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俊强  李嵘  王辛  郭昆 《中国水运》2014,(7):256-257
文中在分析总结了汤堰畈地热田热储展布、地热流体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深部勘查的工作思路、方法、工作布置及实施情况,分析了深部勘查取得的主要成果:地热田范围扩大了1.1倍、地热资源量提高1.3倍、地热流体可开采量提高了0.5倍,勘查深度由350m增加至800m,初步查明了深部热储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部勘查实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阳市地处豫北,该区的地质构造及地壳运动形成了较丰的地热资源;安阳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单位已有20余家。本文科学分析了安阳市地热资源的形成机理,对安阳市地热资源的量和质进行了分析计算,对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许高胜  马军  马瑞  孙自永 《中国水运》2010,(11):196-198
地热能是一种相对清洁的绿色能源,并且具有多功能性,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研究地热水的形成机理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就至关重要。文中对中低温地热水形成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中低温地热水的形成机理研究,文中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概述:地下热水的流动模式研究(热水的补给来源、滞留时间、流动途径和热水流动系统的划分),地热水加热机理研究现状(热源的判断方法,热储环境的识别和热储温度的测定)和地热系统水-岩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是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地下水取水水源论证一节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河北某山丘区河流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资料,采用1956年至2010年的水文资料分析计算位于河口附近水源地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  相似文献   

5.
应用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概念和方法,采用重庆市2007年统计年鉴对重庆市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为2.908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627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442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重庆市生态赤字的一系列措施,从而为今后重庆市的发展起到一定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处天津市地热供热与"煤改燃"供暖相结合的示范工程,该工程通过地热梯级利用将热量直接并入燃气供暖的二次网,年供热量为81,415.21GJ,相当于年节省燃气耗量248.71×10~4Nm~3,年代替燃煤的量4,629.93t,经济、环境效益显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缓解了燃气供应不足的压力,可作为后续供热改造项目得样板工程。  相似文献   

7.
朱庆川  王巍  时绍玮  徐冬 《中国水运》2014,(3):360-363,375
天津市地下水开采始于1923年,此后随着地下水开采量不断上升,地面沉降速率也在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期,地下水开采量与地面沉降速率都达到了峰值,过度开采地下水成为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包括地热开发,城市高大密集建筑、油气开发和软土固结等其他引发地面沉降的因素所占的影响比例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文中在收集了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联度法、效果测度法等数学方法建立综合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理清各因素导致地面沉降所占的比例,为今后天津市的水资源配置和沉降治理提供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LNG船304L不锈钢液舱及大型复杂耐压舱结构采用组合焊道和不同类型单元混合使用的等效简化,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不影响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采取了一系列减少计算量和增强收敛的措施,成功地解决了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计算量大、收敛困难等问题,完成了大型复杂结构多道焊的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和预测结构的焊接变形。在不锈钢液舱简化模型中随着焊接道数的增加,变形越来越接近实际焊接变形,Y方向最大变形量减小趋势变缓,其最大下塌量小于4.22mm,复杂耐压舱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刚度小的部位施加合适的支撑能有效减小结构的焊接变形,为焊接变形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环保、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投资等优点,在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维修中等到了很多的实践应用,被证实为有效的路面维修方法。本文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类型,介绍了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10.
在昆明市晋宁县某地区采用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MES)法进行了探测,通过探测实际完成共计9个测点和4条剖面线成果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解释分析,对每一个经过处理的单点资料进行剖面联接,进行剖面对比,选择典型标志层进行追踪,与有代表性的己知电阻率地层进行比较,求取地层相对电阻率值,为该区进一步寻找地热资源提供了地球物理证据。最后总结得出该区地热水属层状埋藏型,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热储盖层为下古生界沧浪铺组及筇竹寺组砂页岩,热储系统相对完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