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决岩溶地区隧道工程普遍存在的岩溶结晶阻塞排水系统问题。依托玉石高速公路长塘隧道,现场采集溶岩隧道排水管内岩溶结晶物和水样,采用可见光分度计、化学分析试验测得岩溶结晶物及水样的化学组分,开展岩溶隧道排水管道结垢过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岩溶结晶物形成的机理,分析不同流速、不同CO2分压对于排水管道结垢的影响,最后围绕岩溶结晶物的形成机理,研究制备岩溶结晶物的清洗剂及其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岩溶隧道排水流速增大、CO2分压减小,排水管产生的结晶堵塞物增多,流速从0.5 L/s增大到0.8 L/s,结垢量增加17.29%,CO2分压从4.5 bar减小到3 bar,结垢量增加16.89%;采用浓度为0.3%的甲酸试剂作为溶解清洗溶剂来清洗碳酸盐阻塞物。本研究可为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排水系统出现的岩溶地下水结晶堵塞问题,设计模型试验,研究了岩溶区隧道排水管结晶规律.首先,基于腐蚀性分析及饱和指数法,测试了隧道岩溶地下水的离子成分和浓度,分析了隧道排水管内结晶物的形成及结晶趋势.其次,基于供水系统、回水系统以及目标管道系统3个部分,设计组装了模型试验装置,模拟了隧道现场结晶现象.通过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3.
陈昱池  陈相阁  张学富  刘士洋  王铖 《隧道建设》2022,42(12):2105-2111
为预防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提出永磁体排水管关键技术指标,通过自制的永磁体排水管开展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磁场强度、流量、磁体布置间距对永磁体排水管内结晶的影响,根据不同条件下结晶物的质量变化和SEM图像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1)磁场强度为0.1~0.3 T时永磁体排水管具有较好的防结晶效果,磁场强度超过0.2 T后防结晶效果逐渐降低,当磁场强度为0.4 T时永磁体排水管内结晶量反而大于普通排水管; 2)随着试验管段内溶液流量增大,永磁体排水管的防结晶效果增强,但当流量超过450 mL/s之后,防结晶效果不再随流量增大而增强; 3)经永磁体处理后,管道内的结晶物由规则的立方体形状转变为粗糙松散的不规则体,由硬质块状转变为粉末状,有从方解石向文石、球霞石转化的趋势; 4)随着管道永磁体布置间距减小,管道内最终结晶量呈下降趋势,在10、40、70 cm 3种永磁体布置间距中,最佳布置间距为40 cm。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66(9):398-402
在隧道运营甚至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排水管结晶堵塞的现象,而我国西藏、云南等地区建设的高地温隧道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探究高地温对隧道排水管结晶的影响规律。依据隧道地下水和结晶物的现场取样分析,在实验室配制试验溶液以综合考虑地下水和隧道初支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通过自制水循环和加温试验装置,进行5组水流温度区间的隧道排水管结晶56d生长模拟试验,分析水流温度对宏观结晶体生长规律和微观电镜扫描(SEM)晶体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流温度升高,试验管段内的结晶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水流温度在40~50℃范围时,试验管段内结晶生成量最多(4.11g)。水流温度高低会对结晶体晶型形貌和晶体间堆积方式产生明显差异,且与温度无明显规律;其中水流温度在40~50℃时,结晶体形态多为规则的块状晶体且晶体尺寸最大,其长边约为7μm。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探究隧道防排水系统堵塞原因,并在现场经行设计和施工改进。现场通过及时反馈堵塞情况,设计环向排水管检查口和横向排水管检查口,提高纵向排水管标高和选用内壁光滑的双壁波纹管,以达到降低隧道防排水系统堵塞状况。以期为在建隧道的防排水系统堵塞提供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在建公路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机理,分析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的发展过程,自主研制了可模拟隧道初支混凝土、地下水渗流过程、隧道排水系统的试验装置系统.通过该系统模拟了富水隧道排水系统渗流结晶过程;通过检测隧道排水管排出溶液的pH值、总碱度、Ca2+浓度以及排水管内的结晶量等,研究了速凝剂掺量、地下水水质对生成结晶体...  相似文献   

7.
芦家山1号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文章介绍隧道初期支护设置环向排水半管,隧道路面下设中心排水管,初期支护和二衬问敷设土工布及防水板等防排水设施及其材料的控制和检查、施工工艺和注意安全事项。  相似文献   

8.
向坤  周杰  张学富  黄超  宋琳  刘士洋 《隧道建设》2019,39(Z2):207-212
我国西南地区修建的隧道存在着日益突出的排水系统结晶堵塞问题。为研究该环境下排水管结晶规律,基于地下水和结晶物分析结果,在实验室以PVC 管模拟隧道排水管、以纯CaCl2 和NaOH 试剂配制4 种pH 值(8、9、10、11)饱和溶液,分别进行试验管半充水和满充水2 种状态下8 种工况的56 d 结晶生长试验; 通过对晶体质量、XRD 和SEM 图分析,得出结晶规律。结果表明: 排水管结晶量随pH 值增大而增加,但受pH 值和充水状态的耦合影响;当pH 值为8~10 时,半充水管结晶量更高,结晶量受充水状态影响较大;当pH 值为11 时,在试验开始23 d 后满充水管结晶量逐渐高于半充水管,结晶量受pH 值影响较大。结晶体均为方解石,pH 值越大,晶体晶型以纺锤形为主、堆积越紧密、晶粒尺寸越小且均匀。  相似文献   

9.
岩溶隧道最常见的病害为施工缝渗漏水,由于岩溶水析出碳酸钙结晶堵塞排水通道,也会造成处治后的隧道衬砌施工缝出现复漏,对隧道结构安全和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隧道衬砌施工缝结构的可维护性,该文依托广西河池六河路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漏水的处治工程,采用疏水涂料对混凝土基面进行处理,以延缓碳酸钙结晶的出现;预留检查孔,方便运营期间对管内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衬砌施工缝结构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东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对隧道的防排水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结合开展交通厅科研项目“隧道设计及防排水研究”工作对现有公路隧道排水方面所调查的一些资料和本人参与的206国道改造丰顺莲花山隧道工程中四座隧道的排水设计情况,对隧道中心排水和侧沟排水提出了一些认识和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岩溶隧道排水系统中普遍存在岩溶水碳酸钙结晶堵塞反复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发隧道渗漏水加剧,危及隧道运营安全.在依托工程中,对岩溶地区运营公路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漏水进行了引排水处理,并在排水半管的混凝土基面上施作了疏水涂层以减少结晶的附着,针对该疏水涂层的长期工作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选取基面接触角作为表征指标,通过室...  相似文献   

12.
在暴雨季节,秀山隧道内出现渗水、涌水、积水等病害。介绍该隧道工程水文地质、设计概况、病害及其原因分析等,提出"以排为主"的处治措施,并对类似岩溶区富水隧道防排水设计与病害处治提出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省已通车营运的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不同类型连拱隧道的裂缝和渗漏水病害特征出现的原因,并分析了连拱隧道中墙渗漏水的因素。对中墙纵向施工缝的防排水设计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对衬砌裂缝提出了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柳自道 《公路》2007,(11):213-216
分析总结了现有隧道设计、施工中存在的渗漏水病害的规律及特点,指出原隧道结构防排水设计存在防排不合理的现象,提出采取二次结构防排水的设计新方法,从设计角度解决隧道工程渗漏水的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治国 《隧道建设》2020,40(11):1615-1624
为了防止和减少隧道渗漏水病害,通过分析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隧道排水量和水压力控制值分级、上下分离的防排水体系、围岩防水能力、防水层和二次衬砌混凝土整体防水效果检验评价等,并对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参数选择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如果能满足环境保护及使用功能要求,其全隧道排水量宜控制在1.0 m3/(m·d)〖JP〗以内,二次衬砌背后承受的水压力最大宜控制在1.0 MPa以内; 2)为了减少隧道渗漏水发生的概率,并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可考虑将拱、墙防排水体系和仰拱防排水体系分开设置,拱部、侧墙部位的渗水直接排入侧沟,仰拱部位的水主要通过纵向中心排水盲管排出,当水压力高时,通过与中心排水盲管连通的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新增的侧沟,并通过在横向排水管出水口安装的阀门进行限量排放; 3)通过地面隔离墙(咬和桩)、地面注浆、洞内注浆、旋喷、超前管棚、超前管幕、施作双层衬砌等措施,阻断和减小来水通道,提高地层强度和完整性,降低隧道涌水量和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并降低大量排水对运营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双连拱隧道结构防排水特点和结构防排水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连拱隧道中墙结构防排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隧道涌水量预测的常用方法,在“防、排、堵、截”相结合为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公路隧道适用的防水、排水、堵水和截水措施,供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渗漏水防治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全寿命周期内必须面对的难点和挑战。为此,综述了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防治实践与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渗漏水类型及诱发原因、服役期渗漏水检测方法及原理、设计施工阶段渗漏水预防的理念及技术措施、施工运营期渗漏水处治的内涵及方法,展望了值得重视的未来发展及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可按照渗漏水发生部位、形式、水量分为不同类型;渗漏水诱发原因极其繁杂,涉及水文地质条件、设计、施工、使用环境等多个方面;服役期渗漏水快速无损检测法的精度还有待提高,现阶段应与传统检测法相辅相成,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智能化、轻巧化和实时监控预警;渗漏水预防的核心在于防排水设计原则合理、防排水系统施工质量可靠、防水材料强度及耐久性满足要求;渗漏水处治的主要方法是注浆封堵,浆液扩散机理、注浆量及注浆厚度确定、浆液与水相互作用以及新型注浆材料研发等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所得研究结论与展望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渗漏水防治的实践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隧道防排水直接影响到隧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排水系统好比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每个部位都必须畅通无阻,有一个部位有问题其它都会有连锁反应,中央排水管像人的主动脉一样,如果排水不畅整个排水系统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做好隧道的防排水系至关重要。本人所承建的巴勒根达坂隧道开挖后掌子面较潮湿,却无涌水和滴水现象,但遇到雨季和融雪期会有地表水下渗,使得浅埋段初期支护表面有小量的水流和滴水现象出现,深埋段经过时间的累积很有可能也会出现渗水现象,所以本人把巴勒根达坂隧道防排水当做重中之重来控制并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外公路》2021,41(3):217-220
结合界牌岭隧道衬砌纵向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治理,通过建立裂缝性质判断、反推外力大小及位置、结合地质资料判断裂缝成因、开裂结构综合处治等一条新的研究路线,明确背斜挤压构造发育带的岩质隧道偏压成因,由此总结出存在地质偏压的隧道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选线、支护、防排水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