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国家《标准化法》、《质量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助力车产品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中,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符合国家现有的标准。因此,自行车生产企业必须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标准! 标准!!     
《中国自行车》2009,(11):1-1
电动摩托车和轻便电动摩托车国家标准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山雨欲来风满楼,像是在准备迎接一场大战,各路人马无不严阵以待。因为大家心里明白,这事关系到行业的未来,我们又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看一看业界中人,  相似文献   

3.
排放标准     
《汽车杂志》2001,(8):104-105
  相似文献   

4.
政策标准     
《汽车情报》2008,(15):42-43
四项汽车行业标准即将实施;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排放标准修改方案广泛征求意见;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标准2009年实施;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即将实施;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暂不出台;  相似文献   

5.
汽车标准     
《中国汽车工业》2003,(1):88-89
2002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坚持“十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重点工作要求,继续加紧落实标准化工作计划,加强强制性标准的研究和加快修定工作的步伐。继续开展国家重大项目产品标准的制定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外机构的联络和技术交流,更加深入地开展国外标准和技术法规的研究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标准化方面的服  相似文献   

6.
汽车标准     
《中国汽车工业》2000,(1):44-44
1999年汽车和摩托车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重点仍是强制性标准的制、修订1999年批准发布82项国家标准和汽车行业标准,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1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9项,推荐性行业标准63项。  相似文献   

7.
满足标准     
《经济导报》2008,(2):86-86
汽车制造商必须尽最大努力以满足安全与环保标准,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汽车测试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汽车标准     
《中国汽车工业》2001,(1):77-78
2000年汽车和摩托车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重点是强制性标准的制修订。2000年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7项,推荐性国家标准3项,推荐性行业标准52项(见表1)。我国自1995年7月1日开始对新车实施12项汽车强制性检验,1997年1月1日扩展到25项,1998年10月1日扩展到34项,2000年4月1日开始实施40项。  相似文献   

9.
标准修订     
修订《汽车轮辋规格系列》国家标准和制订《汽车轮辋标定直径检验方法》专业标准起草会于1987年4月9日至13日在四川省新都县举行。会议由该两项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张凤琨工程师主持。参加起草会共18个单位23名代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田炜所长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标准聚焦     
《汽车情报》2008,(3):35-35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实施;《客车冲水式卫生间》标准实施;新版《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标准出台。  相似文献   

11.
标准信息     
我国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评审"意义重大,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定位准确。"这是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组织的专家组对"我国标准与国外国际先进标准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的  相似文献   

12.
配备标准     
《汽车杂志》2008,(1):347-347
Q尊敬的各位编辑你们好! 1.从车型上看,“尊贵型”、“基本型”、“标准型”、“舒适型”、“豪华型”、“经济型”、“旗舰型”、“实力型”、“精英型”、“顶级型”、“运动型”、“天窗型”和“简配型”,这些车型的装备有哪些?  相似文献   

13.
催化剂标准     
《经济导报》2007,(2):66-70
催化剂在炼油工业中担负着如此重要的角色,所以正如SaudiAramco公司的几位工程师SaeedSAIAIIoush,GeneYeh和AbdullahMAitani所描述:SaudiAramco公司已建立了公司自己的管理备忘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汽车标准     
《中国汽车工业》2002,(1):78-79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王芳 《汽车与安全》2009,(12):65-65
目前在交通事故中.因为汽车安全气囊未打开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和消费纠纷屡见不鲜。当汽车已经撞得面目全非.安全气囊却未必能打开.“撞击角度不对”或“撞击力量不够”频频成为汽车厂商的“借口”。难道真的不存在汽车安全气囊设计、质量等方面的原因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