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密封防水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加固,从混凝土吸水率、抗压强度、抗碳化深度、耐磨耗性能和抗盐冻试验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刷涂密封防水剂后混凝土吸水率由2.32%降低至0.94%,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试件7d碳化深度降低51.8%;混凝土表层耐磨度降低46.8%;试件盐冻试验表面砂浆层剥落量降幅达60%。刷涂密封防水剂后,混凝土内部变得更致密,经密封防水剂养护后的混凝土体在沿海及盐腐蚀较为严重的地区,具有更好的抵抗盐腐蚀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纳米SiO_2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及碳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压汞试验探讨了纳米SiO_2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纳米SiO_2对试件早期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并显著提高了试件的抗渗、抗冻及碳化性能,随着掺量的增加,试件强度及耐久性能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掺纳米SiO_2混凝土水化产物孔结构的分析发现,纳米SiO_2改善了试件的微观形貌,使得试件内部结构较为致密,优化了水泥石-集料之间的界面结构,并细化了混凝土孔结构,减少了混凝土中有害孔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选用3种有机硅憎水剂材料,分别将不同掺量(0、0.1%、0.3%、0.6%、1.0%,有效成分占水泥质量比)的憎水剂内掺到透水混凝土中,通过抗压强度、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和吸水率试验,研究不同类型不同掺量有机硅憎水剂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硅憎水剂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试件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且都存在最佳掺量;乳液型憎水剂较粉末型憎水剂对28 d龄期下试件的抗压强度影响更小,硅烷乳液在最佳掺量0.6%时,其抗压强度仅下降2.0%;内掺有机硅憎水剂均加大了试件有效孔隙率,最佳掺量下其透水系数显著增大,最大增长率为133.3%;憎水剂在透水混凝土孔隙中形成膜结构,对试件吸水率有较大影响,吸水率较对照组最大可降低50%。研究成果可以为有机硅憎水剂材料在透水混凝土领域的实际工程运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5,(11)
研究了两种硅烷材料及涂刷和浸没浸渍工艺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的浸渍深度、吸水率、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循环性能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硅烷浸渍实施条件对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防护作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硅烷材料对混凝土的浸渍深度能够达到4~11mm,且在各种浸渍实施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硅烷浸渍深度越高;硅烷浸渍混凝土的吸水率降低幅度可以达到90%以上,满足不大于0.01mm/min1/2的要求,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吸水率降低效果越明显;硅烷浸渍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冻融循环性。不同硅烷材料浸渍对混凝土结构防水效果的提升作用效果不同,涂刷工艺要好于浸没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水胶比、减水剂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在相对湿度分别为75%、54%的条件下碳化28d,测定碳化试件不同深度处碳化产物CaCO_3的含量,并绘制碳化产物CaCO_3含量和深度的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当水胶比小于或等于0.45,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掺入对低水胶比混凝土的碳化作用不明显;水胶比为0.50时,较低掺量减水剂对混凝土的碳化作用不显著,但掺量较高时(0.8%),对混凝土的碳化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6.
周敏  杨海成  范志宏 《中外公路》2019,39(1):283-286
基于大量室内试验和现场模型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拌和工艺、养护工艺等因素对疏水化合孔栓物高性能混凝土吸水率的影响,统计分析了疏水化合孔栓物混凝土吸水率的分布。研究表明:疏水化合孔栓物可有效降低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吸水率;在室内搅拌机拌和、标准养护条件下,采用S1及S2的混凝土7d吸水率平均值为0.9%、0.6%;在混凝土配合比、养护条件完全一致的前提下,采用现场拌和站生产的混凝土7d吸水率显著大于室内搅拌机拌和的混凝土;华南沿海夏季环境下,利用现场拌和站生产的混凝土,现浇实体构件的混凝土吸水率小于标准养护试件测试的吸水率,可采用现场留样混凝土作为评定实体结构混凝土吸水率指标;混凝土的吸水率随养护龄期的延长而不断降低,混凝土吸水率与养护龄期之间符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1,66(8):295-299
采用氯盐浸泡与碳化交替方式,研究了氯盐侵蚀与碳化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碳化及氯离子侵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表层(0~8mm)碳酸钙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在较深范围内(10~40mm)碳酸钙含量呈增大趋势;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扩大了混凝土碳化深度;碳化条件下,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表层氯离子含量增大,氯离子含量峰值向内迁移;在碳化影响范围内,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结合氯离子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在未受碳化影响范围内,粉煤灰的掺入提高了混凝土结合氯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防腐技术制作长期暴露试件,试件放置在青岛海湾大桥常规暴露实验站进行暴露试验,以研究不同防腐技术在北方微冻海洋环境中的防护性能.研究表明:经过1 a暴露试验,涂层、聚脲试件外观无明显变化,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强度大于2.0 MPa,且试件内部均未受到氯离子的侵蚀,防护效果良好;硅烷浸渍试件内部有一定浓度的氯离子积聚,但相比空白试件,浸渍硅烷混凝土不同深度的氯离子浓度约为空白试件同深度的50%,且浪溅区降低效果更显著.浸渍硅烷能够减少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  相似文献   

9.
将钢纤维加入再生混凝土中能够有效解决再生混凝土耐久性差、强度低等问题。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试件的配合比,对不同配合比试件的抗压等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影响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并通过10组不同配合比试件的碳化试验分析了影响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因素。研究表明:试件抗拉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钢纤维体积率;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再生骨料取代率、钢纤维体积率;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胶比、再生骨料取代率;钢纤维体积率小于1.8%时,抗碳化性能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增强;钢纤维体积率高于1.8%时,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抗碳化性能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盐渍土中含有浓度较高的腐蚀性盐离子,对埋置其中的混凝土构件有着很强的破坏性,威胁混凝土工程的安全与质量。论文以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基准混凝土,初选单掺1%纳米CaCO_3、复掺1%纳米CaCO_3+1%纳米SiO_2、复掺1%纳米CaCO_3+3%纳米SiO_2、复掺1%纳米CaCO_3+1%纳米TiO_2、复掺1%纳米CaCO_3+3%纳米TiO_2制备6种类型的混凝土试件。在硫酸钠溶液中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并对腐蚀后的试件进行微观结构扫描,观察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半浸泡情况下,复掺1%纳米CaCO_3+3%纳米SiO_2的混凝土具有最佳的耐硫酸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王航 《路基工程》2015,(3):158-161
以东北某机场扩建机坪道面为背景,制成不同混凝土配合比条件下的有机硅烷道面浸渍试件,研究不同配合比与硅烷浸渍深度、渗水深度、氯离子吸收量、抗冻融次数的相关性;采用较佳配合比的混凝土浇筑机场道面试验段,并进行有机硅烷浸渍和钻芯取样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硅烷浸渍与引气剂结合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混凝土道面渗水性,减少氯离子吸收量,提高抗冻融次数,从而提高道面的耐久性,可在寒冷地区机场道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分析导致混凝土碳化的各类因素,降低碳化的破坏作用,通过对陕北地区低湿条件下几座隧道的二次衬砌,桥梁的桥墩、承台、桥台的碳化深度进行测试,分析低湿环境下混凝土强度、龄期、光照、结构物位置与碳化深度的关系,得到适合该地区的碳化深度预测公式xc=0.312 51t和y=0.103t0.713。在降低混凝土碳化的不利影响方面,通过隔绝空气以及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可以保证在密实度得到改善的混凝土中建立一个适度的高碱环境,以减少或避免碳化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依托非洲加蓬PO项目,采用毛细吸水、碳化和RCM抗氯离子渗透等试验方法,研究硅烷浸渍混凝土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开展了硅烷浸渍施工。结果表明:采用硅烷浸渍处理后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系数、碳化深度和RCM抗氯离子渗透系数均大幅度降低,并且随着硅烷涂刷层数的增加,逐渐降低;硅烷浸渍层数为2层时,其毛细吸水系数、碳化深度和RCM抗氯离子渗透系数下降较为明显,硅烷浸渍层数增至3层时,其下降幅度较小,从施工便捷和成本角度考虑,建议硅烷浸渍层数为2层;项目硅烷浸渍施工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碳化深度值是评价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文中论述了混凝土碳化预测模型建立的方法,归纳了近年来各种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分析了各种模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宋云祥  田莉  李光辉  王建强 《公路》2011,(3):137-140
针对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环境作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对公铁两用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混凝土中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含气量、早期抗裂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一系列的耐久性技术指标,并进行了混凝土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郑州黄河公铁预应力箱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从而为提高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混凝土结构的耐...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二次衬砌混凝土脱模后存在裂纹、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不达标问题,减少混凝土裂缝、掉块等病害,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理念,并结合传统养护方式,研制了喷雾养护台车。该台车具有水温自动控制、湿度自动控制和养护行走自动控制的特点。通过加热系统,保证温差在15 ℃内,解决了由于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通过湿度监控系统,保证混凝土表面湿度不低于90%,解决了混凝土表面吸水不充分问题;通过自动行走养护系统,保证了混凝土养护的时机与规范性。该设计可降低劳动强度,规范作业,节约水量,保证温差及养护要求,提高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种聚羧酸减水剂与天然火山灰的适应性研究,对比优选出适应性最优的聚羧酸减水剂,并对肯尼亚两种天然火山灰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KL-3聚羧酸减水剂与#2火山灰完全能够配制出兼顾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缓凝剂作用机理及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振军  何廷树 《公路》2006,(7):149-154
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将缓凝剂分为无机缓凝剂和有机缓凝剂两种,介绍了其典型类型的性能;论述了无机缓凝剂和有机缓凝剂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两类缓凝剂对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工作性能和硬化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影响规律;提出了缓凝剂用于道路水泥混凝土工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公路大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松花江公路大桥结构混凝土的性能退化规律,利用该桥主要构件实际施工时的材料及配合比制作了一批混凝土试件,进行耐久性试验。试验内容包括:混凝土碳化试验、冻融试验、冻融损伤影响下的氯离子渗透试验、碱骨料反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桥主要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均达到了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碳化深度受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且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较为明显;主桥桥墩和引桥桥墩的混凝土试件冻融损伤最为严重;与水冻破坏相比,除冰盐环境下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更加严重;冻融损伤对氯离子渗透影响显著;粗骨料存在潜在碱-硅酸反应危害。  相似文献   

20.
张拓  岑国平  钱涛 《路基工程》2010,(6):136-138
作为抗渗性的表征国内外有三种,即透水性、透气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通过试验,从透水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两个方面研究了机场道面混凝土掺入引气减水剂和粉煤灰后与普通混凝土的比较,表明两者都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而提高其耐久性,并与配合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