅲ、Ⅳ号排放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和《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轻型汽车Ⅲ号相当于所谓欧Ⅲ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Ⅲ、Ⅳ号排放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其中,轻型汽车Ⅲ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Ⅱ、Ⅲ阶段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差异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国华 《汽车技术》2006,(10):30-32
从试验设备、试验准备和试验过程3方面,比较了《GB 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I)》与《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两个标准在汽车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方法方面的差异;从燃油供给、燃油蒸发控制装置等方面,对降低车辆蒸发污染物排放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达到第III阶段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措施;论述了在用车的维护保养和加油排放控制与降低燃油蒸发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国卿 《汽车情报》2006,(31):10-11,29
环保是时代的主题,汽车排放与环境保护工作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使用中的废气排放是污染环境最主要问题,所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排放新标准,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5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Ⅱ、国Ⅳ阶段)》、《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5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其中与广大汽车生产企业最为密切的是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第Ⅲ、Ⅳ号排放标准),轻型汽车第Ⅲ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第Ⅳ号排放标准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05,(5):61-61
新发布的五项排放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Ⅲ、Ⅳ号排放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其中,Ⅳ号排放标;隹将于2010年7月1日实施,轻型汽车Ⅲ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外,其他标准都将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9.
李建  李鹏 《汽车运用》2007,(11):18-19
国Ⅲ标准、国Ⅳ标准的全称为"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该标准在2005年4月5日由国家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2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并公布了第六阶段轻型汽车的排放要求和实施时间: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该国VI标准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国VI标准替代《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 18352.5-2013)。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即可依据本标准进行型式检验,自2020年7月1日起,  相似文献   

11.
肖献法 《运输车辆》2009,(9):107-107
据①GB185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阶段)》、②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国Ⅴ阶段)》、③GB14762--2008《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国Ⅲ、国Ⅳ阶段)》,  相似文献   

12.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批准上海市从2003年3月1日起提前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第二阶段排放限值即上海市正式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18352.22001)和《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销售量和保有量都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机动车排放也已经成为城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广机动车的节能减排。经过多次讨论和修订,2013年9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GB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以下简称"国V标准")。按照该标准要求,从2018年1月1日起,国V标准将在全国  相似文献   

14.
《汽车维修》2013,(10):47-48
9月17日,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第五阶段)》(GB 18352.5-2013)(以下简称国五标准)。国五标准将于2018年1月1日全面实施,适用最大总质量小于3.5吨的汽车。从燃料类型来看,包括了汽油车、柴油车、气体燃料车(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两用燃料车及混合动力车等。标准适用于新车定型、生产和销售环节,不涉及在用车辆。2012年我国轻型汽车产销量达1720  相似文献   

15.
由于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1车和设计车速大于25km/h的M2、M3、N1、N2和N3类装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已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2阶段)》(即欧Ⅱ排放标准)(GB17691-2001)和《轻型汽车污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即欧Ⅱ排  相似文献   

16.
Ⅰ型试验是轻型汽车在常温下冷启动后排气污染物的排放试验,用于检测轻型汽车在冷启动时排放污染物是否满足国家限定标准的一种必要手段。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也即国六的发布,相较与之前国五的Ⅰ型试验的试验方法及排放限值标准均有很大不同。为响应国家发布的国六标准,全面落实国六排放限值标准,保证车辆在开发阶段污染物满足排放限值,针对轻型汽车中混合动力汽车的Ⅰ型试验做了详尽剖析,并分析解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国六Ⅰ型试验的的试验内容相较国五Ⅰ型试验的差异点及其污染物排放量如何计算。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23日,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并公布了第六阶段轻型汽车的排放要求和实施时间: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该国Ⅵ标准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该标准替代《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即可依据本标准进行型式检验,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本标准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将于2005年7月1日率先实施欧川排放标准。至今,我国相当于欧川标准的我国第三阶段《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尚未颁布。据悉,国家环保总局将召开会议讨论该标准(报批稿)。为保证北京能按时实施我国第三阶段排放标准,北京市近日提前公布了DB11/238—2004《车用汽油》和DB11/239—2004《车用柴油》强制性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重发科技》2007,(2):42-42
中国轻型汽车国Ⅲ:国Ⅳ排放标准在污染物排放限值上与欧Ⅲ、欧Ⅳ标准完全相同;但在实验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在法规格式上也与欧Ⅲ、欧Ⅳ标准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13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Ⅴ、欧Ⅵ汽车排放标准,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限制更加严格,特别是对粉尘颗粒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限值要求下降幅度很大。欧Ⅴ标准,主要针对柴油和汽油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及轻型商用货车,要求柴油轿车的颗粒污染物排放量比目前限值将减少80%。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