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海上养殖业在我国沿海水域快速发展,养殖设施种类多、密度大、范围广,甚至在个别海区出现侵占水上公共航道等现象,给船舶航行、进出港口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船舶误入养殖区事故常有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统计,本人所在单位每年进入养殖区救助遇险船舶次数平均为3次,救助这类遇险船舶受限因素多、难度大、涉及面广。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近年来,随着沿海航运经济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运输船舶数量的增长与养殖水域扩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商船误入养殖区的事件频发。商船进入养殖区,一方面会对水产养殖造成局部破坏、产生经济纠纷;另一方面可能发生渔网绞缠螺旋桨等事故,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此,及时获取养殖水域具体位置、范围等信息,清除超规划范围的养殖区,对保护海上通航环境、维护养殖水域航行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和锚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永来 《水运管理》2001,(11):36-38
随着海产品养殖业的发展,沿海养殖区面积不断扩大.海产品养殖技术的提高,使得原有沿海养殖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而沿海地区又是航道及航道设施密度较大的地区,由于管理上缺乏统筹使得两个区域不断接近,甚至重叠,给沿海航行船舶的安全航行造成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长江福姜沙水道通航船舶密度大、大小型船舶夹杂且小型船舶习惯航路复杂,船舶临时停泊水域及锚地长期紧张。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福姜沙水道整治建筑物工程完工后,小型船舶可能误入、闯入整治建筑物水域,对整治建筑物安全稳定及通航船舶的自身安全造成严峻挑战。通过整治建筑物警示保护方案研究,对福姜沙水道整治建筑物保护和船舶通航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航道整治建筑物的保护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长江下游整治建筑物水域通航环境复杂,时有船舶误入整治建筑物区域造成船舶搁浅、翻沉事故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整治水域辨识度,在长江航道首次提出设计、使用了一种新型25m警示标志船,介绍了该型25m警示标志船的设计特征、使用效果以及各项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6.
叶伟明 《中国水运》2006,6(6):28-29
海上养殖业也处于高速发展期,并成为部分地区重要的区域支柱产业,但随意建立或扩大养殖区域对船舶正常的海上航行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海上交通安全与海洋养殖的矛盾已日趋突出。本文介绍了海上养殖区的设立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并客观的提出了船舶触损海上养殖区事故调处的法律法规理解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沿海是全球船舶航行环境最复杂的水域之一,沿海港口密布,渔场养殖区众多,商船习惯航线与渔船作业路径频繁交汇,使得商渔船碰撞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2016年商渔船发生碰撞事故116起,死亡失踪96人,沉船26艘、直接经济损失5 620万元,商渔船碰撞事故成为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重灾区。商渔船碰撞事故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渔区,事故船舶多涉及非五星旗船舶,凸显出外国籍船舶船员不熟悉中  相似文献   

8.
黄泓 《珠江水运》2015,(4):60-62
随着航运船舶的逐年增多,大片浅海和滩涂被允许进行水产养殖。很多养殖区紧靠航道,多数养殖户通常未在养殖区周围设立警示标志且未申请航行通告,导致船舶触碰渔具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个别不法渔民为利益所驱,以网具受损为由,勒索过往船舶支付高额赔偿。本文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角度,谈《航道法》的实施和依法整治渔具阻碍航道。  相似文献   

9.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工程整治建筑物主体工程施工完成以来,多次出现船舶误入整治建筑物水域,导致船舶搁浅、碰搁坝体等情况。本文将通过阐述警示浮舟的构造参数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测试效果,对深水航道整治建筑物保护方式进行创新型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辽宁辖区的广阔海域里,有一条扼守渤海湾、联通黄渤海的"黄金水道"——老铁山水道。这里通航密集,船舶多样,周边水域施工区、卸砂点、养殖区众多,海况复杂,是海上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船舶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讨论船舶海洋污染的内涵,造成船舶海洋污染的核心因素,提出当前国内船舶海洋污染防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船舶对海洋的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污染不仅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船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进行了综合论述,详细介绍了船舶污染的种类及其特征,并简要探讨了船舶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事组织(IMO)出台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简称"73/78公约"附则Ⅵ)及我国相关的检验法规对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的规定相继生效,加大了对海洋和大气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国内航行船舶的现状,结合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详细研究了《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73/78公约"附则Ⅵ)和我国现行船舶检验有关法规规范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控制措施,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国内船舶防止空气污染的有关规定以及检验实践工作,对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方面的检验发证的管理和具体操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研发遥感溢油监测处理系统,系统以光学和雷达影像为数据源,结合GIS和遥感技术,集成影像自动化预处理、海上船舶、养殖区、海冰、溢油自动化提取、专题图制作、监测报表制作、报表归档管理等功能,并且结合AIS、电子海图实现了综合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5.
船舶在水上活动.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船舶发生火灾。轻者会影响船舶营运,重者会造成船舶的沉没。为此,要确保船舶及船员的安全,必须让船员熟知船舶明火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重视船舶日常防火注意事项和船舶应急的处置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内河船舶污染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捷 《中国水运》2002,(7):28-29
笔者最近参与交通部海事局组织的有关内河船舶污染的专题调研.根据对调研材料的分析,船舶造成的污染主要有:船舶本身造成的污染,如船舶污水、溢油;船舶运载危险品过程造成的污染;船舶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污染等.而造成船舶污染既有管理法规不健全的因素,也有船员操作不当的因素.控制船舶污染源,是治理船舶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船舶溢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行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和预测,防止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与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进行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占比和概率。本文采用灰色理论技术建立船舶溢油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海域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的修正,实现了海域内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船舶碰撞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尤其是LNG船、大型运输船等,不仅会危及船舶工作人员,还会造成燃油泄漏等环境污染。随着船舶工业的技术进步,船舶向着高速化、大型化发展,同时也给海上交通管理和船舶避撞带来了压力。为了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研究船舶防撞系统意义深远。本文采用激光测距技术,精准的获取会遇船舶之间的距离,及时调整船舶的航行线路,降低船舶发生碰撞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海洋石油开采业迅速发展,海洋污染日趋严峻,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海上油田工地作业船舶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因素,并提出防止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措施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船舶垃圾污染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海洋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重,呈现出扩散范围大、污染源广、持续性强、危害重大、控制复杂的污染特点。而船舶垃圾污染是船舶在正常营运中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船舶垃圾的产生、船舶垃圾的分类以及船舶垃圾污染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海洋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