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类型 路面的面层类型一般按路面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划分,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等,但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从路面结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出发,将道路的路面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  相似文献   

2.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反映的是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的平整性。当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相对平滑时,则表示路面相对平整,或平整度相对好,反之则表示平整度相对差。好的路面则要求路面平整度也要好。  相似文献   

3.
复合路面("白加黑"路面)兼顾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诸多优点,但在路面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板块缝逐渐向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反射,形成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并逐步引发"白加黑"路面唧泥、翻浆等病害,影响了路面的技术状况,缩短了复合路面的使用寿命。以宁扬公路仪征段"白加黑"路面历年养护情况为例,探讨复合路面病害养护处治措施,为今后复合路面的养护和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路面材料松散很容易理解,这是由于路面材料粘结力不足引起。对高级、次高级路面,采取有机或无机胶结材如水泥、沥青等;路面不仅强度高,而且粘结力强,不会出现路面材料松散。海林市专用公路主要是低等级改善路面,还有少量中级碎石路面,主要靠粘土使路面材料胶结在一起,出现路面材料松散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介绍了公路路面松散对保障交通战备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各国公路路面发展的历程来看,高速公路的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柔性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刚性路面)两大类,本文探讨了此两类常见高速公路路面的特征、病害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6.
寒冷地区公路路面的冻胀问题往往被忽视,由于受资金所限而减薄路面厚度的作法是不可取的。路面抗冻厚度不足,导致路面冻害损坏,影响路面的耐久性。本文采用原哈尔滨建工学院热传导理论和力平衡原理模拟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冻厚度,借以探讨寒冷地区的路面抗冻厚度问题,提高对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厚度的认识,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出发,将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并对三类路面结构型式的概念、适用范围、优缺点、应用实例进行了阐述,为设计人员进行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类型路面的面层类型一般按路面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划分,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等,但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从路面结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出发,将道路的路面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  相似文献   

9.
长寿命沥青路面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寿命路面是目前国际沥青混凝土路面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论文全面回顾了国际国内近年来长寿命路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路面结构设计、路面材料及经济方法等,并对长寿路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附着系数曲线长度的路面识别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要使汽车制动时能够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条件,需要对路面状态进行识别。以滑移率区间[0,0.1]上的附着系数曲线长度作为路面识别的参数指标,在Kiencke轮胎—路面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7种典型路面的识别区间,据此在制动时完成路面识别。使用单轮车辆模型,在跃变路面上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单一路面的识别时间约0.025s,对跃变路面的识别时间约0.01s,对不同路面附着条件的利用明显改善,提高了路面识别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和不同材料强度的多种路面结构 ,在荷载作用下砼板中的应力变化 ,以探讨引起砼路面破坏的力学机理和因素 ,其结果表明 :各结构层的强度和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将引起砼路面板的应力显著变化 ,结构不合理和施工质量差是引起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两大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避免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沥青路面结构参数均不变的情况下,基于BISAR3.0软件,通过调整路面基层的模量来研究整个路面结构内部应力、应变和弯沉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沥青路面基层模量的变化对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影响,对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参数,作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类型,但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的相对滞后使得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大大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分析沥青路面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从设计、施工和路面维护三个方面入手的综合防治方法,有助于抑制或减少沥青路面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介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综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变化规律。影响反射裂缝的因素可分为路面结构材料特性、路面结构温度场特性、路面结构荷载特性、路面结构层之间结合状态和反射裂缝长度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纤维格栅增强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加铺层的荷载应力,采用ANSYS建立机场双层道面三维有限元模型,以J-8飞机荷载为计算荷载,选取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加铺层层底最大拉应力、层间剪应力、旧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底最大拉应力、加铺层表面弯沉为考察指标.计算了机场双层道面层间接触对荷载应力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设计分析机场道面结构参数对荷载应力影响的显著性.研究表明:层间摩擦系数对机场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层底拉应力与层间剪应力影响较大;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各结构参数对加铺层层底最大拉应力都显著相关,应该作为机场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的主要分析指标;加铺层厚度和基础弹性模量与所考察的4个指标都显著相关.因此,在进行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加铺层设计时,必须重视基础处理技术并合理控制加铺层厚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传热学及气象学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CFX建模分析热反射涂层路面、普通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等3种路面的温度场,表明反射率越高,路面表面温度越低;反射率为51%的热反射涂层路面较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最大降温值分别为9℃和3℃。同时对这3种路面温度进行了实测验证,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魏云飞 《交通标准化》2009,(15):145-147
在借鉴国外水泥砼路面使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沥青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的优点,开展柔性复合面层和透水砼基层的研究,可达到既提高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又提高路面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排水混凝土基层提高路面的水稳性和耐久性的目的,从而形成新的路面结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以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种类路面的破损危害性不同,拟在公路路面评价中提出路面破损指数概念,对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破损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所用模型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种类的路面损毁危害性进行赋权,并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计算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破损程度与最优情况的贴近度,进而将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破损情况转化成区间为[0,1]的路面破损指数,其中路面破损指数越大表示路面的破损程度越高。此模型方法简单,能够运用少量数据对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的破损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可为山区公路的养护工作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参照。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离析现象的分析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有效的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减小水损害时沥青路面的破坏,对沥青路面的离析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通过检测路表面构造深度来判别和评价沥青路面离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满足路面工程质量评价的精度要求。同时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对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帮助。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路面检测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20.
景彦平 《交通标准化》2008,(19):139-142
针对沥青路面裂缝对路面寿命造成的严重影响,对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定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沥青路面破损率评定的新方法,对节约资源、节约资金、提高道路养护质量、延长沥青路面寿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